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字面意思上讲,「移动互联网」显然是不同于「传统互联网」的。但是究其根本,它们的不同到底是哪里不同?如果这样的「不同」真的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为什么即便是到了现在这样一个「移动互联网」中后期,很多公司对「移动端」产品版本的开发与支持,依旧是非常粗糙甚至是幼稚地将「大屏幕」的内容缩小展示成「小屏幕」的内容?

或许,这个「不同」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显然。可如果我们稍加仔细分析又会发现,这个「不同」又是那么的显然,甚至有点” 答案就在谜面上 “的感觉。

考察伟大的「公司」,就需要考察它所在的伟大的「时代」。而一个「时代」能够被称之为伟大、能够时势造英雄,那一定是因为那个时代出现了某种「生产要素」的巨大变革。如果一个时代没有重大的生产变革要素,那么,那样的时代一定无法产生伟大的公司。因为伟大的公司需要依赖于能够影响「全民体量」的优质需求,而如果某项需求能够对「全民体量」产生影响,就必然是搭乘在时代的「生产要素变革」的趋势上。

一家公司想要变得伟大,首要需要” 幸运地 “出生在具备「巨大生产要素变革」的伟大时代。然后是这家公司能够识别出那个伟大时代的「巨大生产要素变革」是什么,并能找到具体的「业务」和「切入点」来积极地回应这个「变革」。这是” 想要变得伟大 “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如果你非常不幸地处于一个没有「巨大生产要素」变革的时代,那么很遗憾,你不可能造就伟大的公司。而如果你的时代具备「巨大生产要素变革」,但是你却无法识别出来,又或者是虽然能够识别、但却摸索不出具体的业务和切入点来回应这个「变革」,那么 again,很遗憾,你在「初筛」阶段就被淘汰出「伟大公司候选名单」之外了。

显然,「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无数的独角兽和伟大的公司,甚至让「互联网技术」在各个国家之间的结构分布出现了变革。「移动互联网」之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领头羊无疑是在欧美国家。而从「移动互联网」的大潮开始,相关的技术领头羊被毫无争议地转移到了中国。最直观的体现,那就是各大创业公司的发展模式:从 Copy To China 变成了 Copy From China。这些现象的出现,完全可以让「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被称之为一个「伟大的时代」。

而要理清楚「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的不同,显然就需要我们回到上面论述的根本点所在:「移动互联网」这个伟大的时代出现的「巨大生产要素变革」到底是什么?

从直观上看,「移动互联网」带来的直接生产要素变革是:每个人手中多了一台随时随地可携带的「信息收发器」。

可以看到,移动互联网浪潮中产生的独角兽,基本上都是围绕着 “每个人手中多了一台信息收发器” 这件事而开展的。

这台每个人手中多出来的「信息收发器」,并不是对 “所有场景” 的「信息接收」能力的补充,例如,对于 home 和 office 这两个地方来讲它早已被「PC 互联网」瓜分得干干净净,这两个地方早已具备被 phone 更强大、功能更完备的「信息收发器」:PC,以及功能上弱得多、但在用户数量上却要大得多的「电视机」。

所以,「移动互联网」区别于「PC 互联网」的首要特征就是「使用场景」的不同,或者说投入的「细分领域」的不同,它不是服务于 home 和 office 这样的安稳的、可以长时间投入精力的场景,而是服务于「on the road」这样的不稳定的、只能间歇性投入短暂时间的碎片化场景。

这是说在 home 和 office 这样的场景下不能使用 phone 吗?不是的,而是说对于这两个场景的用户来讲,phone 显得非常鸡肋,它不具有「存在」的逻辑必然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已有服务」也是个倒好不坏的补充,是属于同已有的、功能更强大产品的「存量竞争」。这样的竞争,无法开疆拓土为影响全民数量级的大生意,只能停滞于小摊贩的小生意,而不是「变革」。

甚至可以考虑更极端的场景:假设智能手机依旧在乔布斯的时代诞生了,但如果所有国家出台了一条法令,不允许手机在 home 和 office 之外的地方使用,那么请问,所谓的「移动互联网革命」还存在吗

也即是,手机当然可以提供极其丰富的功能,这其中包含了「移动」这个属性。但「移动互联网」的精髓在于「移动」而不在于「手机」,所以,如果你在那个时代的创业是围绕着「手机」、而不是围绕着「移动」来展开的,对不起,你就不是在回应移动互联网这个变革要素,也先天性地决定了你不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公司。

具备「移动的属性」、可以在 home 和 office 之外的地方使用,是「移动互联网革命」赖以存在的根本所在。也只有在可定位于非 home/office、不稳定、高度碎片化、只能做短时间投入的场景下,才能发挥移动互联网的优势、才能让它彰显出绝对的不可替代性,才能玩一场「增量竞争」的游戏,而不是「存量竞争」的游戏。

对移动互联网的整个投入与建设,都必须牢牢围绕这些特征,因为一旦背离了这些能够让它发挥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的特征,它也就是变成了平庸甚至是拙劣的应用补充了。像什么把网页缩小了放到手机上,这和移动互联网赖以存在的根本完全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如果内容本身就迫使你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那么,你也不会在不稳定的环境下消费它,使用 phone 的机率也更小。甚至,使用 phone 来消费是一件自取其辱的事情,因为它降低了你的生产力。此时是在用移动互联网的短处去竞争 PC 互联网的长处,这是由混淆了「使用场景」而导致的 “用自己的缺陷同敌人的优势做竞争” 的愚蠢行为。

(可以顺带一提的是,碎片化、短时间投入的特征是「移动互联网」赖以生存的属性,但却不是「人类个体」赖以存在的属性。对于人类个体的学习、进步、思考来讲,其依赖对重要特征应该是稳定环境、整块时间、长时间投入。

但很多人直接将这些特征不加区分地、惯性地使用到了每一个场景,即便是所在场景(如:学习)需要长时间的专注投入,却依旧使用碎片化的方式去割裂自己面对的任务。

这既是用户缺乏区分「产品使用场景」的「不自知」,更是商家尽可能地榨取用户闲暇时间、以至于都侵入到了「非碎片化」场景的「商业原罪」。)

可以看到,虽然「每个人手中多了一台随时随地可携带的信息收发器」是一个物理上的改变,但它却引入了更为丰富的、同以往不同的「场景属性」:

  • 能够随时随地地给出自己的定位信息
  • 能够随时随地(特别是不稳定的、碎片化的场景)地使用互联网服务

第一条能够催生出来的产品线可能较为显然:LBS (location based service),包括:美团外卖、滴滴打车、高德地图。

而第二条较为显然的业务对应是:微信生态圈、移动支付、由二维码所衍生出来的线下预约 / 登记业务、手机游戏等等。

第二条所隐含的相对隐晦的部分是:诞生出了 ByteDance(今日头条抖音)、快手,以公众号为首的浩繁自媒体。而更重要的是「第二条」的场景属性「不稳定、碎片化」完全改变了互联网所提供的内容构成。

如果说 PC 互联网所提供的内容更加具有「深度」的话,那么「移动互联网」的内容则一定更为粗浅。因为碎片化、不稳定的使用场景,直接导致了你不可能花费很长时间做一个事情,也就必然无法做得艰深、也就间接地降低了门槛。而降低门槛的一个间接影响,就是能够满足更多年龄层次的人使用。而随着更多年龄层次的人口结构的引入,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内容向「人性成瘾」过度。

能否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中拨得头筹,取决于你对「移动」二字的理解有多深刻、取决于能够构建怎样具体的商业形态来回应「移动」的特征。


Remarks:材料与观点或许都是旧的,但重点在于信息的「组织」和「构建」方式。就像数学证明题,题目上给出的「条件」和「信息」当然是可以推导出需要证明的结论,可我追求的是:这些信息是通过怎样的「逻辑链」被衔接组织起来的,以至于在每一步都能轻易地看出上一步推出下一步的正确性,进而能通盘地理解「最后的结论」是如何由题目上的「条件」与「信息」推导出来的。

如果仅仅关注信息,你又如何知道结论是否是正确?如果仅仅关注信息,那数学的证明题是不是都形同虚设?

我写作的目标更加接近于数学证明,即对已有信息做重新调整,以便梳理出更加「显然」而「牢固」的「逻辑推导链」,而不是构建 new story。就像历史学家的研究,其根本不在于材料的新,而是视角、观点、看待梳理问题的方式的新。重点不是信息与结论,而是新的信息梳理方式与看待问题的视角。




近期回顾

简评:「商业模型」与「财务报表」的辩证统一

续:「抖音」的偶然与必然

理性:天下无双,何足挂齿

 

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或分享,请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