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疫苗犹豫”专家官晨怡:我们必须先理解人们不愿打疫苗的原因
「一再重复“轮到你就去打”等口号,对于解决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现象帮助不大。」
端传媒记者 何欣洁 实习记者 黄傲天、林采萱 发自台北
台湾国产疫苗“高端”于本周开始施打,总统蔡英文在第一天便接受注射,以增加民众对国产疫苗的信心。自台湾开打疫苗以来,民众不仅对国产疫苗有许多疑问与不信任,实际上,许多人对“接种疫苗”本身即存在犹豫与考虑,对不同厂牌疫苗的好恶亦十分强烈。在台湾指挥中心原本的规划中,自费接种疫苗者不得挑选厂牌,但在民众强烈的反应下,最终改为民众可以先对疫苗进行“意愿登记”,勾选自己想打的疫苗厂牌,再进行正式的排序施打。
对于民众的“犹豫”或“挑选厂牌”的行为,政府不断呼吁、劝说民众“轮到你就去打”,甚至在民众抗拒AZ疫苗时,说出“英国女皇也打AZ”(实际上英女皇并未公布接种疫苗厂牌)等宣传词令,就是希望降低民众的疑虑,提高疫苗的接种剂数。各大网路论坛也开始出现子女苦恼发问,“家里的老人家怎么劝就是不去打疫苗,怎么办?”
事实上,这名为疫苗犹豫(vaccine hesitancy)的现象,并非台湾独有、也非Covid-19疫情中才出现。在疫情持续肆虐、变种病毒来势汹汹的此刻,将疫苗犹豫当做一个正式议题来面对它,发展出有效的风险沟通机制来缓解它,显然是台湾未来防疫工作的当务之急。
台大健康行为与社区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官晨怡,长期研究台湾疫苗犹豫议题。在她看来,台湾的疫苗犹豫具有哪些本土特色?疫苗犹豫该如何解决?台湾政府当前的风险沟通的方式,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端=端传媒;官=官晨怡
不管是政府也好、热心民众或意见领袖也好,在做这些沟通的时候,可以少一些政治上的暗示、推论,多一些科学上的论证,就长远来讲,社会会发展得比较健康。
端:什么是疫苗犹豫?它是这次疫情新兴的现象吗?
官:过去,我们都觉得台湾应该比较没有“疫苗犹豫”,因为我们过去的各种疫苗接种率都很高。研究之后,其实有些令人惊讶的发现:其实台湾的疫苗犹豫,可能比我们想像的还要严重点,跟WHO的一些数字相比,可以说台湾人有疫苗犹豫的比例是偏高的。
在疫苗犹豫的群体中,有一部分是家长。为了了解他们,我深度访谈、参加他们的聚会、到家庭里面跟他们聊天,了解疫苗犹豫的成因。我观察到,有一些类型的家庭,比较容易产生疫苗犹豫。例如说他们会去选择体制外的生育或教育方案:例如居家生产、上自学班等等,或者会愿意选择一些另类疗法。
这些社群,平常就跟体制保持着一定距离。但我们也不应该把这些现象归结在个人身上,好像说“你们这些人就是比较叛逆、对体制不信任才会不相信疫苗”,这也不见得公平。因为我深入访谈之后,就会发现,虽然这些人好像有一些“体制外”的倾向,或者身体观跟一般主流不同,但归结到最后,还是因为疫苗的资讯不足,才会让他们心生犹豫。
我觉得访谈下来,我还是觉得可以归结出一个现象:我们台湾在疫苗的资讯沟通上,一直都不是那么注重。以平常这些“常规疫苗”为例,这些疫苗资讯沟通的重点,通常都是先告诉我们“打疫苗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要去打疫苗”,但对于相关风险的仔细说明、事后会出现哪些状况,其实风险说明的资讯都偏少,所以有蛮多民众是对疫苗很焦虑的。
那既然常规疫苗都如此、很容易引发民众焦虑,那这次Covid-19的疫苗当然更是如此。这些疫苗都非常新的,是人类集结众力在不可能的时间点上把它做出来的成果,很不容易,然而,他却是要在这种情形下打进每个人的体内,群众会有质疑,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我观察到,现在对Covid-19疫苗有疑虑的,已经不只是我上面说的这些“体制外”的社群了,而是很普遍地存在一般民众身上。这时候,风险沟通就变得非常的重要。
在我来看,台湾的风险沟通跟国际上比起来,其实作得还是很不够。而且更糟糕的是,它被当成一个政治事件来操作。我们一方面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非常公开的、非常深入讨论的过程,来跟民众去做细致风险沟通,同时间又有许多把这个疫苗当成是政治事件来操作,去渲染、想像、描绘各式各样糟糕的情况。
那就会变成是,本来该做的事情(风险沟通)已经没有做足了,后来不该做的事情又做的更多,民众的不信任感,一定会被加剧。
我也观察到,台湾当前的疫苗犹豫,其实不只是关乎“要不要打疫苗?”而是“你要打哪一个牌子的疫苗?”这背后也牵涉到他对政府的观感与态度。比方说,有些人他可能观察了政府的防疫措施,觉得政府最近“做的事情怪怪的”,就开始不相信政府,他就会很强烈表态说,“我其他牌子的疫苗都勾了,但我就是不想勾高端”,这其实是对政府的不信任票。
那也有另外一个案例,他是一个非常爱国的人,他会觉得“我们不能输给中共!”所以他就决定,就算轮到了其他牌子也不打,他要把自己留着去打高端疫苗。
如果民众因为这种原因而选择打与不打疫苗,其实长远来说,对社会发展是很不好的。其实,不管是政府也好、热心民众或意见领袖也好,在做这些沟通的时候,可以少一些政治上的暗示、推论,多一些科学上的论证,就长远来讲,社会会发展得比较健康。
在我们当代的社会里面,他其实是一种多元、真实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的真实,他们不见得会只以科学为依据,他还有考量很多事情,信任感的建立,跟科学一样重要。
端:就老师看来,台湾政府在应对疫苗犹豫时,有哪些地方还做得不够好?
官:不要误会,我说政府“风险沟通不够”,并不是说“我们的政府很偷懒”,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在风险沟通这个环节上,政府还是维持一个过去的方式:把科学的证据、最好的做法、利弊的权衡、照着我们科学的论证,用最“客观”的方式,贴在CDC的网站或FB上面。又或者说,指挥中心会派一群防疫医师来拍宣导短片。但这其实是非常传统的做法,但当Covid-19来的时候,有很多跟疫苗犹豫缠斗很久的国家,他们的警觉性很高,第一时间就意识到这样做不够的。
那怎样做才够呢?其实,政府要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必须先了解民众的疑虑到底是什么?每个国家民众烦恼的事情都不太一样,台湾每一个民众的焦虑也不一样。究竟台湾现在的民众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资讯是什么?他们想知道什么?提供了什么资讯,他们才可能会去打?你必须先去贴近他的担心,才能以此为基础,好好发展一个有效的沟通模式,而不是拿科学证据出来、给一个统一的答案,就觉得民众会照单全收、一定可以安心去打。
比方说,在美国来讲,非裔美国人施打疫苗的比例会偏低。那在台湾,老年人打疫苗则是最低的。我想至政府就必须去理解特殊的社群文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跟指挥中心的资讯理解有什么落差?他们是否有特殊考虑?这种积极地、想要以对方的疑虑为基础来进行沟通、好好转译科学资讯的工作,我们这次做的,其实并不够。
比方说,你可能要找一个老人家熟悉、信任的对象来跟他们沟通,要派的可能不是陈时中,而是陈美凤(知名台湾艺人),用各式各样的努力去接近他们,而不是就站在那里,告诉你说,看科学证据就是这样,你赶快来听我说。
在我们当代的社会里面,他其实是一种多元、真实的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定义的真实,他们不见得会只以科学为依据,他还有考量很多事情,信任感的建立,跟科学一样重要。
其实,台湾在这之前,确实是花了好多力气在研发自己的疫苗,但好像却没有想到,疫苗做出来以后,该怎样让大家愿意去打?这两件事情其实应该是同时并行的。国际上其实从学界、实务界到WHO都有很多讨论,大家都把它当成防疫的重要工作之一。
换句话说,疫苗能否成功,其实关乎两块工作:一是疫苗做不做得出来?二是人们打不打?国外很多地方,这两个工作都是同时并行的。当然,不可避免的,某程度来说,都还是比较在意第一点比较多。
台湾或许过去疫苗种率不低,才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但我是很乐观,我认为现在才发现、开始做(风险沟通)也是来得及的。
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合作,发展出一种又能关照人的感觉、又能严守科学证据的沟通方式,我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端:具体来说,怎么样的沟通才算是一个好的风险沟通?
官:我目前没办法给你一个非常简单、绝对的答案,但是我可以分享一些受访者的感觉给大家听。举例来说,有很多有疫苗犹豫的受访者,会觉得政府的都不愿意承认那些不良事件,但他们会觉得,“这些不良事件跟疫苗之间一定有某种关系啊!”如果政府对不良事件说明不够细致、没有好好讨论,你很难说服这些人相信你。
第二个,在讨论这些不良事件的时候,也不是只使用流行病学证据,而是跟大众说明更详细的原因。对于大众来说,要打疫苗的是我的家人,政府可能真的要很努力,才能找到一个方式去说服大家接受这不确定性。去面对民众这样的心情,好好面对它。
这并不是说,我们只要指挥中心忙着关照人的“感觉”、其他什么事情都不管,不是的,我的意思是说,要跨领域的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得周全。比如说,我们想要了解这些人(不想打疫苗)的感觉,他们听到某些讯息的反应是什么、比较能接受什么样的讯息,究竟是什么样的讯息会让他担心?各个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合作,发展出一种又能关照人的感觉、又能严守科学证据的沟通方式,我相信这是可以做到的。
举例来说,我上次在看公视《有话好说》(台湾公共电视知名的政论节目)时,听到曾在英国受训的叶庭瑜医师说,英国首相在针对疫情发言的时候,他背后有一群社会行为科学专家、一个团队研究他的发言模式。发言的角度、用字遣词要用到什么样程度,你要讲出一些不打疫苗的后果让民众心生警惕,但又不能把他们吓死,才会听政府的话去做这些防疫该做的事情。
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来说明公卫跟必须跟社会行为科学合作,或许可以发挥比较好的防疫效果。
未来政府在做相关的风险沟通的时候,其实应该也可以拉一些同时具有另类疗法观点、但也认同疫苗重要性的专家,一起来共同发展这风险沟通。
端:各国的传统医学,譬如台湾的中医,在疫苗犹豫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官: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传统的医疗,这也是会在疫苗犹豫里面很需要我们去认识的一个面向。不只台湾有中医传统,韩国其实也有“韩医”,一个社会长期接触一套身体观,其实某种程度会很影响人的判断。所以在这次的调查中,确实也很常出现中医观念影响当事人判断的现象。
比方说,有些受访者很信任这种自然医学,他会告诉我说“身体顾好就不用吃有的没的,不管是西药还中药吃太多就是不好啦,可以不要打就不要打啦!”
我觉得这其实是可以给我们很多正面启发,而不只是一味地批评。未来政府在做相关的风险沟通的时候,其实应该也可以拉一些同时具有另类疗法观点、但也认同疫苗重要性的专家,一起来共同发展这风险沟通。
比方说,我自己也有在看中医,我也问我的中医说,你会打疫苗吗?他说他会打啊,然后他就跟我讲了一套“浊与清的平衡”观念。在他来看,如果你不打疫苗,你身体可能很“清”,你打了疫苗之后,你的身体可能变“浊”,但是“浊”可以让你跟外界“浊”和平共存等等,是一套很有趣的观点。
从这里来看,针对不同人的世界观,去发展不同的沟通模式,才会有效。我在网路上有看到一些中医,自己去发展这套说服病人去接种疫苗的说法,如果政府可以看到,进而系统性地跟他们合作,相信也会对改善疫苗犹豫很有帮助。
端:在疫情反覆爆发的未来世界,我们需要怎样的公共卫生与风险沟通观念?
官:我们过去觉得公共卫生需要的是技术、要赶快掌握知识,然后把这些知识传播给大众,大众就会照着做了。但是事实上,我们很快的发现,在当代社会里面绝对不是这回事。过去几年,我们花了很多力气去说抽烟、吃槟榔的坏处,但依然还是有相当的人口在抽烟、吃槟榔。
这表示我们很可能需要另外一种专业:从人的经验、人的生活脉络去理解这些行为的专业。究竟这些人的行为,背后反映的是怎样的纠结?知道了以后,才能想办法解开,疫苗犹豫也是一样的原理。不能只是一直说“我明明告诉你打疫苗利大于弊啊,你怎么不听呢?”
其实,还是需要从每个人的生活脉络中去理解疫苗犹豫,且建立民众对你长期的信任。政府需要与社区草根组织合作,打造一套真正贴近社区的风险沟通方法,才是解决之道。如此一来,万一未来有一天,疫情有所变化的时候,民众还是愿意跟你一起走。这确实是非常复杂、也非常困难的事情。
所以,在我看来,风险沟通也不应该只是针对疫苗议题来进行而已,它应该是一个长期工程。面对一切都没有确定答案的未来,我们该如何培养公民社会?怎么样打造公民参与机制?如果政府还是用“请你相信我”的方式来单向沟通,长期而言,公民也没有练习的机会,甚至重新去期待、习惯有一个强而有力的政治中心领导,这并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