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吹风,不止吹倒数十年的区议会制度,更可能吹倒了香港重拾社区自主的希望。 」

端传媒记者 梁越 发自香港

2021年7月17日,已辞职的前元朗区议员梁德明的办事处外,有指示教区内市民如何求助。
2021年7月17日,已辞职的前元朗区议员梁德明的办事处外,有指示教区内市民如何求助。摄:林振东/端传媒

“就在我考虑辞职前的一星期,我还在和同事讨论,经过这一年多,我们下一年的方向会是怎样。”今年7月,宣布辞职的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坐在一箱箱自资购买的消毒酒精前,托著腮。“然后突然就没有了。”

2021年7月,香港建制媒体引述消息指,涉及4类“负面行为”的区议员,将会被取消议员资格,并会追讨上任至今约100万港元薪津。消息一出,近200多名区议员陆续辞职。惟截至目前,香港政府未有任何实际行动,仅停留于“吹风”阶段。

辞职潮不单代表著200多人离开了他们的岗位,大部分社区失去代理人,更甚的是,一个等待了30多年的机会,一朝消失殆尽。

2019年11月,民意海啸之下,非建制派大获全胜,取得全港86%的直选议席。最直观的收获,是非建制派有可能以区议员身份,获得香港特首选委的席位,从而影响未来特首人选。然而,在很多人眼中,非建制派在区议会的绝对主导权,或许是一个公民社会升华的黄金机会。

对于任职区议员30多年,前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区议员谭国侨来说,这实践了三十多年前,参选第一届区议会选举的初衷的机遇。

“无办法,落空了。”今年7月,谭国侨宣布辞职。前年年末那份大胜的兴奋,早已消逝殆尽,而那千载难逢的机会,公民社会的连系,以至区议会的整个制度,或许已从此断绝消失。

2021年8月10日,黄大仙区议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只有三名区议员出席。

2021年8月10日,黄大仙区议会房屋事务委员会会议,只有三名区议员出席。摄:林振东/端传媒

政治花瓶区议会

未参政之前,陈剑琴对区议员的印象,来自一次母亲的抱怨。母亲对她说,以后不再去当区区议员的议员办事处了,因为她发现,“如果和她们friend,就对你好,不然就很冷淡。”

陈剑琴也觉得,不论于她个人生活,抑或社区参与,区议员都没有甚么存在感:“甚至是选举时,区议员的存在感都不大,最大(存在感)是她的助选团,会不断派发物资。”

缺乏存在感,源于在香港政制中,区议会近乎没有实权。始创于1982年的香港区议会,最初的定位,是英治政府对地区实行建设的咨询机关。当时的功能,主要是协调政府在地区层面的服务和工作,亦需鼓励市民参与地区事务,从而协助政府掌握民意,将施政贯彻至基层。

自英治时代开始,至九七回归之后,香港政府曾多次表示会定期检讨区议会的权力。然而,截至目前,区议会除有权处理地区上的小型工程及文娱活动的拨款以外,权力未见增加。因此,区议会一度被称为政治花瓶。

历年来,政党仅视区议会为培育人才以及设立政治桩脚的工具。通过直接的社区服务,例如处理街坊需求、社区事务,以及免费派发物资,亦即俗称的“蛇斋饼糭”等,以换取选票。

然而,区议员本身是最接近民意根源的位置。加上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不少因运动而参选的新科区议员都认为,区议员和区议会,其实可以做到更多。

2019年之前,港人常常被认为是政治冷感的族群,组织性亦不高。流行一时的“港猪”一词,正是形容对政治及社会不闻不问的香港人。于是,不少参选人不约而同在政纲提出“社区自主”、“参与式民主”等理念;辞职之时,亦不忘提醒居民要“社区自救”,陈剑琴亦是是其中之一。

“我不要做议员的权,我议员的权给你们市民,因为是你们投我的。”本身为社工,曾于民间组织向市民推广女性参政理念的陈剑琴,注定与传统区议员的作法相违背。2019年,民主派支持者在网上号召参选“填白区”,阻止建制派在没有竞争的选区自动当选,此前从未参政的陈剑琴决定参选。

她表示,参选之初已决定不想做单方向的服务提供者,而是作为社区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令市民及社区重夺自主权,从而建构一个公民社会的网络,在社区中推广民主的理念。

民主党中委、东区区议员苏逸桓。

民主党中委、东区区议员苏逸桓。摄:林振东/端传媒

街坊能被赋予权力吗?

然而,上述所有,都是抽象而离地的理念。以说教形式灌输,难以取得成效。此时,社工训练的第一课:赋权,则派上用场。所谓赋权,即指社工于服务对象之时,不单只为其解决问题,而是借由学习与参与,令对方知晓,自己原来有权力、亦有能力解决自身的问题,亦更愿意去参与解决。

“街坊要想办法解决,就是要参与其中。当他参与其中......他就会开始问,一定会问的,为何他(政府)不听我说呢?如何令他(政府)听我说?这就是政治的的第一步。”民主党中委、东区区议员苏逸桓认为,当你找到方法推动街坊站出来解决问题,他们自然更愿意去了解政治:“他不一定会走去民主派,不过他一定愿意走向觉得社会要多元、要有不同的声音。”

是以,陈剑琴任内,处处找机会赋权予街坊。例如,帮助市民填写各种复杂表格,申请政府福利等,可说是区议员的指定动作。通常区议员或其助理会直接为市民填写,久而久之,市民亦期望每届区议员会做到这件事。不过,陈剑琴却宁愿花时间教导他们自己填写。

又例如,疫情期间,陈剑琴于派发物资,例如漂白水时,都会象征式要求2元的收费。期望这2元可令街坊明白,这些物资并非毫无成本,而是透过社区共享的方式而得来。她会连络该商户及相关的民间机构,联同有心的街坊义工一起派送物资,从而令街坊与这些机构互相认识。日后,若街坊有意组织任何活动,则不需再经由陈剑琴,可直接联络有关组织:“要让他们认识到,我在活动中不只是一个帮手搬箱的义工,而是参与在公民社会中。”

赋权令居民更容易解决自身需要,不用被动依赖外力协助。苏逸桓表示,本来想在社区推动更多陪伴老人看诊的服务,奈何资源有限。凑巧,数名有此需要的街坊通过苏的议办认识,“互相认识了之后,就索性不如‘我过去找他帮帮忙’......甚至不知道为何,可以演变到帮对方凑仔(照顾小孩)。”

同时,赋权亦令社区的新规划可以更贴近民众的真正需要。苏逸桓及陈剑琴均表示,不少改善地区的建议,出自居民之口。当区议员收集这些意见,再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最终转化为实际改善,亦可令居民以后更愿意发声:“以往大家是很有无力感的,在香港的发展结构中,大家会觉得no say to(没有发言权)区内的所有事物,但原来不是的,开路这样简单的东西是有say的。”

事实上,湾仔、西贡、深水埗等多区区议会,都有区议员建议引入由下而上的体制。例如,在构思社区不同的拨款以及工程建设前,举行定期的工作坊、大型线上线下的民调、居民论坛等,令居民可以直接参与拨款及规划过程。

陈剑琴以及新科区议员的做法看似颠覆了传统,事实上,三十多年前一班人已经走在这路上,只是路一直没能走通。

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

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摄:林振东/端传媒

80年代社工们的地区民主实验

80年代的区议会选举投票日是这样的:一条大横额绑在半空,数条由街坊手写的口号标语,从徙置区的7层大厦天台,展开至地下。贴满单张的四周,某些候选人搭起大型棚架,对面则是一个个摊位,扩音机背后放著两张小圆折椅,上面放著一部小电视,播放候选人受访片段。前来投票的人龙,与其说走进投票站,更像是走入花墟闹市。

“就像开嘉年华会。”63岁的谭国侨,出身于香港浸会学院(现浸会大学)社工系,回答问题时,不时跳出几句英文。1985年,他于深水埗白田区当选区议员。此后,除了2011年,谭国侨在区选战无不胜,做了30多年议员,直至今年辞职。

80年代,香港普遍居住环境恶劣,尤其是基层的徙置区、笼屋等,治安与卫生问题频生。这些问题造就了压力团体及社区组织的出现,港英政府亦推出政策,例如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等,资助社区组织协会,基督教工业委员会等组织进入社区。

这些组织的社工深入社区,并不只是直接提供服务,而是通过向街坊赋权,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促进他们集体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年,这些社工联同社区街坊组成了大大小小的组织,例如公屋评议会、木屋区政策评议会等等。

1983年,港英政府举行第一次有普及选举权的市政局选举,李植悦和冯检基决定以压力团体的身份参选,最后当选市政局议员。李植悦本身是社工出身,他的成功经验带动了一大批具社工背景的人士,参与1985年的第一次区议会选举。

谭国侨当年有份协助冯检基参选。他指出,当年他们参选的动机,自然与仰慕民主制度有关,但不是主要原因。毕竟,那还只是民主的启蒙年代,“当时大家对民主概念和代议制政制的讨论都不多。”

出选,更多是源自一种社工做法的现实与理想,期望达到里应外合:“当时有一个术语是位置之争......是抢这个位置,去得到资源,取得身份,加强这个制度以外,社会民间的力量。透过这个增长力量empowerment(赋权), 影响殖民地政府去改善贫困基层的环境。”

前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区议员谭国侨。

前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区议员谭国侨。摄:林振东/端传媒

谭国侨形容,当年打选战,与社工平日做群众运动无异。“做宣传要派单张,我们平时动员(群众)都要派单张啦。家访,你平时都要探访街坊啦,办论坛,不就等于举办居民大会。”

那个年代,甚或是现在,居民挑选区议员的准则,更多是视乎与候选人的个人交情和关系。“讲就是看政纲决定,但都是空头支票,有谁会信你,好现实的。”谭国侨认为,每一次选举,就是一次候选人关系网络的动员。

90年代,港英政府开始严格执行选举规范,嘉年华会式选举逐渐消失。然而,谭国侨指出,收紧是因为1985年中英联合声明出炉,香港前途已定,英国人希望在港建立一套正式的民主制度,“可能想将选举过程严肃少少,神圣化。”

当时,港英政府对异见者的态度相对开放。谭国侨回忆,1979年,台风“荷贝”袭港,仍是学生的他,曾与社工及一众因台风痛失家园、却又无权上楼的艇户,先是前往路德会沙仑学校居住,“因为是暑假,可以这样做,之后开学,你不能影响学校......我记得开了几晚大会, 最后决定找个机会蹿进去漆咸(道军)营, 然后占领。”占领第二天,警察围营,断水断粮,僵持近十天后,谭等人撤退,警方却没有作出拘捕与控诉。

1983年,为争取临屋区单身人士的住屋权利,谭与一众居民,连同其他社工等,在布政司署外露宿26天请愿。那时,港英政府本可动用现今耳熟能详的《公安条例》作出拘捕:“但这个是她(英治政府)的政策,她很注重社会的观感......政府都要讲公义。”

最终,时任市政局议员冯检基致电当时的房屋署署长霍德(David Ford),霍德承诺会处理此问题,谭等人和平散去。1985年,单身人士获准申请公屋。

“当时,相对上是黄金时代。”谭国侨感叹。既可于体制外推动社区自主,又可于体制内影响实际施政,“真的做到互相配合、里应外合的发挥。”

然而,情况开始产生变化。

谭国侨于与街坊、房屋署工程师等人讨论工程事宜。

谭国侨于与街坊、房屋署工程师等人讨论工程事宜。图:受访者提供

“龟兔赛跑”中的大乌龟

1990年,第一个全港性政党,同为民主党前身的香港民主同盟正式成立。此后,不同政党纷纷冒起,连带区议会的选举亦越来越专业。由当年社工兼职议员,到出现全职议员;以推动社区自主为基础的选举策略,开始不合时宜。

“改变的关键是选举逻辑。选举越来越激烈,政治和政党的因素越来越重要,传统那种做法就开始未必会赢。”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副教授马岳指出,既然在区议会选举本身就是候选人关系的动员,直接提供巨细无遗的社区服务,会是最具效率的选举策略。加上,建制阵营开始祭出蛇斋饼糭策略:“最初形式的蛇斋饼粽,你可能不屑去做,但你发觉赢不了。”

2007年区议会选举,泛民主派大败。有学者于报章撰文,指倡议社区自主、公民起动的参选人是“高层次的理念派”、“低估当区议员的难度”,是“龟兔赛跑”中的大乌龟。

谭国侨承认,选举与培育社区自主,“可能是有一个结构上的矛盾。”同时,时代背景的更替,亦是格局改变的关键。

当年的基层社区,例如临时房屋、徙置区等,开始逐渐消失。自然,政府亦开始削减社区支援的资源。1995年,邻舍层面社区发展计划的工作队数目,由52支大幅削减至17支。社工难以如以往一般,频繁于社区推动自主理念。

“当这些社会服务慢慢被政府削减,那边厢政党化的出现,政党也要建立自己的群众力量,就会有结构上的脱钩,甚至是现在群众依赖(区议员)的关系。”谭国侨道。

基层社区大幅减少,亦削弱了居民自己站出来的动机。马岳指出,当年基层的治安、居住、环境卫生问题比现在严重,变相令居民更有动力、甚或是必需站出来行动,改善迫切的生活需要。

2021年7月14日,已辞职的前沙田区议员麦梓健向街坊道别。

2021年7月14日,已辞职的前沙田区议员麦梓健向街坊道别。摄:林振东/端传媒

加上九七以后,香港政府行行政主导方针,本无实权的区议会以及社区组织,再难于施政上推动实际改变。马岳表示,当居民发觉上述事实,对社区及区议员的期望,亦会有所改变:“你帮我找到资源去解决问题,可能会是最实际。”

自此,社区自主或是政治理念,开始与区议会割裂。2011年的区议会选举,泛民再次大败给拥有充足资源的建制阵营;民选区议员区议员和居民的关系,亦由平等的组织者,逐渐变为纯粹的服务与被服务者。

2014年,雨伞运动爆发。伞落以后,坊间可以关注区议会,期望通过区议员,以“深耕细作、伞落社区”形式,在社区推行自主及民主理念。

期望再度落空。2015区议会选举,建制阵营仍囊括近七成议席,泛民仅增加约20席。“雨伞运动”后参与选举,被称为“伞兵”的政治素人,仅获8席。

那年推动社区民主的初衷,似乎难有回天之日。直到2019年的反修例运动。

社区梦不好理解

对于2019年的区议会选举,马岳评价为:“政见压倒一切”。

反修例运动之下,压抑的民意在选举中倾泻而出。如是,香港非建制阵营首次在区议会中夺得绝对的主导权。18区区议会中,非建制派于17个区拥有绝大多数。

除了议席,更重要的是,在全民参与、所谓“和勇不分”的反修例运动中,香港似乎真正做到全民政治觉醒。陈剑琴记得,之前为民间组织摆街站,在人群之中彷如透明,“没有人过来的,连闹你的人都没有......现在,香港人会欣赏摆街站的人。”

2019年11月25日凌晨,屯门乐翠选区区议会点票结果出炉,何君尧落败,站外大批市民开香槟庆祝。

2019年11月25日凌晨,屯门乐翠选区区议会点票结果出炉,何君尧落败,站外大批市民开香槟庆祝。摄:陈焯煇/端传媒

即使压迫与冲突依旧每天发生,陈剑琴仍甚为乐观。她期望通过各种行动,令街坊重拾社区自主的理念。“当选之后,我们有很多社区梦。例如二手物品共享,又例如陪诊,找义工帮忙陪老人家,还有社区放映会啦,公民论坛啦。”

然而,现实从来充满挫折。真正落户选区后,“好老实,落到区,我感受到的是大部分都不明白。”陈剑琴苦笑,“都有无力感的。”

首当其冲的,是街坊的不理解。的确,有部分街坊在陈剑琴鼓励之下,的确乐于尝试自己填表.然而,亦有近一半的街坊,对此做法表示不能理解。亦因如此,她的一位年轻同事,曾一度对社区事务失去了热情:“(市民)入到来不会理解我们在做甚么,只是说帮我填表,帮我申请,我们辞职后,还进来问‘那5000蚊(消费券)怎么办’。”

小赋权已难,教育理念更难。陈剑琴希望以收费的漂白水带出社区意义,“有些老街坊会说,两蚊不如不要收吧,我就是要收,让你知道这些漂白水不是你伸手就有,而是街坊们两蚊两蚊,才一齐有。”然而,陈剑琴坦承,至今仍有很多街坊不明白共享概念,反而将关注放在“别人为什么拿到这么多(漂白水)”。

陈剑琴于社区内举办二手物共享地摊。

陈剑琴于社区内举办二手物共享地摊。图:受访者提供

在社区之内,陈剑琴举步维艰。在理应全是“同路人”的议会之中,她亦感到寸步难行。

“当选后,一腔热诚,我的口号亦有‘光复议会’,都是觉得是可以有改变的。尤其这么多民主派,这么多议席,大家都是同路人。”陈剑琴道。

区议会其中一项最显著的权力,是建议并审批地区上的小型工程拨款。2019年以后,非建制派总算将拨款权力从建制手上夺回,不少人都期待,可以做到革新议政,引进全新的制度,更好地利用这几近唯一的实权。

“我有过这些美好的愿望,两个月左右吧,(之后)就没有了。”打破愿望的,不是政府,而是“同路人”:“就算大家都是同路人,但不代表大家的想法会接近。”

陈剑琴等人抱持的社区自主理念,与90年代以降的区议会选举逻辑,存在根本性的分歧。“我观察传统那种区议员,他们是会去掌握权力,建立权力,帮街坊去权......要依赖我,所以我才会有个存在价值。”

乘著反修例运动的浪潮,包括陈剑琴在内的几名素人提议,在构思小型工程之前,可以进行公众咨询及民调以收集民意,以期得到更全面的建议,亦可推动社区的自主权。结果,多位具政党背景、资历较久的区议员表示反对。“他们会说,一向不是这样做的、操作好难。”

考虑到难得的时势,陈剑琴不认同要死守旧有的做法:“当然,大家可以继续用旧有方式去做,但只是原地踏步。19年大家hur hur声(不断)推出来,那种社区的力量,或者公民力量,其实可以做到(社区自主)的。”

事实上,非建制派区议员之间不和的传闻,时有传出。曾任数名区议员及立法会议员的助理、于2019年协助不同候选人参选的梁俊彦向端传媒表示,除了性格,区议员之间的分歧,亦牵涉到关乎争夺政绩的问题。他举例,在湾仔区议会的行人专用区规划问题上,“你会发现有些区议员是很有趣的,他永远都只是想自己做......他觉得我们想抢他的区务来做。”

梁俊彦表示,由于小型工程几近是区议员的唯一实权,部分区议员考虑此事时,较为倾向以成功争取的政绩方向思考,而非站在整个社区角度考量。陈剑琴表示,会议期间令她最不开心的一个说法,“是有人觉得(小型工程)是成绩表。”

2021年7月15日,已辞职的深水埗区议会主席杨彧的办事处,一张被打上交叉的海报。

2021年7月15日,已辞职的深水埗区议会主席杨彧的办事处,一张被打上交叉的海报。摄:陈焯煇/端传媒

还能与政府合作吗?

自政府DQ的风声传出后,非建制之间的分歧,更波及到应否辞职。2019年之后,负责管理区议会的民政事务处,以至各政府官员及部门,与各区区议会发生不少冲突。拒绝提供会议场地、阻截区议会通过的拨款、以“超越区议会职能”为由,阻止区议会讨论议题、官员带队离场等事,时有闻之。有部分区议员辞职的理由,亦与他们认为区议会已逐渐失能有关。

苏逸恒则持反对意见。他同意,政府官员不应擅自离场,其态度亦有改善空间。但是,“公平一点去看,他们(区议员)有时候提出的讲法,真的很无稽,譬如警察下来(开会),和你说超速、抄牌那些的问题,你就去骂他黑警。”

又例如,有议员询问食环署,运动期间执拾了多少个催泪弹,会否有什么环境污染等,苏逸恒认为,食环署其实难以回答:“我会形容那些不是太理想的问题。”

他表示,双方都应尽量维持良好沟通,而他亦感受到,大部分前线部门,例如康文署、水务署、渠务署等,其实一直与区议会关系良好,亦愿意听取意见。例如,他选区附近有一片闲置土地,本来全部用来兴建游泳池。经过与区议员商讨后,政府同意改动原有规划,新建一些长者及社福设施。

随著反修例运动淡化,苏逸恒认为双方都调整了自己的态度:“觉得大家都很合理、很正路,完全没有大问题、大冲突,大家还可以很平心静气地坐在这里倾了很久,我觉得是好开始。”

梁俊彦则表示,难以理解苏的说法。他同意,前线公务员对非建制派区议员,普遍都是友善的;然而,当区议员提出并非政治挂帅的议题及拨款时,民政事务处依然以不同理由拒绝讨论或审批,明显抱持“对著干”的思维。

例如,湾仔区议会曾有区议员提出反对冻结最低工资,以及向政府争取新冠肺炎疫苗的动议,民政事务处以上述动议是“全港性议题,与区议员无关”为由,阻截讨论。

又例如,大埔区议会讨论有关“明日大屿”议题,民政事务处指“明日大屿”议题涉及非大埔地区层面事宜,并不符合区议会职能。然而,翻查资料,于2018年11月1日的区议会大会中,时任大埔区议员任启邦曾就“明日大屿”、“人工岛”等相关议题提出质问,惟当时民政事务处并未阻挠,亦没有指出此质问不符合区议会职能。

另外,各区区议会曾提出不少无关政治性质的拨款,亦遭到阻截。谭国侨所属的棚仔及时装基地工作小组,曾通过拨款,就深水埗的旧市集可如何开发,以至配合香港的布业及时装业等进行研究调查。但是,连同上述拨款,多个深水埗区议会的工作小组,民政总署迟迟未发出批准拨款通知书。

苏逸恒与运输署人员视察交通状况。

苏逸恒与运输署人员视察交通状况。图:受访者提供

地区施政也要“全面管治”

1998年,谭国侨协助居民成立大坑西邨居民权益关注组,本来只是关注一般居民权益。经过16年的深耕细作,去到2014年,私人公司香港平民屋宇公司打算重建大坑西邨,建成青年居屋单位并出售。当时,与建制派关系密切的8个大坑西邨内的互委会,均同意上述方案。

那年,关注组以行动实践了社区自主。这些街坊出身的社区领袖,用了4、5年时间,将8个互委会的领导权,通过投票抢了回来,迫使政府及平民屋宇公司更改原有重建计划。乃至现今,关注组仍积极与政府交涉。今年3月,香港市区重建局公布,预计年中将与居民交代新的重建方案。

“在重建问题上,他们可以讲清楚他们的需要......他们明白政府施政的思维,理解地产商的利益,就会懂得如何回应,这就是empowerment。”谭国侨道。

事实上,不少素人于2019年参选时早已强调,推动社区自主以及参与式民主,将会是他们未来的要务。多区区议会,例如湾仔、西贡、深水埗等区,都有区议员建议引入由下而上的体制,令居民可以直接参与拨款及规划过程。

然而,政府官员以及民政总署的态度,令上述计划一一夭折。谭国侨甚至表示,早于2014年,他已认为,整个区议会制度已经告终。

此前,纵使并无实权,政府和区议会仍能保持合作关系。谭国侨回忆,90年代,大坑东邨面临重建,区内四座徙置大厦将全面拆卸。当时,港英政府打算安排受影响的居民,搬迁至别区的富昌邨。然而,当区街坊多为老人,生活网络早已定型,自然不想搬往别区。其时为市政局议员的谭国侨,以及民协党友出手动员游说,港英政府一度接纳意见,重新考虑决定。

前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区议员谭国侨。

前南山、大坑东及大坑西区议员谭国侨。摄:林振东/端传媒

即使是回归初期,区议会和政府仍可构成真正的合作关系。2003年,政府重提大坑东邨问题,街坊依旧拒绝迁到别区,重建一度陷入僵局。及后,时任区议员王桂云、梁锦滔及谭国侨等,协助游说街坊搬迁,并建议利用邨内原有硬地足球场位置兴建了新楼宇,以争取街坊可原区安置。

“当时大家都是只看事(不看人)。”谭国侨道。

直到2014年,中国国务院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白皮书,指中央对香港拥有“全面管治权”。谭国侨指出,这种全面管治,不会仅限于政治层面,更波及至地区施政。“政治的需要,主导了整个特区政府的施政,”而区议会,则永远站在被动的位置,“政府有需要,就放权给你。”

2012年,为争取泛民支持政改方案,时任特首曾荫权设立超级区议会制度。2013年,梁振英参选特首,为争取各选委支持,提出了“地区问题地区解决,地区机遇地区掌握”,向各区提供一亿元拨款的措施。然而,种种措施,均未从本质上改变,区议会由民政事务专员主导的模式。

乃至现时,全面管治的收紧,更是一丝的反对声音亦容不下。

等了三十多年,难得的新思潮,难得的新时代。谭国侨本想藉著一众新同事的加入,再次推动由下而上的社区自主。“就是回应社会和社区的转变,特别年青一代都会思考这些......市民也多了对价值性的认同,愿意走在一起。”

如果有时间,香港本来可以期待,各区将会出现更多的参与式民主改革,将会有更多元的规划与保育,深水埗或会出现另一个大南街,各区的规划甚将不再限于一般实务,18个区,将出现18种社区自主。

如今,上述一切沦为空白的口号。短短1年半的时间,加上上述种种阻碍,实在难以留下新的实绩。

“没办法,落空了。”谭国侨道。

2021年7月14日,已辞职的前沙田广源选区区议员廖柏康,办事处内的碎纸机。

2021年7月14日,已辞职的前沙田广源选区区议员廖柏康,办事处内的碎纸机。摄:林振东/端传媒

结局?

辞职前,房屋署的职员对谭国侨说:“喂侨哥,我们那天拍摄不到你做(初选)票站。”言下之意,不欲谭辞职。

然而,在风声的威胁之下,民协众人决定退场。本来已有退休之意的谭国侨表示理解,亦跟随大家的决定。而且,“我最担心是,他们不DQ我,我就好尴尬。”

回首数十年,他自觉是有东西留下了,例如大坑西关注组。留不下的,是那个历史悠久,曾是许鞍华电影《千言万语》片场的议员办事处。怱怱搬走,海报与家私都留在那里,唯独三十多年的千言万语,将不见于这个时空。

“最受影响的是社区里的老友记(老年人)......以往地方办事处(地办)其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让这些老友记有一个聚会的地方,他们未必是索取服务,有一群人来聚集,那种安全感、心理状况,我认为是比较健康的。”

对于现时的香港,谭国侨表示,可以很悲观。 “当年华叔(司徒华)说,民主派要在野20年,现在你的心理准备,可能要double(双倍)。”然而,他亦认为,社区自主的土壤仍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们唯有这样想。”

宣布辞职之后,陈剑琴在街头举办任内最后一个街站。她左手拿著花束,右手拿著单张,在街坊的祝福下,留下眼泪。

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

前荃湾区议员陈剑琴。摄:林振东/端传媒

泪水有著愤怒。愤怒在于,一众选民的选票竟可瞬间摧毁;愤怒在于,她于议办外贴上的辞职字句,被房屋署以草纸覆盖。

泪水亦有著不甘。她记得,上任初期,一位阿伯致电议办,说连侬墙好污糟(肮脏),要求陈剑琴尽快处理。她花费大量时间说服阿伯:“若果不污糟,有个地方每人都可以发表自己意见,你喜不喜欢?最后他说‘这又可以呀’。”

她知道,只要有时间,社区将产生更多不同的梦。

一如其他区议员,开patreon,或者开设小生意,尝试寻找制度外的资源,继续推行社区计划,陈剑琴亦在区内租下了一个小单位,“对社区有梦想的人,有钱无钱都过来一起做。”民众剧场、社区导赏、工作坊、二手物社区共享地摊、月饼团购,她脑海仍有无数大计。

只是,资源仍是最大难题。“做区真的要付出好多钱,这年半来,我自资了不少出来,例如房署不让我们claim(报销)的banner(横额)钱、防疫物资等。我知道有些区议员派给街坊的面,都是自资的。”

她自承不懂做生意,身后那一箱箱滞销的消毒酒精正是例子。二来,实在太多香港人移民,离去的的,又大多是有经济能力的人,亦是立场亲非建制的人。“少了人support黄圈,在(社区)自救之前,我可能先要学懂自救,个人自救。”

然而,一如当时参选区议员,她总在寻找新出路。“最容易直接,可能是我去打工吧,业余去做区务。”在悲观的大环境下,她从一些社运前辈身上获得了勇气。

“自89开始,中国的公民社会都未消失呀,公民社会是不会死的……你三个人一起都是公民社会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