4人限聚令持續經年放寬無期 疫苗接種達標也未必調整
本港連續57日無本地源頭不明個案,雖然因一宗「復陽」個案及澳門遊學團確診再起變數,但本港疫情連月仍算相對平穩,可是在法例第599G章下的限聚令卻放寬無期,四人或以下限聚令更已維持超過一年。
目前法例禁止多於4人群組聚集,翻查資料,本港至對上一次將群組聚集人數放寬至超過4人,是去年5月初,6月進一步放寬至50人,但其後疫情復發,政府在去年7月中將聚集人數由50人收緊至4人之後,限聚令人數一維持在2至4人,但其後疫情均持續低位徘徊。
政府在2020年採取對外稱為「張弛有度」的防疫策略,今年4月改與疫苗接種情況掛鉤,卻無交代具體指標。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說按目前趨勢,本港疫苗接種率有望在9月底達到七成。
政府消息卻說,即使接種率9月底達標,也不一定與限聚令放寬掛鉤。例如達到七成接種率,人數上限是否會放寬至8人?消息斷言「沒有這樣的指標」,並補充限聚令放寬與否得看疫情整體發展,不同年齡層的疫苗接種率,尤其是長者及高風險群組的接種情況。林鄭6月時曾承認何時收緊何時放寬,「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科學,亦沒有一個方程式說一定要這樣做」。
港府在去年3月底制訂《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羣組聚集)規例》至今累計超過47次公布限聚令決定,今年2月底將限聚令人數由2人調整至4人後持續至今,歷時將近半年。
眾新聞對比去年3月限聚令頒布至今的限聚人數及七天平均新增個案宗數,顯示在今年第二季,確診宗數7天一直維持低水平。由4月25日起,新增確診宗數的7天移動平均(不論本地或輸入)的數字低於8;在5月12日起至今,數字更低於3,且大部分均是輸入個案。
根據港大公共衞生學院數字,反映病毒傳播速度的即時有效繁殖率(Rt)更自3月11日起低於1,即一個確診感染者平均傳播人數少過1,反映疫情開始受控。港大公共衞生學院自5月13日起更無統計Rt數字,因為全部輸入個案在關口已被攔截,未有傳播跡象。
政府在去年5月曾將限聚令上限放寬至8人,6月更一度放寬至50人,其後市民聚集等令疫情一度爆發。去年8月重開電影院、美容院及部分戶外場所(當時2人限聚令)時,食衞局發言人當時說:「在疫情新常態下,不可能預期社區長期沒有確診個案,大眾必須接受社區不時會出現個別個案及群組,因此在新常態下,政府不應等待達到本地長期零確診個案後才考慮逐步有序放寬社交距離措施」。
不過,政府稱之為「更有系統的方式逐步和有序地分階段放寛社交距離措施」,其實只是聚焦放寬指定場所及有組織負責的活動,例如婚宴、本地遊、股東大會、運動場地等,而非一刀切放寬公眾地方的人數上限。
這出現部分室內場所可能總共數十人,甚至過百人出席活動,但公眾地方只能四人一組聚集的情況。例如,獲政務司司長豁免的七一回歸酒會有數百人出席,警方同日卻封鎖維園及禁止人群在銅鑼灣聚集;郵輪公海遊有1000人參加(參加者須完成接種疫苗及登船前48小時檢測),新民黨7月31日在會展慶祝黨慶,也有近450名嘉賓出席及分開四人一枱。目前電影院、表演場地及博物館上限已提升至容量的85%,每組或每行則4至6人不等。
當局執法制度不一亦令人關注,例如限聚令初期曾在商場執法,但全港多個商場近日都有大批市民聚集,觀看奧運賽事轉播。
記者周三到經常轉播奧運的觀塘apm商場視察,在港隊單車代表李慧詩出賽時段,有至少200名市民在場駐足觀看,並無特別遵守社交距離,商場方面亦無特別呼籲途人遵守社交距離。
陪同兒子一同看比賽的黃小姐說,平時都會在家觀賽,但認為現場氣氛較好,「大家齊心罕有咁一齊打氣」,故帶同兒子到來。她認為商場空間大,亦不會太多人擠迫在一起,她又認為,觀眾很自律,賽事一完結就會散去,無須刻意保持距離。
在今年4月12日,特首林鄭月娥宣布引入「疫苗氣泡」(或稱疫苗護照)概念。當時林鄭說:「我們會採取稱為『疫苗氣泡』作為基礎,往後我們調整社交距離的措施,都會考慮有否進行疫苗接種。」宣布措施的記者會當日,林鄭提及聚焦食肆、卡拉OK、醫院及安老院舍探訪等的放寬情況,當時並無提及公眾場所的聚集情況,但往後政府公布社交距離措施,多表明以「疫苗氣泡」基礎有條件地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包括公眾地方聚集。
4月份曾在特首答問大會建議將限聚令由4人變8人的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分析,港府一直的策略是外防輸入鬆、內防則緊,為了爭取外地及中央批准與內地通關,本地層面唯有「死守」不進一步放鬆限聚令。他表示,如果外防輸入措施收緊,其實有空間放寬限聚令。
「(政府)太過想同外面打通,先前新加坡旅遊氣泡,心態就是儘量方便外面或大陸返來,其實回港易都係,內防就揸得緊。」
對於政府近日將由低風險地區回港、已注射疫苗的港人隔離檢疫時間減至7日,田北辰直言7日是「荒謬」,因為打疫苗不一定有抗體,現在也沒有再要求檢疫人士驗抗體,隨時漏招查不到變種病毒。「如果執正外防好緊,限聚令係應該放(鬆)嘅。」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認為,從現時市面人流及活動可見,4人限聚令接近名存實亡,「市面人流冇乜邊個情況唔超過4個人。」他指,限聚令等社交距離措施放寬的前提,是要做好外防輸入及加強疫苗接種,如兩者均做得到,社交距離措施放寬可以有很大放寬空間。
不過,他指香港最大問題,是過去數月外防輸入頻頻出現漏洞,如在未能穩守外防輸入的情況下,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容易發生大型傳播,增加本地爆發的風險,「如果太急進,喺社區未準備好嘅時候,尤其是疫苗接種未做好;機場酒店頻頻出事,未檢討收緊措施前,咁急放寬,容易將Delta病毒引入社區。」
(本文協力:記者周滿鏗、鄭靖而)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