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採購BioNTech(下稱BNT)疫苗一波三折,卻因中國至今尚未通過BNT(中國及港澳名稱為復必泰)的緊急使用授權,……

台灣採購BioNTech(下稱BNT)疫苗一波三折,卻因中國至今尚未通過BNT(中國及港澳名稱為復必泰)的緊急使用授權,意外讓台灣搶到195萬劑現貨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6日)證實,該批疫苗將有復必泰字樣,雖與當初委託鴻海、台積電及慈濟簽約的內容不同,「但內容物最要緊,內容有效才是最關心,3小時就決定要搶下這批疫苗。」

印有「復必泰」字樣的德國BNT疫苗,預計9月初就運抵台灣。取自BNT網頁

指揮中心規劃,因BNT疫苗可以施打12至18歲的青少年學生族群,9月又即將開學,只要這批疫苗能夠確認是原廠出貨,經過安全檢驗,政府當然願意爭取這批疫苗,而疫苗早一天進來,讓學生能早日施打,家長、老師、學生都可以早一天安心。

陳時中今在疫情記者會上表示,這批疫苗原本是上海復星藥廠訂的貨,但因中國尚未通過BNT的緊急使用授權(Emergency Use Authorization),因此,中國還沒辦法使用;他說,這批現貨大家都在搶,包括鴻海、台積電到慈濟,政府及民間一起努力,才爭取到這批疫苗提早送達台灣。

針對媒體報導,其實早在6月中,就有一批BNT現貨同樣遭上海復星「棄單」,讓新加坡搶購成功,陳時中說明,當時台灣尚未與BNT簽約,因此也沒有搶單的條件。

媒體報導,預計有195萬劑疫苗在9月1日運抵台灣,陳時中今未否認,僅說「相關報導跟事實沒有相距很遠,但到貨日還沒確定」;根據路透社報道,這批疫苗比預計BNT要出貨到台灣的時間提早了一個月。

不過,這批BNT疫苗最大爭議,在外盒包裝印有復必泰的品名,瓶身上則有復星醫藥等中文字樣,陳時中說,在授權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與慈濟與香港復星實業簽訂的合約中,確實在整體式樣有一些要求,「但從未因此妨害我們提早取得疫苗的決心」。

陳時中說,第一時間台積電、鴻海與慈濟通知指揮中心,瓶身、外包裝與要求不同,是否同意購買?在考量內容物最要緊,內容有效才是最關心的前提下,陳時中說,只花了3小時,就決定要搶下這批疫苗。

蔡英文在臉書公布的BNT疫苗採購進度,包括「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產地直送」。取自蔡英文臉書

台灣政府當初同意授權三個單位與復星簽約採購的條件,包括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等,當時就被認為是為了避免被中國拿來大做文章,甚至藉此進行認知作戰的機會;所以,今天指揮中心同意採購印有復必泰標籤的疫苗,國民黨也批評,「你終究要買『復必泰』的,為什麼不一開始就買?蔡政府政治凌駕防疫,拖延疫苗救命時間!」

國民黨批評,「民進黨一路設置障礙、卡關BNT的蔡政府和民進黨,最沒資格在此時此刻跳出來用『公私協力』搶功勞!」並批評蔡政府再一次自打臉、髮夾彎,過去把政治考量凌駕於疫苗採購,如今還是回到原點,進口「復必泰」疫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回擊,不論是行政院或他個人,都不曾發表「疫苗標籤不能出現『復星、復必泰』的中、英文名稱」的言論,中國國民黨身為最大在野黨,不該散播不實訊息,混淆視聽。

不過,陳時中今在疫情記者會上,也間接證實,當時在契約確實有要求疫苗標籤不能出現「復星」及「復必泰」等簡體字樣,他說,「未來計畫購買的,不會有這些字樣,但若可以爭取到的,也不放棄。」

台灣採購BNT疫苗,從初次與德國原廠接觸至今,剛好滿一年,陳時中曾揭露當初採購BNT疫苗過程,原本雙方已換約確認內容,但就在今年一月在確認新聞稿發布文字時,因一句「我國」被要求更改,但在改為「台灣」後,卻再也沒有下文。

台灣採購BNT疫苗,直到今年5月中旬疫情爆發後,因疫苗「一劑難求」,包括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等人都表態要採購疫苗,經蔡政府協調,同意授權鴻海/永齡基金會、台積電及慈濟代表台灣政府,向BNT採購共1500萬劑疫苗。

郭台銘在臉書貼出到捷克施打BNT疫苗的照片。取自郭台銘臉書

除了這批外傳總數約195萬劑的疫苗將提前送抵台灣外,「沒有復必泰字樣」的原訂疫苗也可能在9月下旬到貨。據媒體報導,郭台銘在8月初親赴歐洲緊盯出貨進度,還順便在捷克施打BNT疫苗,卻也因此發現,原來瓶身上並沒有復必泰的英文字樣,經詢問原廠,才知道有一批有復必泰標籤的現貨,因此,才讓台灣有機會搶下這批疫苗;但此說法並未獲得指揮中心或鴻海證實。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