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這首歌,自台灣前總統蔣中正1975年去世後,曾是台灣中、小學生必學、必唱的……

「總統 蔣公,您是人類的救星,您是世界的偉人」這首歌,自台灣前總統蔣中正1975年去世後,曾是台灣中、小學生必學、必唱的歌曲;在蔣中正去世5周年後落成的中正紀念堂內,這首歌持續播了37年,直到2017年才停播;與這首歌歌詞相互呼應的,整個中正紀念堂從競圖、興建到儀式,處處充滿「威權符碼」,包括要登上銅像大廳的89級階梯,象徵蔣中正得年89歲;「大中至正」牌樓上題字是看時程揮毫;至於紀念堂方形格局,象徵蔣中正的「中正」,而且面向西方,象徵直到去世後仍心繫「反攻大陸」的使命。

中正紀念堂從牌樓到主堂充滿威權符碼。鄭智仁攝

行政院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8日提出「中正紀念堂轉型方案」,未來中正紀念堂將改造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並移除蔣中正銅像;從各項現存文獻紀錄來看,中正紀念堂從競圖過程到建築細節,充滿許多「威權符碼」、中華封建文化圖騰;在中國國民黨當年一黨獨大的統治時期,一切看似理所當然,如今回看,卻讓人有置身北韓或其他一黨專制國家的情境中。

相關新聞:

「一尊銅像,敬恨各表」系列之一:中正紀念堂將改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 轉型正義路迢迢

「一尊銅像,敬恨各表」系列之二:中正紀念堂的「前世」是台灣版「世貿中心」

在中國國民黨記載的「總裁」紀史中提到,蔣中正去世當日「午夜雷雨交作,是即先生崩逝之時…國人震撼哀傷,如喪考妣,殯之日,路祭野哭」;這段文字中描述的場景,仍是台灣許多50歲以上民眾的共同記憶,當年蔣中正去世後,全台灣娛樂場所停止營業一個月,電視節目全部改為黑白播出,學生及軍公教人員被要求帶孝一個月;所有文章提到蔣中正,都必須空一格,以「先總統 蔣公」的挪抬形式表示敬意。

根據當時頒布的各項辦法,還包括將原本的4月5日清明節,訂為「蔣公逝世紀念日」,全國放假一天,蔣的生日10月31日,同樣也訂為「蔣公誕辰紀念日」,也是全國放假日;教育部制定「蔣公紀念歌」,列入當時國立編譯館的音樂課本,全國學生都要學唱,同時也成為各項合唱比賽的指定歌曲,將無形的「蔣公精神」植基於民眾日常生活中。

中正紀念堂的銅像高6.3米,是目前現存最高的蔣中正建築,民眾由下往上瞻仰,因有如在廟宇被膜拜的神祗,被支持轉型正義人士稱為「中正廟」。鄭智仁攝

至於有形的部分,則以興建銅像為重點:當時,依據「永久紀念總統蔣公辦法」,各縣市需設立蔣中正銅像,其樣式則由內政部統一公布「塑建總統蔣公銅像注意事項」,明訂銅像應充分顯示「慈祥、雍容的神貌」以及「愉快、生動的神情」;因此,在台灣各縣市政府與國中小校園、主要道路路口,便開始出現一座座銅像;根據促轉會統計,在1987年解嚴前,全台灣共有4500座蔣中正銅像。

除了銅像之外,更重要的任務,便是籌建中正紀念堂,當時治喪委員會表示,接受各界自由捐款,但有許多民眾回憶,在學校中是被強迫捐款,實為「不樂之捐」。中正紀念堂的興建,在1975年7月政府頒布徵圖辦法後展開,內容明訂分成包含中正紀念堂、國家戲劇院及音樂廳的建築物,以及公園二大部份,總面積高達25公頃。

建築文史工作者凌宗魁提供當年中正紀念堂籌建小組徵求競圖辦法的相關報導,其中明訂設計準則,需「表達中國文化精神」、「創造新穎設計,並具有莊嚴而獨特的風格」,以及「有效應用現代建築工程技術,獎強經濟與實用」。競圖結果由曾設計圓山大飯店的建築師楊卓成得到第一名。

根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資料顯示,楊卓成當年在接受專訪時提到,他覺得透過具有動態、優美及豐富色彩的中國傳統建築樣式,才能傳達悠久歷史及博大精深的文化傳統;他提到,設計時參考了美國的林肯紀念堂、印度的泰姬瑪哈陵、北京天壇和中山陵等建築,所以在整體配置、構成元素及建築意象皆受到上述四座紀念性建築物的影響。

不過,根據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石國宏的碩士論文提及,他訪談兩位當時也參與競圖的建築師,其中陳邁建築師說,他的美國老師Catalano也是評審之一,Catalano後來透露,原本的第一名是陳邁他們這組作品,但沒有公布結果,須等蔣夫人(蔣宋美齡)最後裁示;結果蔣宋美齡也沒去看作品,只問了「沒有中國式的?」,當時20幾個設計案中,只有楊卓成是中國式的作品,所以最後便由楊勝出。

根據石的論文,另一位建築師王紀鯤回憶說,當時有兩派意見爭論不休,分別支持懷舊大中國與現代主義,真正進入評審時共5個案子,後來由兩位外國建築師撰寫評圖報告,最後再交由蔣宋美齡裁示。可見,蔣宋美齡才是最終決定設計競圖的關鍵人物。

凌宗魁曾在臉書提到,這棟高76公尺的主建築物,充滿許多「威權符碼」,例如89階台階,代表蔣介石在「89歲去世」,地坪的四方型平面代表「四維」,八角攢尖頂代表「八德」,4萬塊藍色琉璃瓦以「人」字型排列,象徵「天人合一」,整體充滿中華封建鄉愁。

中正紀念堂的89級階梯,象徵紀念蔣中正得年89歲。鄭智仁攝

紀念堂正面共有花崗石84 階、大廳階梯5 階,合計89 階,象徵蔣中正得年89歲。正面入口的兩道階梯之間,也採用中華民國國徽圖樣;往堂體屋簷則有「仙人走獸」的建築構件,由最前方仙人引領9隻走獸,名稱為仙人騎鳳、龍、鳳、獅、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也被視為中國帝王封建概念的象徵。

園區最外面的正面牌樓,高30米,寬80米,距紀念堂中心線470米,是台灣最大的牌樓建築;原題字為「大中至正」,後來在陳水扁擔任總統任內改為「自由廣場」,當時中正紀念堂也被改為「台灣民主紀念館」;後來國民黨的馬英九執政後,保留牌樓「自由廣場」題字,但將主堂回復名稱為中正紀念堂。

這4個字,長寬各為2米乘以2米,背後也有典故;根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資料指稱,「大中至正」4個字為唐代書法家歐陽詢體,由蔣中正侍從秘書秦孝儀(後擔任台灣故宮博物院院長)指定,出處是王陽明講學《傳習錄》;由於未落款,當時並不知是何人所題。

直到2007年書法家楊家麟出面表示,這4個字是特別請書法家由棍棒、鐵絲綁上麻繩,再沾紅土水寫成。當時即規定需以歐陽詢體書寫、不得落款;令人驚詫的是,題字時還要配合八卦占卜出時辰,當場揮毫,馬虎不得。不過,後來更名為「自由廣場」後,據稱是蒐集書法家王羲之在各書帖的字體而成。

中正紀念堂銅像大廳有雕花藻井,上有中華民國國徽。取自中正紀念堂網頁。

在整個園區中,主堂體是台灣僅存面積最大的「仿清代宮殿式建築」,由臺基、主體、屋頂與寶頂等三個部分,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其象徵「三民主義」;銅像大廳中央放的是6.3米高的蔣中正銅像,上方則由檜木斗栱及雕花藻井,中間圖樣為青天白日12道光芒的國徽;這個國徽,因與國民黨黨徽幾乎相同,也被視為是「黨國不分」的一項重要象徵。

除了牌樓、主堂外,中正紀念堂在兩劇院之間設有長寬各120米的民主廣場;另外,自牌樓起至主堂體,更有長達380米的「民主大道」,促轉會認為,這是帶有仰望與崇拜的視線與路徑,所以,也被視為需要改造的威權空間與設計。

另外,目前國防部仍在此配置三軍儀隊,從早上9點至下午5點,每個整點都會進行交接儀式,同時也會進行升、降旗儀式,成了吸引民眾參觀的必看儀式;凌宗魁認為,未來改造為反省威權公園後,三軍儀隊是否保留?有討論空間,他甚至建議,若民眾覺得儀隊本身是個賣點,軍方也可考慮巡迴各地,不見得一定要藉由向獨裁者致敬的形式進行。

在建築物及空間配置充滿威權意涵之外,其基地方位也可看出黨國所欲傳達的理念;根據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資料顯示,紀念堂主體面積約1萬5千平方米,座落在東邊,方位為坐東向西,不僅與台灣總統府對望,更有遙望海峽對岸大陸,如同當年威權教育下灌輸的「反攻大陸,解救苦難同胞」使命。

此外,中正紀念堂還設有「蔣中正總統文物展視室」,裡面收藏各式文物,包括蔣曾使用的文物、穿過的衣著、日常生活用品及在外巡視所搭的轎子、兩部座車等,全都保留下來;民進黨立委范雲即曾對此稱,蔣中正的文物、用品當然是重要的文物史料,但更應該呈現的是蔣中正的真實樣貌。

范雲說,從現在日漸解密的政治檔案、軍法判決,已顯示蔣中正在威權時期積極透過情治機關箝制社會,更介入、主導軍法判決結果高達三千次以上;展示文物中的硃砂筆、筆架,不只被蔣中正拿來批註唐詩三百首、聖經,更曾用這些硃砂筆,勾決政治犯的生命、批示情報機關的公文,阻撓了台灣的民主化,葬送了很多家庭的幸福;移除威權,也要重新定位這些品、園區導覽方式或整個園區空間的定位,展現更多元的民主轉型價值與觀點。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