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負責反恐情報工作的前香港皇家警察蒲汝傑(Martin Purbrick)接受眾新聞訪問,認為當權者對所管治人民缺乏同理……

港大學生會評議會上月通過議案「感激」七一刺警案疑兇梁健輝,四名與會學生被控「宣揚恐怖主義」。曾負責反恐情報工作的前香港皇家警察蒲汝傑(Martin Purbrick)接受眾新聞訪問,認為當權者對所管治人民缺乏同理心是愚蠢的,因為可能會引起更多人對施襲者的同情,甚至犧牲。他並形容,港府及警方的目的似乎是將示威運動裡的暴力部分標籤為「恐怖主義」,藉以實施更嚴格的法律,《港區國安法》便是其中一例。

台灣中亞學會秘書長、研究中國反恐論述及新疆問題的教授侍建宇,則認為儘管學生已經撤回議案並道歉,港府仍用極端嚴苛的手法對待,這樣的治理方針顯然有別於北京對新疆的「兩少一寬」(少殺少捕、量刑盡量從寬)原則。侍建宇認為:「這很難不讓人家遐想香港某些政治人物是否要透過這樣的高壓手段來向北京表態效忠,而不是勸服安撫由他們一手造成社會動盪。」

眾新聞製圖

港大學生宣揚恐怖主義案,是《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年多以來的第二宗涉恐怖活動罪的案件。首案被告唐英傑因恐怖活動被定罪判囚6年半,連同煽動分裂國家罪,總刑期為9年。本港雖然接連被指有「恐怖活動」或「恐怖主義」,但香港面對恐襲威脅的風險維持在「中度」。

居港逾30年的蒲汝傑,曾任職前香港皇家警察政治部(1988至2000年),負責反恐情報工作,其後在私人機構主管保安部門,包括香港賽馬會,直到去年才回到蘇格蘭,現為基爾大學亞洲蘇格蘭研究所所長。

蒲汝傑接受眾新聞書面訪問,認為梁健輝如果仍然在生,很可能會被控企圖謀殺,標籤其為「恐怖主義」是沒有建設性的,因為這只是試圖妖魔化與施襲者有聯繫的任何人。蒲續指,當權者要提醒七一刺警案是犯罪行為,這是對的,但他們的冷酷反應和對所管治人民完全沒有同情心,這是愚蠢的,因為這可以引起更多人對施襲者的同情,甚至犧牲(martyrdom)。

蒲汝傑2017年出席科技大學一個研討會。科大照片

香港沒有嚴重恐怖主義風險

蒲汝傑又認為,港府與警方的反應不利於建立港人信心,「比起標籤施襲者為『恐怖分子』及同情者為『恐怖分子支持者』,當權者更應該問的是:甚麼令到一個50歲男子向無辜的年輕警員施襲,然後刺向自己心臟。」

至於香港受恐襲威脅的風險,蒲汝傑直言:「香港沒有嚴重恐怖主義風險,香港亦不存在叛亂的危險。」蒲指,2019年反修例運動從不與叛亂或獨立扯上關係,只是小部分決心以武力對抗,並且其中一部分人支持獨立,但這些人的訴求卻被當權者聯繫為整場多元抗爭運動的訴求。

7月1日銅鑼灣刺警案疑兇梁健輝。資料圖片/黎家威攝

台灣清華大學客座教授侍建宇,曾在本港中文大學、珠海學院教授「恐怖主義」研究相關課程,現已回台。他接受眾新聞電話訪問指:七一襲警案是否孤狼恐襲未有定論,因為警方未有提供詳細調查報告,沒有證據的情況下形同「empty accusation」,因而無法討論港大學生是否「宣揚」恐怖主義。

「就算是有宣揚的動作,但是宣揚的對象、宣揚的價值、宣揚的動機到底是甚麼?其實我們並沒有得到警方進一步的說明。」侍建宇指,宣揚對象不清晰,如果說對象是「香港社會」就過份空泛:「如果這樣子的話,可能香港過去拍的很多古惑仔電影都在宣揚黑社會,說那些人都有義氣、誰很好、很勇敢。」

侍建宇認為,港大學生通過議案的做法確是有問題的,所以後來撤回、道歉了,但也因而被政權以此為由指控他們宣揚恐怖主義。「這樣對待年輕的學生適不適當,我覺得是有問題的,尤其是在學生已經撤回而且道歉之後,這個是不是符合北京中央治港的原則,我覺得這個是有點過份。」

台灣清華大學客席教授侍建宇,曾留港多年。資料圖片

港府手段比中央對新疆更嚴苛

研究新疆問題多年的侍建宇不認為港大學生被起訴是北京的指示,反而是港府官員效忠爭功的表現,因為北京就連對新疆的治理原則也不是這樣。

他指出,北京對新疆的治理原則以往是「兩少一寬」,即少殺少捕,量刑盡量從寬。「儘管北京不斷出新的策略,那些策略可能看起來非常的嚴格,一直到再教育營,可是『兩少一寬』的原則並沒有被放棄。可是看看香港政府這樣對待學生,這可能不是兩少一寬,是『兩多一嚴』。」

侍建宇解釋,「現在香港政府用極端嚴苛的手法對待還是大學生的年輕人,就算他們已經道歉了,還要用極端的法律起訴手段來進行制裁。這很難不讓人家遐想香港某些政治人物是否要透過這樣的高壓手段來向北京表態效忠,而不是勸服安撫由他們一手造成社會動盪。」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