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十论”栏目每周择选报导及圆桌话题中十组精彩读者留言刊出。」

端传媒社群组

1. Detective、雨田,回应《9/11二十周年:普世主义的终结,与“隔离而平等”的新冷战

Detective:这不禁让人想起19世纪中叶的欧洲,法国大革命的结果让自由主义和普世价值开始受到质疑,德国、意大利、俄国等国家的民族主义开始兴起,随之而来的是反理性风潮的到来。这一切促成了新兴国家的崛起,却也为半个世纪后的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但愿人类能吸取教训,但愿历史不会重演。

雨田:与楼上Detective同感。毕竟人类最大的进步都是因著开放而来,稍有理性思维或者看历史数据的话,都不会想走闭关自守那条路。但正如“快思慢想”的行为心理学家卡尼曼所指出,人就是会受框架效应影响,作出非理性的决策。

只能说生而为人,我们都很无奈。

2. cphen,回应《温哥华华人的流散变奏曲:走出唐人街,但走出族群飞地了吗?

把来自不同族群的海外华裔一概放于华人框架下其实也漠视了华人移民的历史。华裔移民一向以同乡会的形式维系,这类组织不单为来自同一家乡的移民提供服务、协助刚到埗的移民适应社会,更对外维护族群的利益。族群的划分远比现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更为复杂。近代中国较大型的移民族群有潮洲、福建、客家、广府和四邑等,它们在移民地点各有自己的组织,不同的城市中的族群分布也不同,就如文中介绍的温哥华,台山人的势力明显较为庞大。

时移世易,现代的移民模式已经不同。过去的人移民多数为避开中国的社会动荡,从而在海外谋求生计。因此男人把家人留在家乡而独身漂洋过海,再把赚到的钱汇到中国供养家人,故要长期保持与同乡的连系。现今移民多为读书或政治原因,少有过去的“宇航员”模式。此外,超越族群差异的中国人身份认同在中国成为主流,这种意识形态自然也在海外排斥以原生地为基础的族群思想。是故海外华人的身份认同渐渐由本身的族群转为中国。

至于文中所说由对中国认同而来的矛盾问题,其实过去也有发生。一百年前海外华侨就已十分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外地华商也会积极投资家乡的基建,新加坡的富商陈嘉庚就出资创立了厦门大学。这也许是第一代移民的共同心理,他们早已对家乡建立深刻认同,却因为一些现实原因而决定移居外地,但这从不减他们对故土的关切。正如今天移民外国的香港人,心中仍视这城市为家。只有正式在外地落地生根,他们(尤其是移民后代)才会放下对故乡的归属感而把出生成长的国家放于首位。

3. 第十一个观察者,回应《小心翼翼的《尚气》:当一部电影避开了所有辱华的可能

长评论一下吧,因为本人也混迹简中互联网数年,大概归纳了国内认为尚气辱华的几个点【不完全代表本人观点】

1.【自古以来】:虽然这是个外交辞令衍生的玩笑话性质的东西,但是国内确实有很多人认为尚气本身就是对华人刻板印象和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中国面貌的“遗留物”,所以在这基础上改编就是辱华的延续,当然这个逻辑站不站得住脚也要看群体,漫威粉丝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论战,认为只要改编后没有这类问题就行。

2.【男主太丑】:很对大陆观众认为对比起梁朝伟,男主角看起来更像个反派,主要体现在“刻板的小眼睛形象”“单眼皮”“阴郁的眼神”“面相不善”等,这一点我想说,主观上来看确实不太符合“中国大陆”观众的主流审美,中国观众似乎更希望看到传统港片李小龙,成龙那种类型的选角,或者近代一点,如同《流浪地球》《红海行动》中硬汉的形象,通俗点说就是要有“精,气,神”。男主角似乎没有做到。

3.【女主太土,且有刻板印象】:这一点我比较认可,女主的服装打扮给我的第一直觉就是“底层第一代移民”,可能还是黑过去的那种,完全就是90-00年代跑过去的底层劳动者形象,或者做点小生意的那种人,特别是那个腰上的“小包”,简直是刻板印象属性爆棚。当然,要真拍底层劳动者我倒没什么想说的,但是她又是名校高材生。这种“反差的土气”被部分大陆观众认为是“刻意的侮辱”“刻板印象”,这一点不难理解,现在网络开放,各外国名校留学的中国学生都成为了视频主播,展现他们的精致生活,所以很多大陆观众认为名校出来的学生完全可以“打扮精致”的在“白人世界”有“一席之地”,而不是打扮的和个第一代移民一样土里土气的扮猪吃虎。

4.【上述两点综合】:上述两点综合起来,一些人得出了结论:这片子是讨好海外华人的,那种“文化根性”是移民一二三代的“根性记忆”,不是为中国大陆人的“根性记忆”。所以引起了国家主义者的不满。

似乎有很多人希望看到“中国英雄”是政治精英或者权力核心的角色,而不是“白人世界”的“外围人”形象。

5.【在这部全面由华裔掌舵的超级英雄电影里,片方显然是要制造一个“辱华真空”的“无尘无菌”实验室环境。】是错误前提,因为贸易战等一系列问题,现在中国国内存在比较重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在中国论坛上经常出现一个词,就是“二鬼子”。这个词代表着,即使你是华人,只要你的“核心文化”不是“大陆传统”“华夏传统”你就可能涉嫌成为“二鬼子”或者“香蕉人”,进一步衍生成“叛变”“崇洋媚外”“跪舔西方制度”等比较极端的说辞。在国家主义者面前似乎“华人”并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正确身份标签”反而成为一种“更需要审查”的意识形态。所以即使全华人阵容也无法完全逃离“辱华”的风险。

6.【谁是中心?】:这是一些比较深层次的政治批评,早在黑豹出来之后就有一些政治评论家认为,“黑豹”只不过是白人中心主义下的某种带着刻板印象的施舍与怜悯,瓦坎达经济科技非常先进但是政治结构落后无比,“白人世界”认识发现瓦坎达还是“殖民主义那一套”。本质上非常傲慢且充满偏见。同时因为非裔并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且有被白人殖民的历史,所以即使现在他们的历史也还在被白人世界肆意【玩弄】,塑造出一个虚构的政权,如同马戏团里过家家的小丑一般让人可笑。而中国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和【历史文化根性】等等东西。在这些东西的加持下,中国人不需要【融入】【讨好】西方人,而是【对等交流】或者说是“平起平坐”。在这些观念的加持下,女主男主选角和外观设定本身已经套上了一层“华人看起来低人一等而导致辱华”的阴影。

7.我的观点:文娱消费品够好看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大是大非问题”,对我来说就没什么问题了。(当然有问题我也可以偷偷看,只是公开场合评论就比较困难罢了)

政治批评类的我也会写一点,但是我不会用这种东西去裹挟影片在大陆的上映问题或者对观看者进行人身攻击。就像吃左宗棠鸡,首先是尝味道,好吃是最重要的。正宗不正宗的问题并不是很重要,本来就是左宗棠鸡,是中西餐口味合并的产物,有什么正宗不正宗呢。要吃正宗我可以去吃正宗的北京烤鸭,但是用“正宗的北京烤鸭”批评左宗棠鸡不够正宗然后把隔壁吃饭人的桌子掀了,就完全没有必要了。

4. max2124,回应圆桌话题《因受隐私争议,苹果延后推出iCloud儿童色情影像侦测功能,你如何看?

我认同个人隐私权应该尽量受保障,但若有算法能有效识别儿童色情影音的话,我认为侵犯一部分个人隐私权是无妨的。而至于信息被利用管控的部分,我是抱持悲观的。在信息流通愈加快速的时代,安全机制再多也没法完全保证安全。如同抗生素再强也只会让抗药性细菌肆虐,再好的防护也比不上小心在网上留下敏感信息。与其一说到可能侵犯隐私权就否定,不如讨论一个能将伤害减至最低的方案。

5. 炸鱼尾巴,回应圆桌话题《象征著白人至上主义、美国南军将领李将军铜像被拆除,这能促进种族平等吗?

觉得这篇可以对台湾转型正义有更多的梳理会比较好。

先讲一下转型正义(Transitional justice)的基本定义,所谓的转型正义即是在国家从威权过渡到民主时,针对过去政府对人民所做不义之事做出审视和调查,包括找出真相、追究加害者责任(究责机制)、道歉赔偿受害者、以及确立防止在未来不再发生此不公义的机制(制度性改革)。

拆除蒋介石铜像只是“清除威权象征”的一环。如果去看民国64年发布的《塑建总统 蒋公铜像注意事项》,对于铜像的塑造(服装采用他最爱的中山装为主、高度要170公分以上、台座不得低于2公尺等等)都有明确规范,第一条更写“为对总统 蒋公表示永恒崇敬”,不就是要民众崇拜、瞻仰吗?台湾已经民主化20多年,为何还要留下以前威权时代用来崇拜、宣扬统治者权力的铜像?

更不用说中正纪念堂本身就是充满威权意义、国民党意识型态的空间,纪念堂坐东面西,代表“遥望中国大陆”,阶梯共89阶,代表“蒋中正享寿89岁”,还有很多东西啦自己去纪念堂走一遭就知道。

一个正常的民主国家会留下这些东西吗?检视台湾历史,有228、白色恐怖等事件,许多无辜人民牺牲。在戒严时期这些事情只能禁声、被迫遗忘。举一个例子,在政治犯的军事审判的程序与法律条文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有些人原本被判坐牢几年就好,结果公文到蒋介石手里变成“亲批枪决”。

要说的话,关于转型正义的工程,国民党身为威权时期的统治政权,应该要自己主动推动、道歉和究责才对。对于许多白色恐怖的后代而言,中正纪念堂就是他们一辈子的伤痛。不谈“究责”的台湾社会,更不见“加害人”只见“受害者”,我们要如何寻得“真相”?那些受害者家属能够有平反的一天吗?

这样的“和解”,只是踩在台湾人血泪之上的“和解”。

6. DoraYou,回应圆桌话题《象征著白人至上主义、美国南军将领李将军铜像被拆除,这能促进种族平等吗?

可以拆除,也可以不拆,看民众的意愿,但是需要用现在的价值观对其做新的阐释和评判,包括指出历史局限性。所以关键不在于文物本身,而在于当下人们如何看待和利用它。 文物的意义是可以被重新建构的:李将军像可以被用来铭记一个“英雄”,也可以用来铭记一段充满种族暴力的历史,提醒人们历史的错误。例如,《飘》这样的经典作品也需要重新标注说明过后再上架。

7. Edvard,回应圆桌话题《象征著白人至上主义、美国南军将领李将军铜像被拆除,这能促进种族平等吗?

感觉这篇讨论涉及到的问题太多,美国拆除雕像和台湾拆除蒋中正像也并非出于同一种原因,前者涉及种族平等话题,后者似乎更具有党派竞争的色彩,显得更具政治性。记得之前就有报导,美国对于拆不拆雕塑也是众说纷纭,比如老罗斯福的曾孙支持拆除老罗斯福雕塑是基于雕像本身的“等级结构”,即认为老罗斯福比少数族裔高人一等,而为了破除种族等级的不平等需要推进这种“砸碎雕塑”的“进步”行为;但也有人认为,这种打砸行为不仅对种族平等毫无帮助而且容易引发暴乱升级种族问题。也许这个话题可以被视为多元价值观念和保守主义之间的冲突。仅仅拆掉雕塑是不现实的,也无助于种族问题的解决,作为“历史的见证物”这些雕塑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如果能用更和平的手段来解决,达到令双方满意的结果是不是会更好一些,比如说拆除摆放在大街上的雕塑转移至博物馆里,并且加上对雕像建造前后及今日应当如何评价的解说,引导人们读懂这些雕塑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8. EricChan,回应圆桌话题《母亲要求女儿每天跳绳3000下引发骨伤,你还记得父母哪些“为你好”举动?

深圳大剧院艺术总监 @徐霞 曾分享自己儿子学琴半途而废的故事。徐霞说,自己从儿子四岁带他练琴,无奈孩子不肯,一直哭闹,上小学后在小朋友的抗拒和孩子父亲的意见下,她放弃强迫儿子学琴,允许孩子转而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然而,儿子长大之后却责问她:“妈妈,您为什么没有强迫我把钢琴学下去?”儿子认为自己小时候不懂事,妈妈当时应该替他决定,更发话:“以后我自己有孩子一定要强迫他,哪怕用鞭子……”

至于这位男士的这股言论真的是恶心到极点,他妈没有逼他继续学钢琴是因为在意他的感受,他之所以会责问妈妈没强迫他学钢琴和立志不惜用鞭子强迫他儿子是因为他不在乎他母亲和他未来孩子的感受。

如果徐霞作为他母亲在他四岁时就放弃就算了,可是徐霞是到了他上小学才放弃强迫让他学琴的,那还想怎样?从6岁上小学到自己长大他有提出过自己想再去学琴的意愿,甚至是付诸行动吗?想必也没有吧?(我想一个大剧院的艺术总监也没什么禁止儿子学钢琴的动机吧?)联系到徐霞的身份,他儿子大抵不过是后悔自己没有趁早学琴,享受钢琴作为一种技能和母亲的资源为自己带来的名与利。如果学钢琴真的只是为了提高艺术素养,你现在也可以学啊?这种人不过就是一个巨婴,自我为中心,只会要求别人强迫自己和自己强迫别人,不会想着自己怎样主导自己的行为还有为自己负责。

9. EricChan,回应圆桌话题《母亲要求女儿每天跳绳3000下引发骨伤,你还记得父母哪些“为你好”举动?

“徐霞母子的观点是代表一部分人的缩影:他们认为,父母有责任在必要的时候强迫孩子坚持,因为小孩子缺乏自制力和判断力,如果任由小孩自由选择以后会后悔。”

有时候觉得很多这类看似很有争议性的网络议题讨论都非常的空泛,无聊,又无意义。所谓必要的时刻又是什么时刻?不做运动下个月就会死?还是这次不做运动就会霉运缠身?还是什么时候?

而作为孩子他们反抗被逼运动的原因是什么?追求自己的自主性,讨厌被摆布的感觉?不喜欢某项运动?还是无法体验运动的乐趣?世界上又不是只有 “任由小孩自由选择” 和 “用鞭子强迫” 这两个选项,中间有很大的讨论空间吧?比如鼓励小孩运动,以运动作为家庭活动,以运动作为社交活动,将运动与小孩的理想与期望连结......甚至是不要通过目标,竞赛等形式让孩子在运动的过程感到挫折、怎样在孩子的认知判断能力,维护孩子的主体性,以及孩子自己的未来发展做一个平衡与取舍。

如果我们检视媛媛的故事,首先,从价值的层面,为什么人要长得高,特别是媛媛作为女生,社会上对于身高的要求真的就那么高吗?要到什么程度才是“合适的身高”?其次,为什么媛媛的妈妈为什么要女儿跳绳?她的目标的是减肥和增高,问题是媛媛的BMI接近肥胖水平,是否适合用跳绳这种对关节负荷较高的运动进行减肥。再者,从实践上,每天的训练量是要多少?运动伤害要如何管控?这些看似繁琐的细节才是决定最终成效得失的东西,而非父母应否强迫孩子完成任务这种沦为价值判断的事情。

10. glorianasa,回应圆桌话题《母亲要求女儿每天跳绳3000下引发骨伤,你还记得父母哪些“为你好”举动?

我觉得孩子不坚持转怪父母很没道理,人生本来就该为自己负责。父母过度坚持也没道理,因为没意识到没权利决定孩子的人生。我觉得能不能意识到爸妈跟孩子本就是独立个体的这件事很重要,人生轨迹本来就不一样了,只是小时候依附在父母身边而已,人生是好是坏不是父母一昧的努力就没事了。

以前有句话我觉得很对:“儿孙自有儿孙福”亚洲父母该学著适时放手与看开。

我们推出端 Plus 会员计划,邀请你们成为独立新闻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守护端,也帮助我们继续守护各地独立记者,支持他们产出更多优质的华文调查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