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拉納街頭的「台灣中心」。

阿爾巴尼亞的首都提拉納,有個蠻受歡迎的公園在市中心,公園裡則有個複合式商場,集結了提拉納最昂貴的餐廳和酒吧。很奇怪的是,這個看起來平實無奇的商場,名字居然叫做「台灣中心」(Kompleksi Taiwan)。

2015 年搭便車途經阿爾巴尼亞時,還特地去了一趟「台灣中心」,但當時完全看不出來這個台灣中心到底和台灣有什麼關係。

昨天因為寫稿,突然想起這個謎,於是開始搜尋跟這個「台灣中心」有關的資料。看過一輪之後,還是覺得撲朔迷離。

關於這個台灣中心到底是怎麼來的,從各種資(ㄔㄨㄢˊ)料(ㄧㄢˊ)看到的說法大致有幾種。

有一些說法,看起來就是唬爛的。

比方說,阿爾巴尼亞和中國曾經交情甚篤,有次毛澤東來訪,在公園裡的餐廳吃飯,心裡掛記著台灣,就把這個地方叫做台灣中心。然而我又查了一下,發現根本找不到毛澤東去過阿爾巴尼亞的證據,而公園裡的高檔餐廳,也是 21 世紀初之後才出現的。

維基百科則引用 Lonely Planet,說台灣中心的形狀和台灣島很像,所以才取了這個名字。然而這個說法依然語焉不詳,而且不管怎麼看,都看不出來噴水池、建築物、公園形狀到底哪裡像台灣。再說,阿爾巴尼亞人沒事幹嘛把建築物弄成台灣的樣子?

還有些旅遊指南說,台灣中心前面的噴水池是台灣人出錢蓋的,但看起來也不怎麼可信。

不過在 2013 年,蘋果日報倒是有篇文章報導了這個「奇觀」。除了「噴水池資金論」這個說法之外,文章還提出了另一個說法:當年的阿爾巴尼亞人,因為對執政的共產黨非常不滿,所以才會私下把這個公園稱作「台灣」。

在這個說法之中,台灣被當成了「民主」的符號,以及共產陣營的對立面。

隔沒多久,《女人迷》上面也出現了一篇文章,論點和蘋果日報的「民間反抗論」很相似,只是多提及了 1971 年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的歷史背景。

2015年,香港「東網」則有個記者,曾在現場尋找當地人解釋台灣中心名字的由來。報導中,最後竟然出現了一個老人,給出的解釋和 2013 年蘋果日報的兩個說法一樣,讓人很難不懷疑,這個老人根本是記者隨便杜撰出來的。

不過很有趣的是,這個在中文世界裡頗流行的「民間反抗論」,卻剛好和網路上的英文資料的主流說法相反。

許多英文的傳言指出,台灣中心落成時,正值中阿關係惡化,阿爾巴尼亞政府於是便將這裡以「台灣」為名,希望藉此氣氣中國老大哥。換言之,在這個說法裡,反抗「中國」的其實不是阿爾巴尼亞的人民,而是阿爾巴尼亞政府自己。但這個說法也很可疑:中阿決裂是1970年代後半的事,但今天的台灣中心,其實是 2000 年之後才新建落成的。

曾經和中國很麻吉,後來又翻臉交惡的阿爾巴尼亞強人:霍查。

英文版維基百科關於這個公園的條目的說法,雖然沒有引用出處,倒是蠻可愛的:原來台灣中心對面,曾經是只有共黨高層才能入住、戒備森嚴的區域,因此和這個只有統治階級才能出入的街區相比,市民可以自由出入的公園,就顯得自由開放許多,和台灣這個佇在共產世界門口的「自由堡壘」一樣,所以也才獲得了「台灣」的暱稱。

然而不管是哪個版本,上述的解釋聽起來都很像是 2000 年之後,在當代的國際局勢中建構出來的論述。

雖然台灣曾經被稱作「自由中國」,但台灣在1970年代,真的有以「自由民主」的形象,深植在阿爾巴尼亞人的心中嗎?再說,今天的阿爾巴尼亞人,其實根本沒幾個聽過台灣,普遍也不太清楚中國和台灣之間的關係。

雖然台灣中心的來歷還是撲朔迷離,也查不到經營者到底是誰,但有幾個有趣的支線。

1990年代,共產政府垮台之後,這個公園被當作無主地,成為違章建築的腹地(類似的事情,不少前蘇聯國家也都出現過);直到2000年,政府才對違章建築進行清拆,台灣中心也才得以興建。

不過到了 2016 年,台灣中心的經營者卻因為欠了69萬歐元,被債權人告上法院,害整個台灣中心有可能遭扣押拍賣。

總之,最後我並沒有找到這個「台灣中心」以「台灣」為名的原因,卻突然對世界各地的「台灣」產生了興趣:還有哪些地方,還找得到以「台灣」為名的地方呢?後來我發現,其實中國就有不少──武漢市區,就有個區域被命名為「台北街道」,區內的道路幾乎都以台灣各地的地名命名,比如高雄路、澎湖路、馬祖路(等等,馬祖明明就屬於福建省吧😂),中心還有個公園叫「寶島公園」,而且刻意把公園的池塘給弄成了台灣島的形狀。

查到後來,才突然意識到自己居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在世界各地找尋台灣。

於是又想起,我有次在巴拉圭東方市(Ciudad del Este),也曾興奮拍下一棟醜醜的商辦大樓,只因為建物外牆上面高高掛著「台北大廈」的字樣。現在回想,那時候讓我按下快門的,大概也不是什麼離鄉遊子睹物思情的親切感;和我不斷查詢 Kompleksi Taiwan 的緣由一樣,那背後透露的,其實更像是身為台灣人、卻不被這個世界認識的焦慮。

武漢市區的寶島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