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田七 译、田七 校


和现实生活中的其它组织一样,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内部,以及它与所处的社会现实之间,经历了一系列冲突。这些冲突使布尔什维克组织保持了活力与发展势头,让它经历许多截然不同的发展阶段。这是理解布尔什维克的组织力量的必要视角。列宁关于革命党的观点(不仅反映了这些发展阶段,而且也受到这些发展阶段的影响),同样不应被视为是一套完成了的、自成体系的方案。一方面,列宁主义关于党的观点,具备一些基本原则与明确的方法论;从19世纪90年代至1917年及其后,列宁组织观点的变化有着连贯性。另一方面,列宁的思想发生了一些重要的变化。这不仅是由于他个人经验的积累,而且反映了布尔什维克活动背景的变化。

即便是意识到真正的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之间的区别的革命者,也可能会忽略列宁主义这一辩证的方面。列宁主义的组织原则被视作已经完备了的方案。这套方案通常被认为包含了约束性的组织集中制(“列宁主义的集中制与党的纪律”)——自命为“列宁主义者”的领导人有时会不顾现实的形势,将这个观点强加于党员身上。这种做法不仅与列宁的做法截然不同,而且会给那些崇拜抽象的“列宁主义”(“抽象”本就不符合列宁主义)的左翼组织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可能适用于巩固小宗派组织,但它无助于建立有能力领导社会主义运动走向胜利的工人阶级政党。

本书(按:指《列宁与革命党》)的研究目的是借助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运动的具体历史,还原列宁主义组织原则的真实含义。俄国革命社会主义运动在组织上的体现,一开始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RSDLP),尤其是其内部的布尔什维克派别(1903—1912年),之后是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该党在1917年后成为俄罗斯共产党。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在1900—1923年,列宁主义者的组织观点可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1)1900-1904年:

列宁与其他马克思主义者以《火星报》(Iskra)阐述的革命纲领与集中化组织概念为基础,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后来,火星派与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为激烈对抗的两派,即多数派(布尔什维克Bolshevik)和少数派(孟什维克派/Menshevik)。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派是坚定的集中制支持者,坚持不妥协的革命倾向。不过在这一时期,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主要由激进化的知识分子组成;它的工人成员很少,在无产阶级中的基础非常薄弱。

(2)1905-1906年:

1905年的俄国革命起义,让布尔什维克派、孟什维克派都措手不及。两派都被俄国工人的革命热情推着往前走。列宁的集中制思想有所调整,因为他意识到更为宽松的、更为民主的组织方式,可以帮助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扎根于日益激进的工人阶级。布尔什维克派与孟什维克派的革命倾向似乎在靠拢,两派的联合被提上日程。

(3)1907-1912年:

1905年革命的失败与反动势力的大胜,破坏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在俄国境内的群众基础。新的形势逆转了布尔什维克派与孟什维克派的联合趋势,早在1905年就已经浮现的纲领性分歧,再次让这两派分道扬镳。在推翻沙皇专制主义的斗争中,孟什维克派更期待工人阶级与“进步的”资产阶级结盟,而布尔什维克派则针锋相对地主张工农的革命联盟。在孟什维克派中,一些人日渐希望“取消”革命的工人党,使之成为改良主义性质的劳工组织。在布尔什维克派中,出现了一种极左的、宗派主义的冲动,这有可能使他们在有机会投身实际的阶级斗争时,却陷入抵制主义(abstentionist)的道路。列宁与“取消派”(liquidators)、“抵制/召回派”(abstentionists)进行激烈斗争。他将“召回派”全数清理出布尔什维克派。许多非“取消派”的孟什维克,甚至一些非“召回派”的布尔什维克,都担心列宁过于"强硬",他们寻求与“取消派”和“召回派”进行“和解”,以便维护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内部团结。列宁强力推行组织上的分裂,将他的派别改造成一个独立的政党,即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

(4)1912-1914年:

在革命性的阶级斗争纲领的基础上,布尔什维克党在力量上超越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的非布尔什维克派(并不团结,口角不断),尤其是面对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新浪潮时。

(5)1914-1917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不断高涨的工人阶级斗争浪潮转向爱国主义的歇斯底里与大屠杀。布尔什维克派和孟什维克派内部占少数的国际主义者,都强烈地反对俄国参战,并遭到了野蛮的镇压。改良主义者与孟什维克派内部的主站者在工人运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6) 1917-1923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毁灭性破坏,对俄国群众的激进化产生了深刻的推动作用;自发的革命起义推翻了早已被大大削弱的沙皇政权。在新的动荡局势中,布尔什维克党再次领先于改良主义者和摇摆不定的孟什维克,他们能够领导群众迈向社会主义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内战、外国封锁与干涉,使得俄国经济走向崩溃,俄国工人阶级的政治力量在瓦解。布尔什维克被迫在国内与党内采取更具管制性的政策,并且期待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取得革命的社会主义胜利(从而有助于结束俄国孤立而贫穷的绝望境况)。

上文之所以将 "列宁的列宁主义 "粗糙地分为六个阶段,只是想向读者表明:应当从不断变化的历史背景入手,理解列宁关于组织问题的各种表述,这些表述有时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我们应当牢记一些关于沙皇俄国的基本情况:经济落后,农民是人口的主体,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特殊性,以及沙皇绝对主义政权的压迫性(这点关乎于俄国革命者地下工作与流亡政治)。在研究“列宁的列宁主义”的特点时,需要更为重视沙皇绝对主义政权的压迫性。因为身处不同背景(例如在所谓 "先进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中)的革命者,他们的处境是截然不同的。

不过,列宁主义组织取向的某些方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首先是革命纲领要占据绝对优先的地位。革命纲领包括:原则、总的分析、目标、将阶级斗争导向社会主义革命的战略与策略。接着是革命先锋党的概念。先锋党由忠于革命纲领的人组成。先锋党不强求吸纳所有工人成为党员,而是致力于与工人打交道,将工人引导上革命的道路。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先锋党的主要成分必须是工人(但应当是革命的工人)。最后一点是组织上的集中制与组织上的民主制必须相互结合,以便让先锋党能够有效地将革命纲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现实生活是复杂的、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应当灵活地根据形势的变化与时期的不同,相应调整民主制因素与集中制因素的比例。要想用好列宁的方法,革命者必须时刻准备好因时而动,像列宁那样根据时势的发展而有所创新。接下来,我们将讨论俄国革命者如何实践上述几个方面,我们将集中关注1917年俄国工人阶级胜利之前的岁月。

译自保罗·勒·布朗(Paul Le Blanc)《列宁与革命党》(Lenin and the Revolutionary Party, New York: Humanity Books, 1993, 2015)页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