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龄之乐:从人声合唱悦纳自我
「辛劳大半辈子,终于退休晋升銀发族,除了含饴弄孙还可以做什么?重拾年轻时无暇学习的兴趣吗?开拓全新领域挑战自己吗?」
摄影:Kessay@Wai Sing Music
由一铺清唱主办,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的赛马会“耆乐唱一铺”,透过安排年轻的无伴奏合唱导师进驻长者服务中心,提供一个机会予长者学习无伴奏合唱。学无前后,有参与计划的长者自言“转数慢、记忆弱”,但老友记勤奋积极学习的态度,让导师喜出望外!经过训练后,一众长者学员更登上不同的舞台公开演出,成为本地无伴奏合唱表演者的一分子。
赛马会“耆乐唱一铺”让长者接受正规无伴奏合唱训练,包括不同声部、乐理、阅谱、人声敲击、音响技术等,绝对没有因为学员年龄而降低要求。要牢记如此多新知识,对参与计划的学员来说极具挑战,也弥补了年轻时未能接触音乐及艺术的遗憾。学员吕燕彬认为:“能够在退休后学习新知识开心到飘飘然,也证明自己仍然有能力达到目标,十分满足!”另一位学员谢景容更形容:“在耆耄之年接触到『无伴奏』这个新事物,是我余生的寄托和目标。”长者学员上课态度认真,虽然有时会自嘲记忆力不如年轻人,为此懊恼,但他们的学习毅力却是让时下年轻人望尘莫及。学员马少菊提到:“有次导师教授自己从未听过的歌曲《风的季节》,心里慌乱,只能靠努力搭救。”少菊上课时勇于发问,下课后自律练习,不断聆听歌曲,直到全首记起。她的魄力令人欣赏,获选入和音声部及人声敲击小组,接受双重挑战,继续向前迈进。
在无伴奏合唱课程中,阅读五线谱是学员要合力打倒的“大魔王”。合唱时要练习自己的声部,亦要留意其他学员的声音表现,口耳并用。忆起初时导师以五线谱介绍歌曲的分部,学员梁子锟根本无法进入状况。从未学过音乐的他,原本只是抱着试试无妨的心态加入小组,想不到演出活动愈来愈多、规模愈来愈大。子锟接受挑战,从1 2 3、Do Re Mi开始入手学习,慢慢建立自己的音乐知识与自信,更在今年8月登上沙田大会堂演奏厅的大舞台,与其他学员一起作年度演出,得到的不仅是知识及友谊,更有突破自己所带来的成功感。学员表现渐渐成熟,学员马玉梅提醒导师的付出功不可没,原本长者学员缺乏面对观众及公开演出的经验,有赖导师循循善诱,利用不同方法作针对性训练,例如以轻松音乐让他们放松、演唱时配合形体动作加强记忆、热身练习舒缓紧张气氛等,好让学员们进入状态,日渐对无伴奏合唱及公开演出变得熟练。
无伴奏合唱演唱时不需乐器,只要有一班朋友一起,就可共同歌唱。一铺清唱以赛马会“耆乐唱一铺”这个计划走入社区,除了推广无伴奏合唱这门艺术形式外,更希望让长者学员从中享受玩音乐的乐趣,而不单是音乐知识的实质增长。透过此计划,长者学员跳出舒适圈,认识到不同年龄及阶层的导师、朋友,与亲友分享这个新嗜好。连续参与训练两年的男低音成员杨华炯表示,计划令他能够登上舞台、电视台等不同平台表演,虽然每次演出都很紧张,但毕生难忘,故此每次都非常享受各个表演舞台。华炯更透过此计划在中心举办的赛马会“耆乐唱一铺”艺团驻场计划音响技术工作坊,进一步研究各音响设备的使用方法,钻研器材与音质的学问。意外的是,这个“课余嗜好”令华炯在疫情期间,发现网上课程透过以手机播放出来的音质,与现实环境差距太大,令他更期待疫情缓和后与导师、同学重聚,再度享受无延时、清晰又悦耳的人声合唱。
随着科技及医疗的进步,人均寿命愈来愈长,我们不得不思考如何规划晚年的生活,同时也需适时审视发展速度是否适合社会的各个群体。对于不熟网路、无法随时接收资讯的社群,仍仰赖民间机构提供多元化的活动作心灵依靠,以文化艺术连系社区、建立关系,打造具品质的生活及愉快的心境。赛马会“耆乐唱一铺”在过去两年愈趋成功,明年迈进第三年,将进驻更多长者服务中心,期望把无伴奏合唱的知识与音乐的快乐带给更多长者,一起好好变老。
备注:是次活动严格遵守政府给公众预防2019冠状病毒病的健康指引。
我们推出端 Plus 会员计划,邀请你们成为独立新闻的守护者,帮助我们守护端,也帮助我们继续守护各地独立记者,支持他们产出更多优质的华文调查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