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青年非法集結等罪囚12至16月 官指「賣慘」沒用:「冇責任令罪犯和家人幸福快樂」
前年11月12日有網民發起「破曉行動」堵塞交通,三名青年被裁定參與非法集結、管有物品意圖損毀財產等罪成,今在粉嶺裁判法院被判監12個月至16個月。辯方早前求情指,被告因案件寢食難安,令母親痛心。裁判官陳炳宙今狠批被告在庭上「賣慘」無補於事,指法庭無責任令罪犯及其家人幸福快樂,「同情心理應留畀本案嘅受害人,奉公守法嘅市民」。散庭後,有被告親屬在庭外痛哭。
三名被告依序為兼職補習導師陳彥陽(24歲)、問卷訪問員譚禹軒(24歲)及餐廳職員張瑞麟(23歲),同被控案發當日在上水新運路與掃管埔路交界參與非法集結,當中陳、張亦被控蒙面。陳另被控管有一個打火機充氣罐,意圖摧毀或損壞他人財產;張另被指管有非法用途工具, 即35條膠索帶。
悔意只是「搏取輕判的權宜之計」
辯方今補充求情時指,首被告有悔意並承認干犯控罪,報告指他「堅持自己無辜」可能是源於被告與感化官溝通上有誤會。裁判官陳炳宙聞言謂:「咁不如傳懲教主任上嚟畀口供,睇下有冇誤會?」辯方重申說法是被告的指示,同意如法庭有需要,可傳召證人。陳官跟著沒回應,處理其他事項。
陳官判刑時指,他並不信首被告與感化官溝通上有誤會,即使他真有悔意,也是遲來的悔意,強調法庭不應容許任何人心存僥倖,否認控罪被定罪後才表示後悔,認為悔意只是「搏取輕判的權宜之計」,不接納首被告有任何悔意。
被告中7發胡椒球彈 官:受傷係咎由自取
辯方早前為第三被告呈上求情信,信中形容被告樂於助人和有責任心,並透露他因案件寢食難安,亦無法進修,令母親痛心。陳官今反駁,若被告真有如此品格,理應清理路上雜物,而非參與堵路損害公眾利益,亦應承認控罪,而非浪費納稅人的金錢進行審訊。對於次被告被捕前身中七發胡椒球彈而受傷,陳官則認為他咎由自取,若他當時不逃走,警方根本無需使用胡椒球彈。
假若被告真係樂於助人,理應清理道路上嘅雜物,而唔係用雜物堵路,損害公眾利益。
假若被告真係有責任心,理應承認控罪,而唔係浪費納稅人嘅金錢進行審訊。
被告受傷係咎由自取,如果佢唔逃走,警察根本無需要使用胡椒球彈。
陳官指出,本案非法集結定罪是基於共同犯罪計劃原則,不論被告有否直接採取行動,都要為堵路及縱火負上刑責,指被告身穿「一身暴徒的衣著及裝備」,隨時準備對抗警方,認為集結人數眾多,必然早有預謀。陳官同時亦指,雖然集結人數只有15至20人,但足以令市民不敢干涉他們「無法無天」的行為。
官自言非住在「白色象牙塔」
陳官續指,受影響的路段不止新運路的四條行車線,而是遠及幾十米外的掃管笏路,可見犯罪行為已持續不短時間。首兩被告雖沒犯蒙面法,但頸上亦戴有面布,可隨時拉上隱藏身份,加強非法集結的暴力風險。
陳官自言不是住在「白色象牙塔」,指出案發時正值2019年「反政府騷亂」的高峰期,「已經唔知有幾多同日發生嘅同類案件,喺各級法院審理。」陳官引用案例指,大三罷當日非法集結、投擲汽油彈、毆打警員等行為屢見不鮮,認為本案實屬「有計劃、有統籌犯罪行為嘅一部份」,案情不算輕微,以12個月監禁為量刑起點。
針對首被告管有打火充氣罐,陳官認為若非警員及時採取行動,被告已縱火破壞。陳官又指,集結現場附近是北區公園,一旦火勢失控,或波及園內設施和花草樹木,以6個月監禁為量刑起點。至於第三被告管有的束帶,則可捆綁鐵欄用以堵路,當日有四條行車線被堵塞,以6個月監禁為量刑起點。
陳官最後指,首被告及第三被告的其他控罪與非法集結罪元素上完全不同,但考慮到控罪衍生自同一事件,酌情將其他控罪的兩個月監禁分期執行,二人同判監16個月監禁。只就非法集結被定罪的次被告,則被判監1年。
案件編號:FLCC895/20
觀看原文: 按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