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一篇20萬+閱讀數的文章
先上我在知乎的數據:
目前一篇回答的閱讀數平均約為22萬。
目前關注人數:
除了以上數據外,還上了無數次的全站熱門內容。
最近一篇:
如我在其他文章裡說過,不管在哪寫文我都沒有抱團(ps:抱團是個人自由)操作任何事,我寫的文和我說的話一樣,從頭到尾都是一個人的戰鬥,這也是在影視圈裡養成的習慣,因為複雜的利害關係,因為都是by project,所以隨便抱團到時要踢掉人太不方便了哈哈!
我唯一幹過的拉幫結伙就是,叫年過七十的老媽去開帳號。
計劃是,她開了帳號後在我B站的視頻下挨個點贊,並且逐個寫評,up 主好美啊之類的。
然而要開B站有點贊權限的帳號是需要考試的,及格分數為60分。
動漫,影視,娛樂,八卦,運動,二次元等主題任選。
結果我媽考了58分😂.......
所以我的"幫派"還沒開始就垮了,計劃也告吹了......
好啦其實雖然我和我媽說算了,但她還是不死心又去考,考上了才輕描淡寫的告訴我,我幫你點贊了......(但她考了多少次才考上這事成為永遠的謎🤣......)
總之,大家可以參考我的經驗+互聯網一般的例如SEO等技巧,最後啄磨出自己的風格,相信會有助益。
以下,是我的寫文經驗,供大家參考:
網站的屬性
我在知乎,馬特市,B站,Youtube 發文發視頻的經驗讓我發現, 網站有本身的偏好。
找到這個偏好後,再結合自身能"炒作"的點來發文,很容易就能爭取到流量。
例如,在知乎上我幾乎可以肯定的說,以我台灣人的身份去寫一篇:台灣人如何看大陸 這樣的回答,不管你的論點是正面還是負面,十萬閱讀數很容易取得。
但同類型的文章發在其他地方例如馬特市呢?
除了馬特市的基數比知乎小太多這個先放一邊,但受歡迎,或者說獲利的程度會比知乎低很多,因為馬特市上的用戶關心這個議題的比例沒有知乎高,這種文章在馬特市可能還是引來牆內的用戶進來瀏覽,那麼如果你想要賺錢,論點最好是贊美大陸,這樣比較能獲得他們拍手,但又可能失去馬特市的主流用戶,即非牆內用戶,反之,就看你的文章內容怎麼寫了, 寫的力道夠,那也有可能讓主流用戶拍手,但在知乎,這是不用考慮的,㧓緊一個聲音就對了,閱讀數,應該說贊數可以差距幾十倍。
B站同理,如果我現在要學某些在B站上的台灣Up 主,拍一系列的視頻如為了一句我是中國人,台灣妹子失去20年的朋友......台灣當局下黑手要處理我......別被騙了,大陸社保秒殺台灣健保......
不用多,五個這類視頻即可,保證播放量個個破萬,點贊比例也會很高,再加上我現有的粉絲基礎和個人口才,十萬乃至百萬播放量都是很有可能的,但放在Youtube 就未必有那麼好的效果(點贊+播放量)
熱點/話題性
雖然現在很多人喜歡用蹭熱度來進行人身攻擊,但蹭熱度其實是有必要的,不過要先分清楚什麼叫熱度。
何謂熱度?
💜簡單說就是當下大家關心的人或事。
大的網站有熱榜,讓你很清楚數據顯示的熱度為何。
小的網站如馬特市很難精準知道,因為基數小,容易抱團操作拍手數,也容易讓人因為有團體支持就以為自己是熱度,這不叫熱度,這叫腦子發熱。
不過現在有閱讀時長供參考,雖然還是難以跳脫團隊操作的陰影,但仍有其參考價值,可從中找出自己寫文的題目和方向。
熱度一般來說只能持續兩三天(除非是有延續性的,例如江歌案),而且在熱度產生的第一天發文和第三天發文效果也會差很多,所以有些團隊會在最短的時間策劃幾篇相關文章,分時間po 文,把"蹭熱度"利益最大化,效果一般來說也很好。
立場
這是寫文前需要先想好的事。
由於這和自己的原則+網站屬性有關。
假使有個熱點是關於霸凌欺負人的,如果你的立場是霸凌密謀欺負誰是我的本事,但你不大確定這個立場站不站的住腳時,你一定要去看其他的文章和底下的評論,如果大部份都是反對的,那你也不用更改立場,放棄寫這個議題就好,因為要在網上寫出成績,最終仍需要有個人風格,牆頭草是很難寫出一片天的。
如果大部份是贊成你的立場,那你就要去看別人的理由為何,做為創作的靈感,那你很容易就能擊中人心,寫出一篇對自己誠實又能贏得贊數的文章(贊數多閱讀數也容易上升)
如果具爭議,贊成反對各半,那麼我認為你仍然可以寫,但這個寫文的要求較難,因為你需要找到與眾不同的角度,或提供稀缺的知識,而且要寫的十分精彩,還得有個讓人贊嘆的結尾......不容易,但非常值得找類似的文章學習。
真誠
真實的經歷,誠摯的情感,對社會的關懷等等,是不管在任何網站都適用。
雖然我們都說人設很重要,現在的世代好像也喜歡搞炫富那種人設,但其實炫富的我寫過,做生意失敗破產的經驗我也寫過,兩者都受歡迎。
所以不用擔心如果你的生活乏善可陳怎麼辦,那就把乏善可陳轉成共鳴。
還記得Youtuber Casey Neistat 嗎?可以說因為他才帶起了Vlog的風潮,誰能想到自己"平凡無奇"的生活也有人看呢?
人設/簡介
所謂人設,是在不欺騙人的基礎上,把自己的優點做最大的發揮或強調。
這個在開始寫文時就要想清楚。
給大家舉個例。
我有個朋友是大陸Vogue雜誌的編輯,她決定離職去做B站。
路線很明確,就是服裝穿搭,時尚科普那些。
視頻也拍的不錯,連封面設計都很吸引,但是播放量卻不好。
後來她做了一個改動,播放量立刻衝上來,在一年之內粉絲衝破六萬。
她做了什麼改動呢?
原先她沒寫簡介,後來她補上了,寫著前Vogue 雜誌編輯,旅居英國。
現在成功塑造了時尚博主的地位。
簡介也可以逆向操作,這也和你怎麼做人設有關。
我剛開始在知乎寫文時,簡介只是一句話:"做個有趣的人",結果成功了。
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我寫的回答很多是只有少數人能寫+經的起質疑。
例如寫娛樂圈的事,寫特效的事,網上人那麼多,要抓包很容易。
反之,如果一直沒被挑戰,就容易引人好奇:這人是誰呀。
當你捱過辛苦的前期後,粉絲愈多,神秘感愈大。
這不是說網上找不到我的資料,而是別人會因為這種關注數多卻不知道在做什麼的"神秘感"先點進來看你的文章,然後才搜尋你的名字。
他點進來了,剩下的就看你怎麼用內容留下他。
所以操作不是死的,但你得先想好自己的路線,那就成功一半了。
長尾效應
這個部份是我意想不到的。
我首發在網上的文章,是講荷蘭的迷幻體驗。
這篇文章到今時今日都偶爾會有人進來點贊。
當時根本不懂什麼叫長尾效應,只是誤打誤撞的沾到了好處。
其他知識性或地標性的文章都產生了同樣的效果。
另一種長尾效應是知乎這種問答網站特有的。
該網站除了時下熱點外,還會讓熱門回答輪番上陣,那你的回答也會不停的被翻出來,被人罵或者被人贊😂,當然也會帶動一波關注,如果文章好的話,有時還會帶動其他文章的閱讀數。
所以可以夾雜幾篇有可能帶來長尾效應的文章在自己的創作list 上。
Log line 兩句話吸引讀者點開文章。
我用這個稱呼是因為挺貼切的。
這個部份很困難且我自己也還在學習,只提供一點經驗。
延用之前的例子,當你寫,台灣人在大陸的體驗時,你的第一句話就可以是點名身份,
"我是台灣人,在大陸住了十年云云 "
也就是說,你要先思考,大家被你的標題的什麼部份吸引,以這個標題來說,吸引的點當然是在現身說法,所以你文章的開頭就得用任何形式表現出來。
也可以反向操作。
例如我在前不久的醫生實名舉報醫療制度有問題的回答下寫了篇文章,開頭故意寫道,我以台灣的經歷為例子......
會這麼寫是因為一來熱度已過,我太慢發文,需要點刺激,二來我知道這種話題寫台灣經驗什麼的,自然會引來大堆小粉紅進來帶流量,但壞處就是贊數很少。
不過這是著險棋,你寫文的內容要非常小心,否則那些人可以把你整個帳號炸掉。
因此內文不要太激烈,一定要實事求是,那麼還是會有些人默默點贊,這樣才能保住你的文章不會在短時間內下沉,然後給罵的差不多時關評論就好了,我通常是需要引流到剛發了視頻的網站時才會這麼做,這些人給你帶來的視頻基礎流量能幫助你過第一道門檻,以B站為例,過一百贊,流量會再加碼,幸運的話,還會很快拿到首頁通知書。
還有一種方法是,聳動的說詞。
例如我曾經在一篇講白富美的文章裡,第一句就寫:實名反對高票答案。
這篇文章的閱讀數超過180萬,贊同數也超過了六千。
再提供一個經驗,叫證據型。
這個在產品介紹或時事論點等經常可見。
例如我在保養皮膚的文章裡第一句就寫: 上圖,無圖無真相。
這篇文章的閱讀數近十萬,另一個分享好物的文章的閱讀數是70萬。
本文章也是用了這個方法。
還有很多類型,手酸了,以後再和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