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銅像,敬恨各表」系列之一:中正紀念堂將改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轉型正義路迢迢
趕在離台返港的前一天,到台灣探親的港人X先生,特別帶著家人,辛苦爬上相當於四層樓高、共89級石階,趕來「瞻仰」這尊高6.3米的銅像「最後一眼」,眼神中透露滿滿景仰之意。
這裡是位於台灣台北市的中正紀念堂,自1980年啟用後,一直是觀光客熱門參訪景點之一;顧名思義,這座紀念堂正是為紀念台灣前總統蔣中正而設立;上層大廳安置蔣的坐姿銅像,連同臺座3.5米,高達9.8米,也是台灣現存最高的蔣中正銅像,來參觀的民眾,和X先生一樣,都得抬頭「仰望」,企圖讓民眾產生「仰之彌高」之意,不言而喻。
就在幾天前,台灣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終於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未來這裡將轉型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首要採行措施之一,就是移除蔣中正銅像;此外,堂體功能及外觀也將予以改造,同時也希望破除園區整體崇拜軸線。
促轉會提出這份報告,其來源是台灣在2017年底公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其中第5條即明訂「…出現於公共建築或場所之紀念、緬懷威權統治者之象徵,應予移除、改名,或以其他方式處置之」;促轉會在該條例通過後隔年5月成立,移除各地的銅像,也被認為是移除威權統治象徵的方式之一。
為什麼要改造中正紀念堂?促轉會直接了當地說:國家不應耗費如此資源紀念威權統治者。這裡指的威權統治者,就是蔣中正。
蔣氏父子功過爭辯 台灣民主發展核心議題
蔣中正自1950年在台灣「復行視事」擔任總統,一直連任到1975年4月5日去世;其子蔣經國則自1978年擔任總統,直到1988年去世;父子兩人統治台灣將近40年,「中國國民黨等於中華民國」的黨國不分體制,影響台灣民眾相當深遠。
蔣氏父子的功過爭辯,是台灣民主發展過程中,無法迴避的核心議題之一,具體而微地展現在民眾對蔣中正銅像的態度上,支持者滿懷崇拜與敬仰,反對者則是滿心唾棄與仇恨,一尊銅像,各自表態,這從促轉會公布移除中正紀念堂銅像後的反應來看,恐怕一時還難以找到交集點。
這場中正紀念堂存廢或改造的爭議,其實早從2007年起就已啟動,延續至今已長達14年;支持者感慨說,終於等到這一天了;反對者則說,「去蔣化」忽略蔣中正及國民黨對台灣的貢獻。促轉會提出的轉型報告,顯然無法讓爭議戰火停歇。
1990年曾在中正紀念堂廣場參與台灣野百合學運的學生領袖、現任民進黨立委范雲在臉書表示,「在民主國家的首都裡面,有這麼大的威權領導者銅像,代表轉型正義,沒有好好被處理」;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則發帖稱,對促轉會決定表示肯定,「但現在的步調實在太慢、太沒有效率了」。
正競選國民黨主席的前任主席朱立倫和現任主席江啟臣,則高分貝批評促轉會及民進黨政府;朱立倫激烈批評稱,民進黨意圖激化社會對立,他要打垮文化台獨;江啟臣則用阿富汗作為比喻稱,「不喜歡,就拆除。是塔利班的思維,不是民主社會的真諦」。
正積極號召「戰鬥藍」陣線的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新黨前主席趙少康,拋出「蔣中正對台灣有功,中正紀念堂應轉型『反共公園』」的說法,則意外獲得綠營立委如林俊憲等人的支持,稱讚「難得一見的好建議,但是,國民黨有勇氣跟上嗎?」
對於蔣中正銅像,民眾的實際感覺又是如何?眾新聞走訪中正紀念堂,不過,台灣自7月27日降為二級防疫警戒後,有條件開放全國展覽場館,最近又發生Delta變種病毒株群聚案例,每天仍有零星個案,也影響民眾外出意願,佔地廣達25公頃的紀念堂及民主廣場難得空空蕩蕩。
好不容易,在銅像大廳遇上來自香港的X先生,他和兩位家人爬上相當於4層樓高的階梯,剛好遇到每個整點時間都會進行的三軍儀隊交接儀式;只見威武儀隊以整齊劃一的動作,完成交接,最後並以舉手禮向蔣中正銅像致敬。
堅持不肯透露姓氏的X先生年約50多歲,他說,看到新聞,感到很震驚;X先生是韓國華僑,小時候在韓國長大,後來移民香港,台灣也有親戚;對於移除蔣中正銅像,他非常不認同,所以趕在離台前一天,特別來瞻仰銅像。
他邊指邊念起銅像大廳兩旁懸掛的蔣中正「格言」:「生活的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得意地說:「我們小時候都要背誦呢!」
X先生說,過去發生過的事都是歷史,不管好與壞,都應該留存下來,作為後人紀念,「蔣公為台灣付出幾十年,對台灣奉獻很大;有喜就有悲,不應該只想保存單一方面的歷史」,「蔣公也是努力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說完他又指著銅像上方的題字跟家人說,「你看,要實現『民權主義』,就要先有『民主』,要實現『民生主義』,就要有『科學』,要成就『民族主義』,就要有『倫理』」,還多加了一句「三民主義我讀了兩次!」
X先生反對拆除銅像,但他畢竟來自香港,台灣本地民眾的聲音為何呢?等了好一會兒,才終於又等到有人要爬上階梯參觀銅像。
台灣年輕族 「沒有必要拆吧」
迎面而來的是一對從台灣最南端的縣市屏東上來的小情侶,林先生才20歲,剛到台北工作,19歲阮小姐也跟著他北上;兩人從廣場到踏上階梯,一路開心笑談,看來相當甜蜜;兩人是第一次北上,也是第一次來參觀中正紀念堂。
「知道最近新聞說要移除銅像嗎?」記者問。兩人幾乎異口同聲回答,「沒聽過!」還反問「為什麼?」當被告知是針對蔣中正過去在威權年代所做的事,阮小姐略帶激動地說,「沒有必要吧!這裡不是自由廣場嗎!過去的事就讓它過去,如果大家再這樣吵吵鬧鬧,台灣會有今天嗎?」
阮小姐說,中正紀念堂就是台灣其中一個地標,外國觀光客到台灣,都會想到要來參觀101,不然就是中正紀念堂,「這裡只是一個紀念的地方,沒必要拆除銅像吧!」林先生在旁也笑著附和:「對啊!沒必要多花錢。」
台灣年輕族群常被視為傾向支持民進黨,連國民黨在主席選舉的辯論會上,「如何爭取年輕人支持」,也是激烈交鋒重點;但眼前這兩位年輕人,對白色恐怖或威權時代的認知顯然有限,「這裡就是一個觀光景點啊!」年輕情侶不加思索地說著。
或許,想來參觀蔣中正銅像的人,原本就不會對蔣中正有太差的評價;因此,轉移陣地,隨機找了一位路過的李姓學生,他就讀高一,和之前兩位年輕人一樣,也不清楚促轉會公布將移除蔣中正銅像的消息,在聽完記者解釋拆除的理由依據後,他條理分析地下了結論:「沒有必要」。
李同學說,他從小就在中正紀念堂周邊的學校就讀,從小學、國中到高中,這裡有太多回憶;他認為,沒必要因為政治立場不同,就把銅像拆除;從觀光角度來看,這裡也是外國人喜歡的觀光景點,沒必要特別做改變,「不然大家來公投啊!」
聽起來民眾似乎並不在意蔣中正銅像的威權象徵,就連較為支持本土立場的《自由時報》,其總編輯鄒景雯也發表特稿稱,「保存威權遺跡的本身,是提供歷史記憶,促進歷史反省的重要載體。使其消失,未必即是轉型正義的唯一選項,端視我們的社會是否時刻保有充分歷史學習的認知與行動。」
類似爭議,一直不曾停止過,就連同樣身為蔣家後代,也有不同想法。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便批評,促轉會的做法以及提案,只是製造更大的社會對立跟仇恨,無助於社會和解,「我實在無法認同」;不過,蔣中正曾孫的蔣友柏在2008年接受BBC專訪時則說「在那個時候那個銅像是錯的」,他認為要樹立銅像應該在死後至少50年以後再蓋,「任何國家領袖在他過世後馬上就樹立銅像蓋紀念館,這真的並不是什麼光榮的事。」
為何民眾不覺得有必要拆除蔣中正銅像?台灣制憲基金會副秘書長宋承恩接受眾新聞訪問時說,問題出在台灣民眾對於過往「歷史感」向來不夠強烈;若要說蔣中正及國民黨在威權時代的統治「功過都有」,那更不應該忽略台灣當時的戰略地位,若不是韓戰爆發,在美方支持下,讓國民黨有機會絕處逢生,或許台灣也有機會發展出截然不同的命運。
宋承恩說,從已曝光的審判及文獻紀錄來看,其實可看出蔣中正在無存亡危機之際,仍出現亂判生死的情況;就算有功,也不應該用此方式紀念;他坦言,如何讓社會進一步取得共識,「強化與社會溝通,促轉會確實還有一些路要走。」
曾參與促轉會說明會的建築史與文化資產研究工作者,國立臺灣博物館展示企劃組規劃師凌宗魁也對眾新聞說,促轉會提出的轉型報告,是這幾年來舉辦多場公聽會、說明會、工作坊,和社會各階層族群參與互動後得到的結論,他覺得一定會有不同聲音,但這也是台灣社會可貴之處,「畢竟當年建堂時可沒有這樣的對話過程。」
「轉型正義」台灣重要社會改造工程
「轉型正義」是台灣的重要社會改造工程,總統蔡英文2016年再次率民進黨政黨輪替的就職演說便提到,追求轉型正義的目標是在追求社會的真正和解,讓所有台灣人都記取那個時代的錯誤,「挖掘真相、彌平傷痕、釐清責任」。
「轉型正義」目標崇高,但台灣經歷過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195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及、1980年代黨外民主抗爭年代,也曾經歷過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思想、言論遭政權箝制,這些都在蔣中正與蔣經國擔任總統期間發生;對部分受害者及其家屬來說,除了追討實質的賠償,更重要的是要追究兇手責任、還原真相。
根據促轉會公布的資料,蔣中正執政時的政治案件數量總數為7822人次,其中,他行使核覆權介入的案件3469人次,這些案件經他核覆後,6成以上改判重刑,更有27.69%是死刑;「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出版的《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也指出,「蔣中正是二二八慘案的元凶」。
對於二二八事件受難者家屬來說,蔣中正代表的黨國威權體制,有如眼中之刺,難以忍受,二二八事件關懷總會會長王文宏在今年二二八事件74週年中樞紀念儀式,更當著總統蔡英文的面說,台灣至今還有數百座蔣中正銅像未清除,其中最大座就在中正廟裡面,希望政府能早日將「中正廟」(即中正紀念堂)轉為其他用途。
在今年初,二二八關懷總會也發表聲明,反駁文化部長李永得「不主張拆銅像」之說稱,「屠殺人民滿手血腥的兇手,到現在居然還繼續在中正紀念堂受國家憲兵的保護,接受不知兇手歷史的遊客膜拜!應將殺人兇手的銅像移除,改為台灣國際威權政治研究中心暨博物館,同時紀念四百年來為台灣犧牲奉獻的先賢先烈。
陳水扁時代 「大中至正」牌樓更名「自由廣場」
中正紀念堂的轉型之路,在首次政黨輪替的民進黨籍總統陳水扁第二任期最後一年,也就是2007年總統大選前夕正式開啟。
當時陳水扁說,以封建帝王陵寢為藍圖,凸顯黨國體制、個人崇拜的紀念堂,來「緬懷」、「追思」一位迫害人權的獨裁者、劊子手,絕對不適當;他並稱「全世界只有極權獨裁的國家還設有這樣的紀念堂,中國天安門廣場之前的毛澤東紀念堂就是最好的對照」。
陳水扁當時說,若讓「中正紀念堂」繼續存在下去,對「二二八事件」及「戒嚴」期間所有政治受難者及家屬們,他們情何以堪,對台灣的民主又是多麼的反諷。
當時,陳水扁與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鬥法,雖然陳水扁最後成功將將中正紀念堂改名為「台灣民主紀念館」,並換上新的牌匾,「大中至正」牌樓也更名為「自由廣場」;但隔年國民黨再次贏回執政,時任總統馬英九在2009年又將中正紀念堂的牌匾掛回去,但維持牌樓上的「自由廣場」至今。
在蔡英文領軍民進黨再次贏得執政後,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便積極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工作,但也再度遭國民黨批評是在「去蔣化」;在2017年的一場春節關懷活動中,鄭麗君遭資深藝人鄭惠中當眾掌摑,並遭嗆「她推動廢除中正紀念堂,對很多愛中華民國的人來講,都該賞她一巴掌!」
解嚴前 逾4500座蔣銅像遍布台灣
「去蔣化」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或許不是最切身相關的事,但自蔣中正去世後,他的「身影」依舊無所不在;以銅像為例,根據統計,在解嚴前,台灣各種大大小小的銅像多達4500多座,幾乎台灣每一所中小學校園或公家機關都有設置銅像,到處都看得到蔣中正銅像。
蔣中正去世後帶來的銅像商機有多重要?7旬雕塑家謝棟樑曾在接受《鏡周刊》訪問時說,他當兵退伍後原本靠零星雕塑養家,很難養活自己,剛好2年後蔣中正去世,新聞報導他做的第一尊蔣中正銅像後,大家都來找他做銅像,「一個月可以賣出10個以上蔣公雕像」,並稱「那個年代藝術家很難養家,我靠蔣公養家,有經濟來源,才有力氣去做其他藝術作品。」
也正因為蔣中正銅像數量之多,成為曾遭受黨國迫害的民眾的眼中釘;台灣監察院長、時任高雄市長的陳菊,在2007年便率先拆除全國最大、高達6.4米的蔣中正銅像,之後,拆除銅像之風在全台蔓延;現任台灣副總統、時任台南市長賴清德,2015年3月將台南市校園內的14座銅像拆除,當時他說,此舉是為了落實轉型正義,讓銅像爭議走入歷史,否則每年看到銅像被噴漆、破壞、拉布條,造成彼此衝突,不是好事。
散佈在台灣各處的蔣介石銅像,也陸續發生遭「砍首」或潑漆事件,例如2017年4月21日凌晨,一名獨派成員持菜刀、鋸子和鎯頭將台北市知名地標、陽明山公園花鐘廣場的蔣介石銅像「斬首」,並噴紅漆寫上「二二八元凶」、「殺人魔」,最後遭判拘役3月,得易科罰金定讞。
主張台灣獨立建國的2名台獨社團成員則在2018年7月20日闖入中正紀堂堂,對蔣中正銅像潑紅漆,被警方依毀損等罪移送法辦後,2人被以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裁罰2000元。
由於被移除的銅像數目太多,時任國民黨桃園縣長的朱立倫,還在蔣中正、蔣經國父子遺體暫厝的桃園慈湖陵寢,設立「兩蔣文化園區」,累計保存了2百多座兩蔣銅像;其中陳菊拆除的最大尊銅像因已被肢解近二百片,最後部分殘骸在此重組,命名為「傷痕與再生」。
拆除蔣中正銅像,早是台灣社會爭議已久的話題,促轉會依法提出轉型建議報告,並稱將「透過多元管道推動社會溝通:以展覽、講座等形式呈現規劃成果,持續帶動社會關注」;但如何在短期內化解「一尊銅像,敬恨各表」的爭議,正如轉型正義之路在台灣面臨的處境一樣,仍有漫漫長路要走。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