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稀薄與情緒繭房
本來想等 2021 奧運過後才水,發現一些朋友沒有經歷或回顧過香港這個小破港的過去,有一些意識碎片就想在這裏拾起來。
優越感和認同感是可以同時存在的
「優越感」「岐視」是 「大陸 - 台灣」關係,「大陸 - 香港」關係已白熱化的情緒節拍器。有一個常見的印象是,台港人對大陸「優越感」所以就不會對大陸有「認同感」,事實優越感和認同感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不是 X 覺得比 Y 優越,就代表 X 不會認同 Y。
例如 2004 年香港多數人有著一線大城巿優越感,但 2004 年奧運香港人普遍認同劉翔,為劉翔加油,覺得劉翔在為華人爭光,後來的姚明亦是如此。
這種複雜性在日常生活中,其實更容易發現,特別是老一輩還有著未極化政治前的記憶,在他們意識中他們很容易就舉出類似的複雜例子,人性的複雜並不是簡簡單單一個符號就可以定義。
文滙大公從來的定位就不是向港人統戰宣傳
香港的文滙大公,其實是反向蘋果日報,他們在香港讀者很少,所以很多人意識不到他們的影響力並不在香港,其目標讀者群也不在香港,而是在大陸。文滙大公在香港的定位,是收集素材,傳到大陸被友媒洗稿,二次加工就成為了環球時報、CCTV、自媒體、微博大 V 的觀點。
這種以文滙大公為原點的傳播,其實有留意的人都能留意到,包括甚麼 2000 萬殺警,最原先都是出自文滙大公之手,再出現到微信公眾號,文滙大公從來的定位就不是向港人統戰宣傳,而是內容農場和心戰材料生產。
文滙大公的首要價值是鬥爭,而不是統戰,這在英殖時代他們的角色已定下來。他們並不是和諧社會的執行者,而是鬥爭策略的執行者。
香港可不可以出一個民望高的特首?
第一個問題,香港可不可以出一個民望高的特首?不可。
第二個問題,香港台灣和大陸民間彼此間能不能水魚交融?不可。
這兩個「不可」並不是操作上的不可,而是法家的「不可」,理論上廟堂要一團和氣,實際上韓非子要的廟堂是有黨爭平衡以保持中央影響力,這是法家中央地方關係最基本的治術。
尤其是香港是「港人治港」,而不是空降外省大員作平衡,所以親民高民望特首,並不一定是「香港好國家好」方程式所指向的。
這也是香港特首不能由本地黨派推舉的理由,因為被防範從來不是議會萬年少數的反對數,被防範的是議會萬年多數的建制派。香港本土的政治人物如鍾士元向中央建議過類似的觀點,沒有被采納。
事實上,香港老建制的不少人都意識到這點,他們只是不會點明,找曾鈺成這位老建制來問,他都會默認。
香港本土建制的原初顏色
在 1989 年開始,香港本土對抗共產中央就是「香港本土建制」+ 「香港本土泛民」的事,中央分而治之是 1989 年後的既定戰略。
在 1989 年後,「香港本土建制」其實是支持過諸如「聯合國接管港澳」「主權歸中國,治權歸英國」「中英共治」的設想的,這才是「香港本土建制」原初的顏色。2021 年的今天他們是認不出來的。
「聯合國接管港澳」「主權歸中國,治權歸英國」「中英共治」這類設想放 2021 年的微博,怕是會被視為妥妥的賣國漢奸。
這條伏線,香港本土經歷過這段時期或回顧過這段時期的觀察者都知道,而香港新生代就不一定知道,但可能慢慢回顧各片段後意識到。大陸人們在「華人一家親」的美好想像中,也不會意識到這一點。
分化 & 鬥爭排序
所以文滙大公以及 2012 年後冒起的激進建制等人,他們真正的工具價值在於貫徹中央這一派「分化 & 鬥爭」哲學,其中「分化 & 鬥爭」排序是
- 分化 香港本土建制 和 香港本土反對派
- 分化 香港本土建制
- 分化 香港本土反對派
- 分化 香港群眾 和 大陸群眾
台灣那邊也相似。
中共求團結,但前提是團結在哪一派人下,若果香港團結在香港本土政團下,中共並不會樂見,台灣團結在台灣本土政團下,中共也不會樂見。所以民望低、爭議大、執行力強的人選,反而是上上之選。
同時,香港也不僅是一個政治符號,香港實際上更是維多利亞港與國際大利益糾纏的無盡金礦,香港本土勢力的過大,不只影響政治上中央政令的下達,也影響到權貴實際的分利。
在香港,這就是林鄭月娥和曾俊華的選擇。
中共的保守派與改革派影響
而這條「分化 & 鬥爭」的路線,也受到中央本身「保守」VS 「改革」路線的影響,習近平上台講求鬥爭化,那麼同時的,香港 2012 年後以梁振英為首,興起了激進建制。
有的人們的印象是 2019 中共是「防守反擊」,實際上時序是不對的,那是 2012 年就開始的路線。
美國與西方世界對香港的戰略定位
美國的戰略定位,是在香港培養親美人士,並且以香港作為民主化自由化範例輻射到大陸,這點目前已經被香港本土化排外意識所破壞。
而美國戰略定位又分為「鷹派」和「鴿派」,和中共內部有「保守」與「改革」一樣。在川普上台後,一直都是鴿派或者說接觸派佔優,到了 2017 後中美關係越來越差,這也反映到了香港。
但美國「鷹派」和「鴿派」也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香港不可能獨立,他們也不要香港獨立,這點其實也是許多香港本土老建制知道的 [1]
曾鈺成指出,美國不想香港獨立。美國知道香港不可能獨立,如果香港真的有分裂國家的行為和活動,中國政府一定不手軟,一定堅決打擊。就算香港成功獨立,對美國沒有好處,可能多個包袱、負擔。所以曾鈺成認為,美國政府説支持實行一國兩制,不是說謊。美國希望香港有一國兩制,是要有一個親美親西方的政權,不要聽中國的話,好像其他地方實現顏色革命的結果一樣。
共情稀薄
美國自由派心戰、中共保守派心戰、香港新生代本土意識興起、大陸中產民族意識擴張,在這等共同作用下,目前香港反對派對大陸的共情已經越來越稀薄。這是人性,這也是黨性。
一些較理性的人會把目標放在中共上,而抑壓對大陸的不滿,這些人是存在的但只是少數;而香港反對派多數的人會把仇恨連帶到大陸,形成本土主義情緒繭房,與大陸民族主義的情繭不斷的在網絡上碰撞,加深陸港仇恨,這些人是多數。
反映到 2021 年本屆的奧運,就是香港人看到中國隊輸了會歡呼,然後將本土認同投射去香港運動員身上,這在 2016 年奧運是完全想像不到的。
2008 年,香港人多數人還是會數著中國金牌,為中國女排加油打氣,到了 2021 年,這種打氣也不會再出現。2008 年地震香港各界捐款,2021 年河南大水災再沒有香港各界動員。
2004 年,劉翔奪金被認為是華人之光,香港多數人對劉翔有正面觀感,認同大陸同胞。到今日 2021 年,本土化仇恨意識只會記著孫揚。
更耐人尋味的是,2019 - 2020 其實是 2003 - 2004 的翻版,只是底下的動力因子完全不同。
- 2003 年香港有反 23 條大游行,到了 2004 年奧運還是為劉翔奪金歡呼。
- 2019 年香港反修例大游行並且勇武派封路打砸,到了 2020 年奧運,香港反對派同情者見到中國隊輸了歡呼。
實優越感和認同感是可以同時存在的,不是 X 覺得比 Y 優越,就代表 X 不會認同 Y。支配者的操作,本土意識的興起,國際風向的改變,都令到一些以往有可能共存的東西,再沒有共存的空間。
共情稀薄就是目前的現實,噓國歌、對河南水災無感以至幸災樂禍,是 2008 到 2021 底下意識重大改變的一個表面顯化。
經歷者和回顧者認為是「常識」的東西,在新生代及下一代中,會變視為「不合時宜的憶往日」以及「發夢一樣的歷史錯誤」。
人文的因子會持續稀薄,仇恨主導著這一代華人的意識,情緒繭房厚不可破會將是兩岸四地的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