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避搞政治 政治干預專業 林鄭跟著官媒砌專業
7月30日,官方新華社及《人民人報》發炮,形容教協是「毒瘤」,必須剷除。1日後,教育局宣佈終止與教協的工作關係。 8月14日,《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指香港律師會應該「搞專業,不搞政治」,「搞建設,不搞破壞」,只要律師會與反中亂港分子劃清界限,就不會與教協一樣喪失特區政府的認可,以及與大律師公會一樣斷絕與內地的交流合作。今早(17日),特首林鄭月娥警告,如果律師會被政治凌駕法律專業,會考慮終止與他們的專業關係。林鄭跟著央媒走。
律師會本月下旬改選部分理事,部份候選人被形容為「開明派」。《星島日報》日前「翻舊帳」,指馬秀雯曾在 2019 年 12 月接受美國報章 Norfolk Daily News (美國中西部內布拉斯加州報章)訪問,批評警暴及提及嘗試協助被捕學生,令人懷疑她是否「政治中立」。馬秀雯(Selma Masood)回應指,一直強調律師會不是、也不應是政治組織,如有幸當選保證會政治中立。
律師會改選投票前夕,官媒及本地建制媒體針對「開明派」候選人,扣「反中亂港」帽子,警告可能會絕交,有公然干預專業團體選舉之嫌。官媒治港,繼教協、支聯會、職工盟,大律師公會,官媒劍指律師會,林鄭跟足官方口徑,警告律師會勿被政治凌駕專業,自己卻以政治搞專業,是徹頭徹尾政治干預專業團體內部事務,顛倒黑白。
掌權者權力不受制約、零自我制約,以終止專業關係作威嚇,是赤裸裸的威權管治;獨立自主是專業靈魂,一旦被政府以各種行政手段控制,特別是執業,將嚴重影響專業發展。
政治是眾人之事,辦公室也有政治,林鄭所謂「政治凌駕專業」,如何界定「政治」、「凌駕」,十分主觀。維護法治制度對法律專業極為重要,一套公眾信任、具代表性、問責政治制度及司法獨立,對維護法治亦很重要。
法律專業團體在選舉委員會和立法會都有議席,他們對選舉制度發表意見,是理所當然的事, 硬要對一些專業團體扣上「政治凌駕專業」帽子,說到底,是因為他們沒有跟隨官方立場和主旋律,堅持自己行業內主流看法, 搞「不正確政治」,政治只要正確,可以日日搞!
高壓管治下,任何非官方看法都被視為反動言論,任何工會、社會和專業組織採取不同立場即被歸類為「政治組織」,部份一旦再被官媒標籤為「反中亂港」,林鄭政府即啟動三步曲,先 斷交,後官方取締(或自我了段),再追究刑責,永不超生。
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年,民主陣營已近乎瓦解,公民社會組織仍生存的,不少已轉趨低調,包括大律師公會。律師會一向被視為較親建制,亦低調,近日參選的「開明派」候選人,已公開重申政治中立立場,仍被追擊。
政治「紅線」已成「紅海」,政治成高風險地帶,任何組織必將更小心奕奕、保持一段更大距離。極左思維抬頭,公開反對「見好就收」策略,對相對溫和友好的律師會也惡言惡相,告誡會員應如何投票,要律師會員「跪低」,或許有效,但亦可能有反效果,把選舉高度「政治化」,成為捍衛專業尊嚴之戰。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