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貼錢做圍爐?
1.
最近一次開會,提到改編小說裡的一段情節,Chris 說這個轉折很妙啊!
當下回憶被勾起,那是2007年,我第一次動念想寫小說,想出版作品,想成為作家的時候。
後來出版的這本小說,就是當時的練筆之作。
記得每寫一章就要傳給我哥看,我哥對妹妹喜歡尖酸刻薄,享受大哥威風,不難想像,我這突然轉行的異想天開成為了他嘲笑我的最好素材。
但是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也沒有認識半個創作人,愛看書的我哥成為了我唯一的選擇。
就這樣每傳一個章節給他就要被笑一次,這個不行那個亂來的,各種指指點點經常讓我招架不住。
壓力很大,想哭,但不服輸,最後仍然是硬著頭皮寫下去。
直到有一天,我哥收到了最新的章節,居然破天荒的打給我說,我覺得你寫的很好,這個轉折太意想不到了。
最後這本書在台灣香港大陸都出版了。
那個讓我哥改變評價的神轉折就是Chris說的很妙啊的情節。
後來去美國看我哥,我嫂嫂偷偷告訴我,你哥說你的小說寫的很好,看不出來你有這樣的才華,當然我哥打死不承認他有說過這樣的話😂......
2.
圍爐開張了,有人反應入爐有壓力,感覺是有心做編劇,或者至少是對自己的創作有信心才能加入,其實不是的。
為什麼要貼錢提供獎金做圍爐?
簡單的說,幾起抄襲+小號騙錢的事讓我很想提供另一種創作環境。
馬特市令人高興也令人受傷的其中一個氛圍就是大寫的溫暖。
溫暖不是不好,但它也可能讓人產生惰性,而我很貪心,我希望能兩者兼具。
溫暖讓人堅持下去,壓力讓人功力提升。
如果這之中有一個努力的方向那就更好了。
因此我和@一燈大叔 的腦海裡同時浮現,如果能找些業內人士幫忙就好了的想法,但這也十分困難,因為說實話,有人氣有資源的導演根本不缺編劇,尤其現在,願意免費寫的小編劇新編劇太多,為什麼要那麼麻煩?
並且對我和一燈大叔來說,假使組建的團隊在任何階段沒法完成項目要求,我兩就得頂上去——總不好一句做不出來就拍拍屁股走人吧?如果這麼做,以後也沒人敢再幫我們忙,這就是為什麼一開始只啓動兩個項目計劃的關係,就是做最壞的打算😂。
沒有瞧不起其他創作人的意思,而是編劇工作並非單純的創作,需要的能力很多,而且需要時間來培養這些能力,但我們並不是開編劇課,而是提供實戰機會,這種壓縮式的學習雖然能讓人更快進入市場,但失敗機率也會增加,有時問題僅僅出現在溝通上,因為和導演制片人的溝通不良,創作角度分歧等都可能讓人退出,甚或整個項目失敗,而非單純的寫好寫壞。
但是成功的話呢?
會有更多的業內人士願意在這裡開項目給機會,基於人脈就是資源,未來會有更多好玩的事發生也不一定呢!
而馬特市的編劇工作室也會有愈來愈多的人加入,愈來愈多的人不怕做夢,愈來愈多的人相信創作人也可以過很好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愈來愈多的人認真看待創作這件事,讓自己的好作品得到更高的曝光機會,並在這樣的氛圍裡精進自己的功力❤️。
3.
這二個月以來,有一件事情特別讓我煩惱。
因為要改編自己的小說,所以我重新看了一遍。
看完後頭都痛了,我私底下和一燈大叔說,怎麼辦,這小說不行啊!
他詫異道:這不是你寫的嗎?
我說是啊,這是我第一本出版的小說,年代久遠,印象還一直停留在"寫的真好"上,沒想到事隔多年再看,感覺就是,這是什麼玩意?看著看著汗都流下來了。
但因為多年的工作經驗,我講故事的能力讓大家興奮的拍版定案了這本小說成為我們在美國開發的第一個項目,現在似乎已經沒有回頭路了。
我開始感到焦慮,覺得完了完了,項目還沒開始就要面臨失敗,我甚至生氣自己寫了這麼個破小說。
當然焦慮於事無補,只好強迫自己收拾殘局。
在思考如何把這破小說影視化的過程中突覺可笑,不知不覺中,我居然經歷了創作人三部曲: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寫——以為自己很能寫——精準看出自己不足的地方
這麼一想也就釋懷了,這十來年的創作經驗也並非一無所得嘛!
4.
一燈大叔在和某導通完電話後,我很緊張的問,怎麼樣?能不能讓新人參與開發影視項目?
一燈點點頭,但我們全程得在場。
果然!我哭笑不得。
但我倆也鬆了口氣,然後又七嘴八舌的討論起來。
還能怎麼做讓實習計劃更好呢?
獎勵,一燈大叔說。
雖然這個風險更大了,但凡事只考慮到成功那一面的我立刻就說好,於是才有了獎金制度。
不多不少,但這個激勵很重要,因為這代表了我們的用心和希望把計劃做成功的決心。
可能是這個決心嚇到人了吧,才會有人覺得加入我們的圍爐壓力很大。
其實我在設計這個圍爐玩法時,雖然是希望有些創作人也能加入編劇的行業,但更多的是,想製造一個有壓力有動力且生氣勃勃的創作環境。
我希望即使不想走編劇這條路的創作人,也能在圍觀各種實戰項目中得到啓發,因此也提供其他願意自薦文章或提供想法的參與者獎金,只是我沒把圍爐的規則搞清楚,還以為除了訂閱圍爐外,只選擇追蹤的人也可以回覆廣播,這個烏龍暫時沒想到方法解決,也歡迎大家提供意見。
5.
我們經常聽到的幻想是,如果能讓我回到以前我會怎麼做?
如果能讓我回到踏進創作這一行的那一年,我想情況也不會有太大的不同。
我仍然需要靠看很多寫很多說很多認識的人很多等等來走這一行,
但可以的話,我會提醒當年那個花費許多時間煩惱掙扎猶豫不決的自己:
你不知道路會怎麼走,但你只有走下去才會知道。
只要不停的敲門,總有一扇門會為你而開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