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香港書展
已經忘記了,上一次去這個所謂的「年度活動」,是2017還是2018年了。
儘管有關香港書展的種種,以往也有很多人寫過、分析過,早幾年也有一些人組織過快閃活動,提醒大家在「三中商」以外,買書仍有不少的可能性。但犯賤的我,對中國出版的簡體書籍多少還有一些需求,也想看看今時今日的「三中商」在紅線下如何塑造香港人的閱讀形態,所以還是選擇去趁一下墟。
現在買書或打書釘,通常都是去獨立書店,或是誠品,「三中商」的連鎖店已很少走進去了。但每次踏進三聯商務中華,越來越感覺到,它們在隱隱散發著難以言喻的邪氣,跟獨立書店和誠品,都是炯然有別的。
而去過三次南國書香節,和一次深圳書展(那次還要是2019年7月21日,一個叫香港人傷痛欲絕,撕開了一個永遠不能癒合的傷口的日子,只是當天跑深圳的時候,上環未有發生槍戰,元朗亦未出現恐怖襲擊…)的我,見識過免費進場的書展,對於香港書展需要收取入場費,就覺得更不以為然了。
以往的香港書展,在會展中心大門處,設置了一排售票處,以現金或八達通付款後,就憑著實體門票進場。武肺之下,不再設有實體門票,也只能用八達通付款。也許是為了打散人群,參展人士需要先跑上宴會廳,在門口填寫好沒有作用的登記表格(或掃描安心出殯QR Code),再在宴會廳內瘋狂兜圈,才能夠付費進場。宴會廳裡,一大群人漫無目的按著預先設定好的動線暴走著,這種氣氛也叫人感到詭異。
上述的設定,加上進場市民眾多,由地鐵站踏上通往會展中心的天橋,到成功進場,也耗了接近45分鐘。
先跑到自己有較高意欲「尋寶」的內地出版區,只見面積細小,展出的簡體書也屈指可數,而且題材明顯有所篩選過,很貼近「主旋律」的需要,絕對是叫人失望的。不奢求要有自己想要的《歷史的溫度》系列,但如果多放數本劉慈欣、大冰的作品,或現在於中國民眾間最火紅的出版物,儘管自己也不一定會購買,但最少心裡會覺得gur一點。
進場前已從各大媒體的報導得悉「三中商」的攤位已如南國書香節般,設置放置習近平書籍的豬肉檯。經觀察所得,比起中國的書店和書展,香港的展現已算是含蓄,也沒有看到甚麼黨慶、社會主義相關的文宣和橫額。但另一項感受到的是,「三中商」跟一些與中國有關聯的衛星組織(如完結香港基金),不約而同地全方位推行軟性國民教育,滲透著國情「美好」的一面,加上難以找到中國出版界一些稍具話題和爭議的書籍,不禁讓自己產生了一些政治不很正確的感覺,在香港接觸到跟中國相關的書籍,隨時比起在中國更為片面和漂白。
時政書籍在紅線壓境下大幅減少,甚至面臨全面消失,經過媒體報導之下,也對此做足了心理準備,但本身自己還是會跑到獨立書店翻閱和選購這類書籍,所以在獨立書店的生存空間尚未被全面覆滅的情況下,自己對此(暫時)並沒有很大的感覺,只是覺得這類書籍不能再透過書展的場域接觸到不會去光顧獨立書店的街客了。也許受到台灣早前較為嚴峻的疫情影響,在場館內也沒有找到太多新出版而題材吸引的台灣書籍和翻譯作品,反而看見不少自己已經早早購入,或早已翻閱過覺得買不過的書籍。不過看到這些半新不舊的書籍,也是有不少人細閱和購買。
稍有驚喜的是,看到不少名不經傳、在網絡起家的香港作者,都有出版社在支持著他們推出屬於自己的實體作品。因為自己甚少於連登或港產小說平台留連,對這一個範疇還是相對陌生的,但觀乎注視著這些作家的作品的人,還是比不上經「三中商」網絡下出版的書籍,以及功利的補充練習和旅遊書。
最後,只買了兩本書就離場了,但家中仍有一些未讀完/未開始閱讀的書籍,所以也足夠未來一段時間的閱讀需要。雖然對這一年的書展沒有甚麼期望,但畢竟有些「需求」還是沒有滿足得到,所以多少都是有些失望。香港的主流出版系統,估計始終不會被中國的一套全面取代,但在加速被同化的大趨勢下,香港書籍所呈現的主流論述和口味,跟中國的分野,該會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