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專制與民主的社會起源》 - 巴林頓-摩爾
當農業商品化的壓力來臨時,某個地方傳統的社會結構,尤其是鄉村中土地貴族/地主與農民之間的關係,以及他們為了應對這種壓力所採取的影響政治發展的行動,是本書的主軸。
作者指出,英國的土地貴族很早就資產階級化了,他們通過參與羊毛貿易建立了自己的經濟基礎,以資本主義追求生產力最大化的方式改造農業,圈佔土地驅逐農民,通過瓦解農村社會、消除農民階級的方式,解決農業問題,實現農業商品化和政治民主化。
法國的土地貴族則獨立性較弱,依賴封建特權收租,法國的資產階級也較依附王室。農業商品化的壓力,導致農村富農崛起,他們最終與城市中的無產者聯合,推動了法國大革命激進化,並藉此機會摧毀了王室統治與封建特權。當激進革命勢力因為軍事需要開始向農村征收糧食時,這些農民開始收回對激進革命的支持,導致激進革命勢力最終的失敗。資產階級與富農之間最終形成了穩定的聯盟。
美國因歷史原因並不存在封建貴族與君主,但南方的種植園經濟和北方的工業經濟,在政治理念上存在分歧。西部的開發和不確定性,加劇了他們彼此猜疑。北方的工業力量最終獲得西部的農業勢力支持,對南方的種植園經濟依賴減弱。導致南北雙方最終走向內戰。但即便內戰結束,激進共和黨人試圖改造南方社會,將種植園土地分配給黑人奴隸的計劃,因為觸及保護私有產權的觀念而未獲支持。南方黑人沒有獲得經濟基礎,最終仍難免受到新的束縛和奴役。
在以上三國中,資產階級的力量都較強,因而能夠主導革命與聯盟,並成功掃除農業商品化的障礙,最終實現資本主義民主。然而作者也指出,這種現象通常發生在較早開始現代化的國家的早期發展階段。在其它階段或是後進國家開始現代化時,通常掌握聯盟主導權的是土地貴族。這也導致了通往不同政體的路徑。
作者認為中國和俄國的傳統社會中,農業官僚制的影響很大,而這種制度不利於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發展,導致資產階級的力量孱弱,甚至不足以與任何力量結盟。中俄的傳統士紳/土地貴族依賴國家機器的力量維持收租和壓榨,對於提高勞動生產率毫無興趣,在農業商品化的壓力下只能躺平。其傳統農村社會也無堅強的組織和凝聚力,當城市的革命者組織革命並呼應農民的某些訴求時,他們隨即為其提供了力量,最終導致共產革命的勝利。
日本和德國則是封建制度與官僚制度並存,土地貴族對農民有很強的社會控制能力。兩國的傳統制度中都有一些有利於資本主義發展的因素,同時也為農民保留了一定的生存空間。當農業商品化壓力到來時,資產階級選擇與土地貴族/地主結盟,農業商品化得以建立卻帶有一定的強制勞動色彩,導致兩國都依賴鎮壓機器和外部樹敵,來維持內部秩序和團結。最終嚴重的經濟危機,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兩國走上吸納底層反資本主義訴求,卻不改變其內部社會結構的法西斯主義道路。
作者將印度作為例子,藉以指出避免革命和改革的代價是什麼。印度在莫臥兒王朝統治時期是官僚與封建制的複合體,但兩者的榨取性都過強。農業剩餘在兩者手中只被投入炫耀性的消費,農民也被過度榨取而缺乏改進生產的誘因。印度的種姓制度,為差異性巨大的社會提供了一種自主秩序,在分化中維持了些微的流動性,限制了底層的反抗規模。英國的殖民統治,帶來了人口壓力,並阻止了社會上層之間的結盟。印度最終雖然通過非暴力運動獲得了獨立,但這也是以不觸動上層利益,不對社會做根本結構改變為代價。印度農業生產效率常年低下,沒有任何一個強大的社會階級有意圖去改變這一狀態,沒有人想利用農業剩餘去推動工業發展,通過民主說服的方式產生的改變極為緩慢。由此帶來的結果是農民常年處於貧病和飢饉的邊緣,這種日常性死亡無人關注,且付出的代價可能遠超共產革命與法西斯統治。
作者認為社會進入資本主義民主,其先決條件是君主與貴族要處於均勢狀態。資產階級與農業階級的上層結盟,並由資產階級主導這一聯盟,掃清農業商品化過程中存在的障礙。而當上層聯盟中的傳統勢力過強,雖然也可能成功實現農業商品化,但其傳統延續下來的強制勞動成分,會導致高壓統治,最終在危機下為了維持社會結構而走上軍國主義法西斯道路。而當社會一直未能實現農業商品化,同時又面臨強大的內外部壓力去實現工業化,在特定條件下,城市中的革命者就有可能利用農民的不滿,成功實現共產革命。然而,無論走以上哪一種發展路徑,最終都需要從農業生產中獲取大量剩餘來支持工業化,農民最終都要被出賣,並為“進步”付出代價。印度因為種姓制度的干擾,避免了工業化和農業商品化的產生任何政治壓力,沒有走上上述任何一條道路,但付出的代價或許更高。
本書所論述的主題與現象,即便是對於出生在發展中國家的讀者來說,也足以產生強烈的距離感。作者自己也承認自己所述的某些現象“……已經過了其巔峰時期。就算……落後地區,也幾乎不可能再採取這種形式了”。對於那些自小便在資本主義榮光下成長的港台一般讀者來說,本書只怕更是缺乏吸引力。套用本站某位台灣出生的准學者女性網友的話說,就是“你說的這些對我毫無意義”。這也是我一直試圖提醒大陸網友的事,需要對港台一般民眾的行為和動機有準確的預期,對自身的利益要有明確的認知。有心無意的無知,有時是可以非常殘忍的。
該著作問世已超過半個世紀,受到的批判也不少。如缺乏對國際因素的分析,對階級分析的依賴,資料的有限和不準確性等等。作者在做出論斷時十分小心謹慎,論證過程漫長且包含了大量的正反論觀點,使得結論也變得相對模糊,構成了讀者理解的障礙。對於港台的一般讀者,該著作我就不建議閱讀了。主要還是生活經驗、閱讀動機和日後可能的閱讀經歷,通常都很難幫助這部分讀者補足對這部著作的理解與思考,反而更容易記住一些草率的結論。大陸的一般讀者和有強烈學術動機者,我認為可以嘗試,但也不必太過於糾結本作。本作作為歷史社會學的重量級作品,更多還是幫助大家認識過去,但未必有助於面對未來。建立在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的工商業發展模式之上而得出的各種結論,如今還有多少適用,也需要謹慎識別。
這個版本的翻譯品質我感覺是上乘,語言通順流暢無閱讀障礙,只是個別地方感覺作者的論調怪怪的,不知道是不是翻譯沒有表述清楚。書本有點厚短,經常需要按壓,否則就會自動蓋上,留給壓書石的空間也不太夠。對於需要做讀書筆記的讀者來說會有些許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