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旗下的《半月談》最近撰文,指全國紅色教育相關企業樹大有枯枝。包括行程大同小異,甚至變旅遊購物團,或是容許參加者穿紅……

內地官方近年鼓吹紅色旅遊,各地隨即響應,推出各種紅色旅遊路線。不過,新華社旗下的《半月談》,近日就撰文指全國有至少4千間紅色教育相關企業,發展得如此蓬勃,但樹大有枯枝。

《半月談》撰文指不少紅色教育培訓之旅,行程大同小異。

內文批評不少行程大同小異,像例行公事般一式一樣,包括「吃一頓紅米飯、上一堂專題黨課、掃一次烈士墓、走一段長征路、看一部紅色電影、唱一首紅色歌曲等」,形容有如「固定模板」一樣。

文章亦特別批評民辦機,指由於辦紅色教育的門檻低,有些經營賓館或者旅行社的都半途出家,令教育團掛著紅色教育的名目,實際上是遊山玩水。眾新聞聯絡的機構,就以國家主席習近平所到之處作招徠。

行程原本安排上午到昔日的貧困村,下午就去產業園,對方指想調整都沒有問題,更建議行程:「(原貧困村)真正來說一小時都參觀完了。好了後,英德可以到寶晶宮,寶晶宮修了條玻璃橋都挺好看,玻璃橋加溶洞走走都可以。」

「還新開了個景點叫巧克力王國,如果都不適合,英德還有茶園可以去摘一摘茶,借借茶都沒有問題 。」

寶晶宮玻璃橋

《半月談》的文章批評有紅色教育團,甚至變旅遊購物團,導遊從中抽取佣金。變成這樣,原因除了歸咎於各地監管不一,更沒有統一部門一管到底,經常由數個部門一起管理。有些只管師資,有些只管教材,導致亂象頻生。好像另一個亂象,就是時下的「紅色標識」五花八門、不夠嚴肅,即是甚麼意思?文章指是穿紅軍裝都「披衣露懷、濃妝豔抹、抽煙逗樂」。

文章批評穿紅軍裝不應「披衣露懷、濃妝豔抹、抽煙逗樂」。

文章建議,在缺乏管理紅色標識的相關規定下,要解決亂用紅軍服及旗幟等情況,官方應該全面規範管理紅培機構。例如參考「中國革命搖籃」井岡山,成立辦公室專門管理紅色教育培訓,定時派人巡查、指導。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