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葉國豪博士來自台灣,居港14年,他指出,經濟社會發展成熟地方,必產生政治訴求,北京希望香港只能做經……

【《線上談》結集】

本集嘉賓: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葉國豪博士 

已故國務院港澳辦主任魯平是八、九十年代中央負責香港事務的主要官員,資深傳媒人程翔曾在魯平2015年逝世時撰文憶述,魯平在起草基本法過程中强調:「只要資本主義的經濟,不要資本主義的政治」,香港只能是經濟城市,不能成為政治城市,因為一旦香港變成政治城市,內部就會紛爭不息,外國勢力亦會有機可乘。
 
中央希望港人只須搞好經濟,少搞政治,但一國兩制下,香港享有高度自治,實施港人治港,如何治港又不談政治,中央官員一直沒有說清楚。回歸後,中央公開少提經濟城市的說法,但思維並沒有改變。

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葉國豪博士來自台灣,居港14年,他出席眾新聞《線上談》節目時表示,經濟社會發展成熟地方,必產生政治訴求,北京希望香港只能做經濟城市,少搞政治,過去10年不斷出現衝突,將來亦難以避免,而假如香港情況持續變差,台灣民進黨勢將長期執政,北京必須要有心理準備。

葉國豪指出,無論是97前或後,北京對港政策重要的一條是「充份利用香港」,雖然香港從來並非只是一個經濟城市,隨著經濟、 社會發展,市民有政治訴求,慢慢成為政治城市,「北京不想香港扮演這個角色,過去10年,出現很多衝突。」「 中央現在用強勢方式逼香港只能成為經濟城市,少搞政治,以人為方式改變社會發展方向和要求,作為社會學者,我並不樂觀,有些事非能用制度暴力、強力方式完全改變,過程中會有很多衝突。 」
 
葉國豪修讀社會學,他指出香港已明顯出現移民潮,本月大、中、小學新學年開始,學生、老師數目減幅明顯,移民潮將持續兩、三年,專業人才流失嚴重;另一方面,港府加強鼓勵港人北上,特別是大灣區發展,葉國豪指出,內地每年有近1000萬大學畢業生,香港大學畢業生並不具有特別競爭力,北上發展的港人相信都有一定經驗、專業知識的一群,香港人才向內地和海外同時流失,他擔心香港的競爭力下降將成為趨勢,但政府否認出現移民潮及經濟融合帶來競爭力下降等問題。
 
中央一方面希望「充份利用香港」,國家改革開放40多年,葉國豪舉金融為例子,內地至今只在深圳和上海設有交易所,日前才公佈北京準備開設全國第三家,可見香港仍擁有不可代替的獨特地位和優勢,但矛盾的是,不但經濟、社會融合加快,政治、意識型態整合亦全面進行,宣誓由立法會議員擴大至區議員是一個例子,他說將來或再擴展至其他專業人士,例如教師。葉國豪指出,香港進入一個根本性質變的年代,趨勢已無法扭轉。

反修例風暴過後,港區國安法實施,公民社會崩潰,不少港人擔心人權自由受直接、間接威脅,舉家移民。有親中學者分析,大量民主派支持者不能接受政治、社會、言論自由空間等方面的轉變,移居外地,他們想法較激進,離開對香港社會穩定未必是壞事。葉國豪不同意這種看法,他認為,不少在海外港人繼續在海外表達不滿,對中央和港府國際形象、 一國兩制,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反修例引發的風暴,亦相當程度改變台灣歷史,特首林鄭月娥成為民進黨蔡英文總統最強助選團,令蔡在去年成功連任,一國兩制模式在台灣進一步失去吸引力,國民黨在下一屆2024年總統選舉難以挑戰民進黨,北京須要有心理準備,民進黨將長期執政,他們如何應對。

他說,假如兩岸爆發戰爭,香港必然受影響。解放軍攻台,問題並非須要多少時間攻陷台灣,而是之後如何有效管治台灣,有兩 、三代人感到不滿的台灣,會是一個怎樣的台灣?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