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巷閒思]今天默默躺在布拉格瓦茨拉夫廣場一角的十字架,原為紀念兩位殉義的青年。一位叫帕拉赫(Jan Palach),另一位叫札伊奇(Jan Zajíc)。若柏拉赫算第一根火炬,那札伊奇可算第二根。

一九六八年,蘇聯坦克駛進布拉格之時,札伊奇十八歲,就讀於順佩爾克(Šumperk)的工業學校。據說他比同輩早慧,政治識見鶴立雞群。國難當前,他原本有機會隨家人移民,但他選擇留下戰鬥。柏拉赫於一九六九年一月自焚後,札伊奇旋即動身前往布拉格,參與當地學生發起的絕食抗議。成批學生就於帕拉赫自焚處紮營,堅持了四日四夜的寒冬後,拔營,鎩羽歸去。

絕食抗議徒勞無功,但有緣親歷帕拉赫的盛大葬禮,畢竟於他心頭烙下不小的震憾。起初,他深信一定會有其他學生響應帕拉赫的狀舉。豈料一等再等,不見來人,直至帕拉赫死後逾一個月,他毅然決定自己充當第二根火炬。

二月廿五日下午,他脫離同伴,孤身前往瓦茨拉夫廣場,自此一去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