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10名前區議員辭職赴英 巫堃泰夥鄭文傑再做區 擬家訪海外港人連結社區
區議會大地震,民主派區議員恐慌性辭職,部分人已離開香港。據了解,至少有10名前區議員已經前往英國,並打算夥拍由鄭文傑牽頭的英國港僑協會,展開家訪等計劃,連結當地港人社區,協助流散港人適應當地生活。
前屯門區議員巫堃泰上月辭職後,目前已身在英國,並向眾新聞確認有份參與計劃。他指出,英國在疫情封城下,申請庇護過程受影響,有流亡港人等足一年才獲正式面試,過程不知所措,希望接觸和幫助他們。根據英國內政部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英國接獲35宗來自香港尋求庇護的個案,比上一季增加八成,其中4人未成年,情況前所未有。
約10名前區議員有意組隊 外展英國社區
獲英國政治庇護的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日前公布「區政傳承、外展深耕」的英國社區外展計劃。協會指,許多民主運動人士在2019年躋身區議會,在地方選舉取得三分之二的絕大多數議席,但在港府搜捕和鎮壓下,部分前區議員流徙英國重新開始。協會透露,有前區議員決定夥拍英國港僑協會,為在英港人展開家訪計劃,希望與流散港人重新取得聯繫,協助對方融入當地社區,重拾昔日區政使命。
協會認為,前區議員擁有寶貴的民意基礎及區政經驗,有助在海外建立港人社區,希望透過計劃讓有志服務的前區議員在英國繼承志向,也讓香港民主運動保持火苗。計劃目前仍在招募身在英國的前區議員,再決定之後的服務計劃。
巫堃泰:流散港人各有專長 盼配對互相幫忙
據了解,目前約有10名前區議員有意加入計劃,其中一位是前屯門區議員巫堃泰。他向眾新聞確認目前身在英國,曾跟鄭文傑接觸,反映在英港人面對的難題。他說兩類人需求較大,一是透過BNO移民英國的家庭,適應生活上或有「水土不服」,因為當地政府與香港的運作不同,未必熟悉如何申請社會保險號碼、駕駛執照等問題,尤其是較年長的家庭。
另一類是尋求庇護的港人,在疫情連番封城下,不知道申請庇護的程序有何影響。他說,有人等了一年才有第二次面試機會,等待過程不知何去何從,也受制經濟所限沒有尋求法律意見,又或根本不知道如何尋找免費律師和諮詢服務。部分人如果曾經在香港被捕,要將口供紙翻譯成英文,或者都需要幫忙,但現實情況是很多時他們入住庇護中心,連一個香港人都看不到。「等待庇護的人其實無太多事忙,有人做過教師、翻譯,各有不同專長,會不會可以配對互相幫忙呢?」
巫堃泰說,身在海外或者能力有限,但希望仍能發揮作用,目前社區外展計劃將會以義務性質運作。另組海外社區,是否意味完全放棄了香港的社區?他就說都是希望可以幫到香港人,照顧香港人為先,就算這種異地「區政」不一定是參與當地選舉,但都可以對社區有貢獻。
今年首季35港人尋英庇護 較上季增八成
根據英國內政部今年5月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今年第一季,英國接獲35宗來自香港尋求庇護的個案,比上一季增加八成,其中4人為18歲以下「無人陪伴」的個案。今年第一季及去年第四季,連續兩季收到合共6宗,18歲以下尋求庇護的個案,為過去11年以來前所未有。
過去20年,來自香港向英國尋求庇護的人數,每季平均只有1至2宗。自2019年第四季上升至7宗後,去年第三季即港區國安法通過後,飆升至34宗,升幅驚人。此後,每季維持雙位數申請個案。
翻查資料顯示,辭職區議員當中,目前畢東尼、杜嘉倫、何致宏已公開表示身在英國。而李軒朗、李家偉則表示已經離港。
相關新聞:【國安法後】第三季34宗港人尋英國庇護 去年同期僅3宗飆升10倍 一男生未成年近12年首例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