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要教懂一個聾童說話是十分艱難,我們在跟時間搏鬥。」

從事言語治療三十年的龐校長說。零至三歲是小朋友發展語言的黃金時間,當一般家長帶小朋友學外語,聾童家長卻在教小朋友發準每一個音。

出世五個月 開始言語治療

「一段長時間,順勤只能發到M音,譬如『媽媽』這些詞語,就連『爸爸』也說不到。」譚順勤的媽媽說。

順勤今年六歲,天生雙耳中度至嚴重聽障,五個月大便開始接受言語訓練。每星期一次,每次四十五分鐘。「其實每天訓練差不多一小時,接著看書又可能大半小時。好像在追時間,因為你每教多他一個詞語,他便認識多一個。」順勤媽媽不禁眼泛淚光。聾童的聽覺記憶較遜色,即使課堂上學會一個詞語的發音和意思,亦只屬短期記憶。「誰能跟他多說二十、三次?就是媽媽。」龐校長要求家長陪同聾童上課,順勤的媽媽更會做足課堂筆記,在家中繼續訓練。

「聽覺口語法」:先鍛鍊聽力 再學發音

鍊聽力 再學發音

「嚴重聽障的孩子配帶助聽器後,亦只能聽到很少聲音。但這些聲音都很重要,要盡用他的聽力!」龐校長主張「聽覺口語法」,依靠助聽器和人工耳蝸傳來的聲音,再透過極寧靜的環境和「一對一」教學,不斷在聾童耳邊說話,磨練僅有聽力。「S音或者Ch音較困難,但這些聲音是氣聲,可以用一些羽毛或者紙巾來感應。」龐校長指聾童要先聽到,才能發準廣東話的音調。「我們在遊戲中教他聲母韻母,直至他能發音後,再逐個字、逐句句子學習。」訓練還包括智力、記憶力、邏輯等,希望令聾童讀唇、記口形時更準確。

「沒有免費午餐,如果你有一個感官較遜色時,你必然要比他人努力。歸根究底,都是盡早讓他﹝聾童﹞學說話,打好語言基礎,他便有能力在普通小學讀書。」龐校長更標榜有中心畢業的聾童能夠升讀大學。

聾不是啞的首要條件是「聽到」

在「聽覺口語法」中,聾童能說話的首要條件是助聽器或者手術成功恢復一定程度的聽力​,但不是每個聾童都如此幸運,比較不幸的聾童又何去何從?在主流學校和社交場合中,學會說話就代表融入到健聽的世界嗎?此為【我的聾孩兒】系列三之二,將一連三集,帶讀者去看看香港聾童無聲的童年。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k.news.appledaily.com on 6 November,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