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社交互拍,我並不只想批評其他人,我當然也會社交拍,我自己對社交拍\水拍的定義:沒有讀完、或不見得認同或喜歡該篇文章,但還是拍手:沒有時間讀文章的時候,看到平常友好的作者發文,拍;我喜歡該作者,他寫了我沒興趣的題材,拍;我覺得我應該要拍手的文章——議題正確、討論內容很重要,但我沒時間讀完(剛好這種文章常常都很長),拍。

講到互拍作為一種經營模式,有一陣子,站上有很多關於「社交互拍也沒什麼不好」的討論,比方說可以當作一種通知,一種交換名片,一種say hello,一種低限的互動——

雖然一年以前,我就把拍手通知關閉掉,但我也會擔心:如果我都不拍手回去,是不是這些幫我拍手的人就會覺得我都不理人,不再來讀我的文章呢?有時候,我也會點開查看讚賞的欄目,看誰幫我拍手,然後點開他們的文章——或者讀完,或者掃兩眼——拍回去。



網路人設會幫我增加追蹤者?

我在Matters的自介「希望學會聆聽」,其實是我一點也不擅長的事,所以放在那個欄目,提醒自己需要反覆練習——我來到Matters,有意識地認真閱讀,花很長的時間給人留言、回留言,盡可能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我的目的是什麼?我希望可以在當下,讓對方感到被聆聽、理解,或讓他們笑,即使我知道,這些只有三十秒的作用,只要關上螢幕,就會消失,現實的困難那麼龐大蕪雜,一下就把人淹沒,但即使這些陪伴只有三十秒有效,亦足矣。

然後我就似乎建立起了一個溫暖+親切的形象,沒有人會不喜歡正面的形象,但同時我也覺得心虛:現實中,我並不是一個脾氣好的人、缺乏耐性;但這些在網路上,因為是文字交流,我可以有緩衝,如果看到讓我不爽的文章、留言,我不會馬上回應,因為我知道文字傷人,特別是在網路上。

網路上公開發言有它自己的momentum,又有一種「表演」性質,人會本能而不自覺地想捍衛自己的立場(即使私底下一對一是可以好好說話也樂意聆聽的人),在公開且非即時的對話中,大部分人都幾乎不會是自己平常私下講話的樣子(隔著屏幕,平常從來不口出惡言的人,可以說出最難聽的髒話),所以意見不合時通常只會變成「擂台」,而非一個可以「對話」的場域。我知道自己脾氣不好,不想也沒心力和人打筆戰,所以我在網路上很有意識地收起稜角。雖然這並非刻意營造,但全部加總,就變成一個人設。

而我發現這件事有一個意料之外的後果我的「網路人設」會幫我增加追蹤者當人們感覺被聆聽、被閱讀、被關心時,他們也會開始關心你,或願意來閱讀你寫的文章。從那時,我便發現,Matters最需要的,並不是作者,而是讀者,這不意外,這本來就是一個讀者比作者稀缺的年代,內容滿載,稀缺的是眼球\關注力,Matters不是特例。


你分得出來我是喜歡你,還是想圈粉嗎?

我們總說,網路、社群媒體年代,人人都是自媒體,我們也不斷被教導:每個人都應該要懂得怎麼經營自我品牌、懂得自我行銷,也許這也更加讓人覺得:我必須要要被看見。於是乎每個人都是創作者,每個人都想有自己的舞台,每個人都有話要說,每個人也都想被聽見,每個人都在對全世界播放;與此同時,每個人都焦慮,每個人都不確定是否有人真的聆聽、看見自己,每個人也都寂寞。

有一陣子,我會去新人打卡的文章底下,挑一些文章回覆,歡迎新人。後來我停止這樣做,沒有時間這麼做以外,也因為我發現,這樣似乎有圈粉的效果。「歡迎新人是很好的事,不然新人都沒人理怎麼辦」、「順便經營社群個人品牌,其實沒有什麼不好」。但我停止這麼做,因為我無法確認自己的動機,是真的想關心他們,還是想長粉。

我為什麼對經營社群個人品牌這件事這麼不自在?曾經有聰明人建議:你應該要想辦法圈粉,你應該要等等等.....。

我開圍爐的原因,是想支持Matters,但在社群媒體時代,要讓人可以訂閱,也許就需要經營個人品牌,需要行銷,需要圈粉,而這件事,始終讓我覺得不自在。並不是因為我不想要有人訂閱,但是「社交變現」,會讓我質疑自己跟人互動的動機跟目的,然後,即使我想,我其實也不知道怎麼這麼做。

大多數人都喜歡被追蹤、擁有粉絲;收到新增追蹤者的通知,我也會有開心的感覺。當「偶像」,被喜愛、被崇拜、被尊敬、說話有影響力,這些感覺很好會讓人上癮,即使在Matters這麼小的地方——我知道,我也都感受得到那種ego膨脹的感覺,也因此,我盡可能戒慎、警覺。

我這麼在意這個,可能因為,我知道擁有追蹤者、粉絲,終究來說,並不等於真正的關係。


我想要的是粉絲,還是關係?

真正的關係裡,人跟人的互動是對等的只有這樣,人們才可以建立以真正的連結。在偶像與粉絲的關係裏,偶像提供一個產品、一個服務、一個人們渴望成為的形象,所有會跟粉絲互動、聊天的網紅,其實也都提供同質性的服務。粉絲與偶像互動,是在這樣的框架裡,不會也不該溢出品牌以及產品的範圍。粉絲與偶像的關係並不對等,在這樣的關係裡,兩造的角色都定位好了,被扭曲的、失去自我的,不只是粉絲,也包括偶像本身

我在Matters上寫東西,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作者或作家,來閱讀的人只是讀者,我討厭那種「你們只要乖乖聽我說就好了」的感覺。留言給我的人,我也都會盡力用心回應,因為我並沒有、也不想把他們當成只是讀者或粉絲。當一個人,願意把時間心力花在閱讀自己的文字上,甚至留言給你,把他她生命中的一段時間交付給你,你能做的,最起碼的,難道不是看著對方的眼睛,好好說話嗎

但是,人與人對等的關係,需要時間建立,而一對一盡可能真誠的說話,很花時間。我曾經讀到Likecoin驗證人之一@leafwind 的一篇文章〈社群網路 Path 之死,與人腦的極限〉,文章中引一個研究:

英國牛津大學的人類學家羅賓.鄧巴(Robin Dunbar)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著名的「鄧巴數字」定律: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活動推斷出,人類智力所允許擁有的穩定好友數大約是150人。
或許人類智力所允許擁有的穩定好友數上限的確只有 150,但人類在社群網站上所追求的卻遠不止於此。

然後他說:

我們知道,社交網站的「朋友」概念已經演變成更像是「粉絲」、「信徒」或是你想獲取注意力的那些人,而不是早期的「現實朋友的延伸」。
不少人把臉書當做一個炫耀、讓大家看到自己過得很好的地方,或許你我都經歷過那一段日子:並不在乎這些人是否有深刻的情感交流、或是理智的對談,只從讚數當中得到一些虛榮感。

近一年前讀到這篇文章後,我一直記得,閱讀的當下,有一種刺痛感,它提醒了我,我其實無法負荷在Matters上與所有我希望互動的人交流,我也無法去關注所有幫我文章拍手的人、讀他們的文章。刺痛,因為它直接地逼我面對這件事:你想要的,其實是粉絲、不是朋友吧?


如何降低營運粉絲的成本:寫一個自動拍手程式、或自動聊天機器人

這也就是為什麼,經營自我品牌,一直讓我感到不自在,社交媒體時代的自我品牌需要和人互動,和讀者、訂閱者搏感情。而自我行銷最終希望達成的,並不是具有單一獨特性的互動,而是scaling、或者經濟學說的 economies of scale。這種情況下,需要的是粉絲、是追隨者:每一次單一互動的成本越小越好,所以需要一對多,然後盡量讓觸及率擴散。為每個讀者客製留言太難?那就乾脆都留一樣的、或是格式化留言。留言很花時間?那就拍手就好。如何降低每一次互動的成本?最終極的,其實就是自動拍手程式,因為那就是讓拍手的邊際成本(每新增一次拍手的成本)等於零的方式。

但是真正對等的關係,卻只能一對一,或只能在小群體中進行,無法scale up,無法無限加乘,因為我們是時間、精神力都有限的個體,數位作品可以被無限複製,一首歌、一篇文章,可以在頃刻間gone viral,瘋傳全球幾千萬次,但我們,作為人,如果想要跟另外一個人互動,一次還是只能看著一個人的眼睛說話。

對我來說,真實的人與人的關係,和經營個人品牌,是兩件事情,而且是相衝突的兩件事。



現實生活中,我是一個沒有什麼社群的人,馬特市對我來說,就是社群。

我來到這裡,在讀不同的人的文章時,彷彿可以聽見每個人的聲音,作為人,我們如此相同,忙於工作、唸書,為生活的種種瑣事煩憂忙碌,和伴侶或親人有時親密有時吵架,煩惱父母小孩的事。但每個人又是那麼不一樣,生命的背景不一樣,文字的風格、說話的聲音不一樣,喜歡的音樂、討厭的食物,那麼多不同的細節,無法被化約。

我讀每個人的故事,那感受,彷彿多年前,我在清水寺後山的坡道上,看見滿山數萬片的紅楓葉,但每一片楓葉又都不一樣的紅,各自豔麗著,是那樣的美麗。

如果我有無盡的時間與生命,我就會想要停止、駐足觀看,和每個人聊天、說笑....。

但終究,我知道我並沒有無盡的時間。



Matters是一個複合式的平台,社交式寫作平台,寫作式社交平台。

想要寫,想要讀,也想要被讀的渴望,在這裏,混雜在一起。

的確,這是一個作者如果不社交,不和讀者互動,就無法生存下去的年代。作者出書,也必須進行各種宣傳活動(如果作者沒有在經營自己的粉絲社群,能保證一定的銷量,出版社有時根本不敢幫作者書),我明白、理解、也認同。

因為跟一個人有了互動、對話,於是乎我開始對他她的故事、關切的事產生興趣,然後因此打開了一整個世界,那種因為連結而產生的意義,是讀新聞、吸收資訊、抽象的知道永遠無法複製的。

但是,歸根究底,我可能不願意,也沒有能力以社交、以人設,換取被關愛、被閱讀。



與其和很多人進行蜻蜓點水的淺層互動,我還是渴望更深刻的關係。

讀一本書時,雖然沒有辦法和作者互動,但是沈浸在一本書之中,和作品產生的連結是最深的。

當我們對話時,我還是會盡可能認真地、一對一,看著你的眼睛,跟你說話。

我想回到文字裡,對自己徹底誠實,不管是情感或思考,把全部的自己舒展開來,盡可能地寫到最好,然後,如瓶中信一般地拋出去。

如果被撿到、被閱讀、被理解,能夠與讀者產生某種共鳴或意義,最深的連結便發生了:你與我同情共感,即使我們從未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