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共2888字,預計閱讀時長10分鐘。共分為三個部分:
  1. 內容審核不能一概而論
  2. 網路時代讓川普的謊言與假新聞如虎添翼
  3. 同溫層效應

此文開放給所有讀者。這是這一期雜誌第二部分的內容,關注川普現象導致的華人自由派的爭論、分裂、對立。希望通過這系列文章,深入澄清左與右、進步價值與保守主義、文化多元與文明衝突、世俗政治與宗教背景等等問題。

《思想》圍爐將持續更新,加入圍爐可以看到更多內容。歡迎讀者訂閱😊。


在川普的支持者之間,一種流行的說法是,新聞媒體和社交網路平臺都在打壓川普及其支持者的言論自由。前者經常對川普的發言進行事實核查(fact-checking),將很多標記為「虛假資訊」,甚至有多家電視臺在2020年11月5日下午川普發表講話指控「大選舞弊」時,因為講話內容不實而直接掐斷了直播;網路平臺在2020年大選之後也將川普的很多發言標記為「有爭議」的資訊,刪除了不少來自川普支持者的帖子,各大平臺從1月6日開始還陸續封禁了川普本人的帳號。

將「推特封號」和「中國政府要求微博封號」的性質區別開來,並不困難,前者作為商業公司的行為也並未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不過,這一話題在中國引發的爭議,值得做更進一步的考察,因為它折射出中國知識界對言論自由與審查問題的理解與討論存在偏頗和盲點——而這又與過去數十年中國知識分子面臨的政治社會現狀息息相關。

內容審核不能一概而論

根據紐約大學商業與人權研究中心2020年6月發布的一則報告,臉書雇傭了1.5萬名內容審核員(其中絕大多數是位於美國以外的外包崗位,薪酬待遇不高),每天要審核300萬條內容。

這組資料或許會讓不少中國線民感到意外。很多人都知道微博、微信、今日頭條等中國公司雇傭了龐大的內容審核隊伍,天津、濟南等城市成為「內容審核之都」。但其實,大規模的內容審核隊伍是任何一家大型社交媒體平臺的必備。

包括8chan、8kun、reddit在內很多的社交媒體案例已經表明,在由使用者生產內容(User-Generated Content)的平臺上,如果不設內容審核,一定會被少數蓄意破壞的用戶(bad actor)持續發布的兒童色情、恐怖主義、仇恨言論等佔領。曾有不止一次,大規模槍擊案的槍手作案前在這樣的無審核平臺上發表宣言,這也顯示出他們的思想可能受到了這種平臺言論的影響。

當然,中國互聯網平臺的內容審核有著自己的特點,那就是會有一塊重點關注「政治安全」,也即按照政府的旨意,刪除對政府不利的內容。

但是,如果為了反對這種政治審查,就籠統地認為社交媒體平臺上不應該有任何形式的內容審核,那就走進了一個誤區。這樣的誤區也非常容易被中國政府利用——推特封號的新聞,在中國的官方媒體上就被塑造成了「美國言論自由非常虛假」的證據。

學者Scott Wright曾經在《英國政治與國際關係雜誌》上提醒:我們需要在正當(legitimate)和不正當的言論審查之間劃上一條界線。在他看來,要判斷什麼樣的言論審查是正當的,就要看具體的語境。當一條資訊被刪除的原因是具體的、公開的、可討論的,並且規則是被各相關方討論之後認同的,那麼這樣的審查就可以被認為是正當的。而當規則不公開、未經討論,或者是規則在執行的過程中未被尊重,那麼這樣的審查就是不正當的。

過去二十年間,中國知識界在圍繞言論自由和內容審查的相關討論中,並未將太多的注意力放在這樣的區分上面,而是習慣於將各類刪帖和封號一概而論,或者用政治審查來指代一切內容審核行為。這也導致在討論中容易陷入被動局面:為了堅持言論自由的立場,有時甚至不得不為其他不正當的言論背書,否則就會被認為失去了立場。甚至,當自由派知識分子在社交媒體上拉黑用戶之後,都可能會有人舉起「言論自由」的大旗質問:你不是反對言論審查嗎?

這些或真誠、或蓄意的質疑,體現出社會輿論只關注了言論審查的表面,並未深入理解背後的權力關係問題。此次中國知識圈內一些川普支持者對推特言論審查的抱怨,也或多或少反映了這一點。

正當的內容審核,保護而不是傷害言論自由

宣導言論自由、反對不正當的言論審查,其目的是為了反抗強權的壓迫,保護個體的權利。但是,一個可能會反直覺的現象是:如果拒絕任何形式的言論審查,反而會有利於某些強權的壓迫,不利於個體權利的保護。

這是因為,言論審查的形式不僅僅只有刪除言論這一種。也就是說,剝奪一個人說話的權利,不僅可以把他/她的嘴封上,還可以用其他方法,比如,對他/她進行辱駡、騷擾和威脅,讓他/她不敢發表真實看法。再比如發布大量垃圾資訊,也就是製造噪音,將他/她的聲音淹沒,讓受眾無法發現他/她的言論。這兩種方法,都無需動用刪帖的權力就可以做到。

美國學者Margaret Roberts在研究中國互聯網審查的專著 Censored 中曾總結審查的三種形式:利用刪帖等手段製造恐懼、在獲取某些資訊的過程中製造阻力、製造資訊洪流淹沒言論。這一框架也說明:言論審查絕不僅僅是刪帖、封號那樣簡單。

而要防止有人通過辱駡、威脅以及製造噪音來實現言論審查的目的,就必須制訂一定的內容審核規則,並認真執行。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社交媒體平臺普遍重視對仇恨言論和虛假資訊的打擊——仇恨言論正是對少數群體和弱勢群體的騷擾和威脅,而虛假資訊正是通過製造噪音來淹沒其他真實有用的資訊。

因此,這些正當的內容審核,目的恰恰是保障言論自由,而非侵犯言論自由。

美國國家傳播學會(NCA)出版的 Communication Currents刊文討論內容審核與言論自由的關係,文中也提到:內容審核有利於言論的多樣性,因為網路上的一些群體可能會在無監管的情況下打擊另一些群體的發言權。

從這樣的邏輯更進一步,我們也就能看到:有時候,舉起「言論自由」大旗的人,或許才是真正的審查者,因為他們在這面旗幟的掩護之下,通過大規模製造侮辱性、仇恨性、誤導性的言論,來讓他們不喜歡、不認同的群體失去發言的權利,以及發言之後被聽到的權利。

因此,我們對誰是壓迫者、誰是被壓迫者的認識,不應等同於「誰的內容被刪除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推特和臉書對不少極右翼帳號的封禁,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他們以自由之名,傷害了其他人的權利。

保護言論自由和個體權利,需要看到更複雜的內容審查圖景

如果我們希望更好地保護個體的言論自由和權利,那麼就需要看到社交媒體的內容審查之中的複雜性。除了上文所述的「刪除≠打壓」之外,中國的審查機制中還有另一個常常被忽略的現象,那就是:進行審查的主體,並不是只有政府。

各大互聯網平臺在執行刪帖操作的時候,雖然要嚴格遵循政府的指示,但同時也有著一定的自我發揮空間——這主要指的是,他們可以額外刪除更多的內容。這也就為這些平臺及平臺的編輯創造了尋租空間。此前就曾曝出新聞,有多家中國大型網站的編輯從企業收錢之後,刪除批評企業的文章。

可以說,商業利益導致的內容審查在中國一直存在,但往往容易被忽略,因為人們的目光更多聚焦在政治審查上。

在紙媒時代,商業審查就是並不罕見的現象。能夠讓一篇報導從報紙上消失的,不僅有宣傳部,還可能有某些給報紙投放了巨額廣告、或者對某地政府貢獻了高額稅收的企業。報社高層收錢之後壓下某些新聞的事情,也曾在某些媒體多次出現,它導致的結果和政治審查一樣,是對民眾知情權的傷害,以及對某些問題的掩蓋。

因此,我們在中國的語境下討論審查問題時,不僅要關注政府,也要關注那些具體執行刪除行為的媒體和網站。如果對它們不能給予足夠的監督,那麼言論空間和個體的權利同樣會受到巨大的傷害。

研究互聯網內容審核的學術著作 Custodians of the Internet 一書中提到,互聯網平臺往往不願意討論它們的內容審核工作,即便討論,也往往是強調所謂的公開、公平、儘量不干預的原則,這其實是為了逃避自身的責任。很少有使用者知道平臺的內容審核是怎麼做的,因為平臺很少公開對用戶進行說明,媒體和知識界應該對平臺施以更大的壓力。

最終,我們想要看到的是更正當的、更有公信力的內容審查——基於公開的、可討論的規則,無論是政府還是科技平臺,都應遵循這樣的規則。從這個角度說,川普支持者對推特和臉書的憤怒亦有正當之處:它們的刪帖和封號規則確實是不明晰的、未經公共討論的、缺乏一致性的。

但憤怒之後,應該前進的方向,絕不是在「言論自由」大旗的掩護之下讓言論市場上的參與者進入弱肉強食的叢林狀態,而是要共同呼籲、共同參與,討論制定出正當、合理的內容審核規則,並監督科技平臺執行這些規則。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助理教授,研究興趣包括政治傳播、新聞學和數字媒體,進入學界之前曾任《南方週末》報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