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蔣中正銅像將被移除,未來將改造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翻查歷史,……

台灣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公布「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蔣中正銅像將被移除,未來將改造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翻查歷史,這塊佔地25公頃的土地,原本要規劃成商業中心示範區,若興建完成,將有如台灣版的「世貿中心」;不過,因蔣中正在1975年去世,這塊用地立刻改為中正紀念堂用地,正可看出當年「威權統治」的影響力。

中正紀念堂面積廣達25公頃,是目前台北市僅次於大安森林公園的大型公園用地。取自文化部文資局網頁。

中正紀念堂總面積約25公頃,在台北市僅次於26公頃的大安森林公園;就遊客數來看,最多一年曾有多達714萬遊客人次到訪;即使大陸在2019年8月禁止陸客來台自由行,並在同年底禁止陸客團客來台,當年總遊客數仍高達520萬人次;直到去年,因疫情蔓延,台灣進行邊境管制,一般外籍人士無法入境,才讓總遊客數跌到157萬人次。

台灣今年邁入解嚴34周年,當年在威權統治及黨國體制不分之下,人民遭受不法迫害,社會上也充滿各式威權統治象徵,行政院在2017年底公布《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隔年5月成立促轉會,法定職權之一,便是移除公共建築或場所的威權統治象徵,其中包括移除台灣各地的蔣中正銅像;但蔣的功過在台灣社會仍是敬仰與仇恨兩極反應,因此促轉會公布的轉型方案,也再次引發正反雙方爭議。

相關新聞:「一尊銅像,敬恨各表」系列之一:中正紀念堂將改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轉型正義路迢迢

台灣在1987年解嚴,結束世界實施最久的戒嚴令,促轉會表示,台灣在歷經30多年的民主化歷程後,促進社會共同面對威權統治的歷史,使自由民主得以在台灣紮根,「這是促轉會的使命,是我們對受難前輩的承諾,更是對下一代應負的責任。」​

紀念蔣中正的中正紀念堂,為何成為移除威權的「重中之重」任務?促轉會指出,在威權統治時期,蔣中正獨攬黨、政、軍權力,中國國民黨與國家體制不分,破壞憲政權力分立架構;​作為政治案件審判的最高決策者,親自介入核覆案件共3489人次,6成以上判重刑,其中更有超過27%是死刑;即使他未介入,下級機關及官員也有「揣摩上意」的傾向。

促轉會說,「面對無數同胞曾經受到的傷害,台灣卻在民主化多年後,仍以公帑養護7.5萬坪規模的紀念空間,我們想要向下一代傳達的訊息是什麼?」,因此,才提出這項改造計劃;​其重點為:「公共空間用途的改變,反映了社會在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與期待。」

事實上,若回顧歷史,中正紀念堂這塊用地,也可說是台灣在威權體制下的轉型犧牲品。

根據台北市政府官方刊物《台北畫刊》在1973年7月的報導,這塊土地在日據時期原為軍營,國民政府撤退來台後,便接收並在此設立陸軍總司令部,這塊被稱為「營邊段」的土地便以軍事用地保留下來,前後至少維持了近百年的軍事用途。

直到1972年,位於此地的陸軍總部及聯勤總部分別遷往桃園龍潭及南港,加上台北市西門町市區發展日漸飽和等問題,因此,台灣政府便選中這塊土地想開闢第二副都心,當時還籌組「營邊段可行性研究小組」,並在1972年6月提出兩個方案,分別為闢建為公園,以及改為現代化商業中心。

中正紀念堂用地原本要做為興建示範商業中心,有2棟50樓高的「雙塔」大樓,猶如台灣版的世貿中心建築群。取自凌宗魁臉書

後來,台灣政府決定採行第二個方案,並於1974年6月組成「營邊段執行小組」開始執行;依照當時規劃,政府與民間將共同投資新台幣150億元(約42億港幣),興建2棟50樓高、3棟30樓高的商業大樓,3棟24至30樓的國際觀光旅館和公寓,同時興建4棟百貨商場及會議廳、世界貿易中心、文化中心和遊樂設施等。

這項台灣前所未見的商業中心建設計劃,即使往後40多年間,也未有過如此規模的大型商業開發案;相比在美國在1973年完成包含「北塔」與「南塔」兩座世界最高建築物的世界貿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建築群,這裡的規劃也有如台灣版的世貿中心。

1975年蔣中正去世,治喪委員會選中這塊原本已執行中的市中心用地,興建中正紀念堂。鄭智仁攝

促轉會表示,當時政府對這片土地的期待,是開發為台北市的第二個商業中心,一方面緩解西門町的都市人口及交通壓力,另一方面作為「示範」,展示國家的經濟發展。但隔年1975年4月5日蔣介石去世,這塊地被治喪委員會選為興建「中正紀念堂」的預定地,這個大型商業開發案嘎然而止。

建築文史工作者凌宗魁表示,當時這個開發案是委託中華觀光開發公司發包美國威廉培拉公司、布萊克菲公司及章翔建築師事務所設計規劃,各大樓群之間以平台及軌道運輸串聯,還設有直升機停機坪,「當年若是完成,連日本的六本木或許都要來取經;只是後來偉人溘逝,商場大夢換來大祭壇,這個台灣史上最大的城中城開發計劃付諸東流」。

凌宗魁曾表示,移除中正紀念堂的銅像或許還需要努力一段時間,可以先做的是爬梳整理並展示原址豐富的場域及建築變遷故事,充實社會大眾地方歷史認知。

中正紀念堂用地所在被稱為營邊段,自日據時代到1970年代,因作為軍事用地而獲得保留。取自凌宗魁臉書

他提到,當時由日本福田東吾規劃、瀧大吉設計的永久兵營,因考量避免白蟻及濕氣侵擾,以及易於防火,所以架高地板採用鐵筋混凝土;屋頂由混凝土板葺亞鉛板,並開通風氣窗,鐵骨由大倉組採購自大阪鐵工廠。

凌宗魁提及,當時的設計,不設天花板,避免老鼠棲息:門窗設有防蚊裝置和德國頓年式便所(木桶接軌道落入陶製儲糞池),「以上皆為當時日本全國最先進建築技術」。整體工程在1902年開工,隔年竣工,之後台中及台南軍營也陸續動工。

事實上,當年日本在台灣留下許多重要建築物,包括現在作為總統府的台灣總督府,以及各地的車站建築,不管在設計美學或歷史價值,都有留存集體記憶的重要意義;不過,因蔣中正去世,營邊段軍營建物也一夕遭拆除;在促轉會的轉型報告案中提到,中正紀念堂當時雖以「公園」為名,園區設計卻透過空間佈局規劃,引導使用者崇拜、仰望威權統治者,而且充滿硬鋪面,缺乏「公園」之實。

因此,促展會對於中正紀念堂的「來世」,論定「民主國家不該再用現行的規模與方式紀念威權統治者​」,同時對於在不同時代的價值選擇,應該如何使用首都市中心的大片空間,應該透過討論的方式,凝聚社會對未來的想像。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