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出世,兩隻耳都聽不到。」

身穿黑色連身裙,剛從中學趕來的聾人老師劉曉彤﹝Toby﹞以流利的廣東話介紹自己。爸爸媽媽都是健聽人士,自小不准她學手語。「她﹝媽媽﹞說我年幼時,看見我有手部動作便會打我,然後說:『想表達就開聲說話。』」接受過三、四年言語治療,Toby靠模仿和緊記老師的口形,日夜苦練一字一句的發音。

在純口語的主流學校 再努力仍是挫敗

雖然克服了說話的障礙,在主流學校上學仍然十分艱巨。「我聽漏很多音,S音或者高頻的聲音都聽不到。讀書都是追口型,追得很辛苦。每一科都不同老師,就算有些老師教了我一、兩年,我還是看不懂他的口形。」Toby遇上沒有接觸過的詞語,更加看不懂口形:「特別中國歷史,很多歷史帝皇的名字或者詞語,我完全不知道意思是甚麼。」

只好放棄課外活動,天天補習、備課,記緊每個詞語的口形。不過她再努力,仍是聽漏功課、聽錯默書範圍。「老師和媽媽都鬧我為甚麼不留心望口形。我很難過,我已經很專心地看,好像有種我盡了全力,但仍然失敗的無力感。」事隔多年,Toby憶起仍會流淚。

當時全班只有她一位聾人,同學會笑她「黐脷根」,聊天時自己又答非所問,Toby很自卑。但她知道沒有人能幫助她,所以更加不可以放棄自己。靠自學,終於考入大學。即使夢想是當社工和老師,她亦只敢選擇不用跟人溝通的生物科技系。

第一次接觸手語 夢想成真做老師

「入到大學,我終於可以報讀手語班。」第一次接觸手語,Toby彷如重獲新生。「我會覺得原來有一種語言,是我可以無障礙。」她指學廣東話、普通話、英文都很挫敗,手語是她第一個可以完整地擁有的語言。手語老師還邀請她參加聾人的聚會,「那時第一次接觸聾人的世界和聾人的圈子,發現自己跟他們很不一樣,他們身上散發一種很自信的光彩。」她說。

不但找回與人溝通的一道橋,Toby還夢想成真成為一位老師。教過主流學校,現在於手語雙語學校教書。她發現這裡的聾童很不一樣,「他們對讀書的快樂和享受,我以前從未擁用。我教書時,他們會好主動發問,感覺到這個校園給了一個很快樂的環境讓聾童成長。」Toby說。

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

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於2006年發起手語雙語共融教育計劃,嘗試在五間主流幼稚園、小學和中學,加入手語老師,改革主流學校純口語的學習環境。上課時,健聽和聾人老師一起教書,聾童追不上口型,可以靠手語補足,健聽同學亦無意間學懂手語。「健聽的同學覺得手語是一個很特別的語言,他們很想學。這班學生沒有欺凌,大家一起做習作,一起參加比賽。」香港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鄧慧蘭教授說。

不少人深信,聾童學手語後會變懶,不願意說話。這種二元對立的想法已存在半世紀,而且忽略了聾童真正學習需要。「小朋友說話與否,是基於他有沒有動機說話。因為互相接納的環境,他們亦很願意說話。」鄧教授說。計劃的項目經理姚勤敏先生更指手語和口語是互相補足,「我們不只是加了手語,手語能幫忙聾童的口語訓練──就像我們小時候用中文來解釋概念,幫助你學英文一樣。」

政府諸多推搪 漠視聾童學習需要

計劃推行了十年,新加坡、澳門和荷蘭也參考中大的研究和實戰成果,推行手語雙語教育。回望香港,政府就要求研究中心證明雙語是「唯一」能幫助聾童的方法,才考慮撥資源。「這個世界不會有一個完美的特殊教育計劃,我們現時實實在在看見有些小朋友需要這個語言,政府亦應承認這是他們的需要和權利。」姚先生指聾童當下就要學習、步入社會,不能夠因為未有定論就一直讓他們無了期等待。

靠坊間籌募資金,手語雙語計劃可能2019年便停辦?。政府何時才會檢討共融教育政策,還聾童一個平等的學習機會?

【我的聾孩兒】系列三之三。一連三集,帶讀者去看看香港聾童無聲的童年。

Originally published at hk.news.appledaily.com on 7 November, 2017.


後記:

雖然政府仍未考慮撥資源,計劃獲民間的家族基金「傅德蔭基金」贊助。至今,中文大學手語及聾人研究中心仍致力在中學、小學和幼稚園推動手語雙語共融計劃,並將逐步推展計劃至其他鄰近地方,包括新加坡、澳門及中國衢州市。2020年,計劃更獲奧地利 Essl Foundation 頒發 Zero Project 2020 『創新教育實務奬』(Innovative Practice Award on Education),肯定計劃對教育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