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是否一開始就叫做「麵包」?這個問題似乎很無聊,但你是否曾想過這「舶來品」剛剛到香港時,大家是怎樣稱呼它的呢?

作為一種外來食物,「bread」並非從一開始就翻譯做「麵包」。張洪年教授翻查三本十九世紀的粵語教材,發現原來當時除了「麵包」,亦有「麵頭」、「麵龜」、「麵包仔」的叫法。現在聽來覺得很有趣,但當時很多外來食物都不止一個譯名,有些慢慢留存下來,就成為今天大家都熟悉的名字了。

有趣的是,「麵龜」在《Vocabulary of the Canton Dialect》(1828)裡面指「麵包」,但在另一本教材《Chinese Chrestomathy in the Canton Dialect》(1841)就變成「派」(pie)的譯名。重點是,「麵龜」的「麵」可以理解為製作麵包和派的材料——麵粉,但這跟「龜」又有什麼關係呢?粵語教材裡面這樣解釋:因為「龜」背圓碌碌,微微凸起,跟「派」的形狀很相似,所以就選了這個字來翻譯。這樣說似乎也能解釋清楚,只能說以前的人想像力真好~

當時「麵龜」有很多種,例如「鵝頭龜」(giblet pie)、「白鴿麵龜」(pigeon pie)、「蠔油龜」(oyster pie)。後來這種叫法就慢慢在香港消失,取而代之則是「批」、「派」的講法。但澳門粵語就仍然保留了「麵龜」這個詞,又稱「鱸魚批」,葡文名是「Empada de Peixe」,是葡萄牙人慶祝主耶穌誕生的傳統食物,有健康、幸運的含義。裡面釀製了鱈魚肉,外面則是鬆脆的酥皮,鹹中有甜,口感豐富特別。這種傳統小食在澳門某些懷舊小食店仍然可以買到,但每逢節日就要提早預訂了。

|麵龜=pie|

做個酥鬆白鴿麵龜
Make the pigeon pie tender and crispy. (CC 165)


其實香港粵語裡面還有很多用字都是外來語,有時追溯它們的起源,就會發現原來平時熟悉的事物裡也有很多未知的樂趣呢~


【傳送門】 💬

張洪年(2021年),《香港粵語:二百年滄桑探索》

區碧玲(2012年1月5日),【am730】從澳門來的「面龜」聖誕餅

==========

人二譯社|InBetween Translators’ Collaborative 🏠👯‍♀️

Translation | Transcription|Proofreading|Reviewing | Copyediting|Copywriting | Typesetting

.

Enquiries ✉️: inbetween.trans@gmail.com

Follow us on Instagram ✨: @inbetween.tr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