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多个指导意见直面行业痛点,快递员、外卖员等将迎来春天吗?

#平台就业 #权益保障 

7月,中央部委、工会等多个部门,相继联合发布三个关于新就业形态劳动保障权益的相关指导意见,直面平台经济行业长期存在的侵犯劳动者工资保障、休息保障、职业健康保障的行业痼疾。

7月8日,国家邮政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保障快递员的合法权益,具体包括:保障快递员合理的劳动报酬;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保障快递员休息休假权利;督促企业与快递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保,推动工伤保险参保;遏制快递行业“以罚代管”的乱象;督促企业提供安全良好工作环境。

7月16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新业态行业中平台责任、报酬、休息、职业伤害保障等多个焦点问题;直面新业态行业的多个劳权痛点。具体包括:规范用工,“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的,企业应当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按时足额支付,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法定节假日支付合理报酬;督促企业为劳动者参保;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体系;以及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在常住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同样就劳动收入,在劳动强度、劳动时长、社会保险参保等方面要求平台企业提供相应劳动保障。

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达2亿人,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长。2020年,共享经济服务提供者约8400万人,毋庸置疑已是劳动群体的主力军。但新业态劳动者却长期面临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关系认定、社保缴纳、职业伤害保障等体系性的问题。

以快递员为例,国家邮政局发布的《2019年全国快递从业人员职业调查报告》显示:75.07%的快递从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月收入超1万元仅占比0.73%。工作量大、时间长且休息少是不少快递员的常态:每天工作8-10小时的占46.85%,每天工作10-12小时的占33.69%,近2成从业人员工作12小时以上。报告显示,提高计件工资、提高加班工资、按照法定休假、提供社保、签订合同、提供意外险等是快递员从业者的集体诉求。

此次,多个部门出台指导意见,是对劳动者群体诉求的直接回应,无疑为劳动者合法合理维护自身的权益提供有力的保障和依据。而劳动者能否就此真正迎来“春天”,该政策是否能真正改善劳动者处境,扭转此前的困境,还有待劳动者的争取以及相关部门的积极监督。

新闻来源:

  1. 21深度|爆仓、价格战,快递业内卷!七部门“入场”解局
  2. 2019快递职业调查报告出炉
  3. 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明确多个焦点问题
  4. 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

02 今年多地提高最低工资,此前因疫情全国冻结调整

#最低工资  

2021年已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黑龙江、江西、陕西、新疆、西藏等省市发布通告,对延迟了一年的最低工资进行了轻微的调涨。其中,北京从8月1日起,调整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200元调整到2320元,增加120元,涨幅5.5%;上海自2021年7月1日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80元调整到2590元,增加110元,涨幅4.4%;浙江从2021年8月1日起,调整为2280元、2070元、1840元三档,涨幅为13.4%;江苏2021年8月1日起调整江苏省最低工资标准为一类地区2280元;二类地区2070元;三类地区1840元,涨幅12.8%。可以看出,北京上海等地涨幅稍低。而原本预计7月份调整最低工资的广东省,迄今未见通告。

2004年起实施的《最低工资规定》要求各省市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有条件的省市则采取每一到两年调整。依此设定,2020疫情年原本应是最低工资调整的“大年”——全国31个省市中有21个省市按规定需在2019/2020年前调整工资,其中有多达9个省市最近一次调整最低工资已是2017年。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已有广西、福建、青海等9个省市在2020年调整了工资,但均是2019年提前宣布的。即便没有中央公开文件说明,可预见在经济未全速复苏的情形下,2020年全国城市均统一冻结了最低工资调整,并将调整整体延缓到了2021年。

最低工资标准关系到每一个基层一线劳动者的基本生存状况,是生活“兜底”的基线。其确定和调整,主要参考劳动者最低生活费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经济发展水平、就业状况等因素。疫情当下冻结工资固可理解,但疫情后最低工资调整幅度应比照物价水平,劳动者才有办法实现基本的生存消费保障。

新闻来源:

  1. 观察周报02|危机开始的2020年:全国冻结最低工资,疫情后拥抱用工灵活化
  2. 多地调高最低工资标准

03 多地高温补贴“冷热不均”,外卖快递等新兴行业难覆盖

#快递外卖 #高温补贴

七月,全国多地高温天气频发。高温天气下,从事户外作业的一线劳动者的基本劳动权益和保障问题引发关注。据多个媒体报道,各地高温补贴政策落实情况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

央广网、东方网记者走访发现,南宁市良庆区等地建筑工人以及快递员从未听闻过“高温补贴”;也有同为外卖骑手但待遇不同的情况,广西一地骑手直接与平台签约可享受高温津贴,但外包(众包)骑手则无。此外,据北京日报报道,高温津贴的发放在不同行业呈现出较大差别。在一些行业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发放高温津贴之外,也有企业的发放金额显然打了折扣。而在外卖等新兴互联网行业,多名骑手却表示,暂未享受到高温津贴。

外送行业中,有些地区的高温津贴和跑单量挂钩。《IT时报》记者走访上海闵行外卖点发现,站点制定夏季奖励规则表,将冲单量和补贴挂钩。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卫雪艳对此表示:“高温津贴300元’不可以以消暑物资或者冲单奖励等其他形式发放。单位应当为高温作业、高温天气作业的劳动者提供足够、符合卫生标准的防暑降温饮料及必需的药品。而且跑单奖励是不确定金额,有的拿得多有的拿得少,不应该冲抵高温津贴。”

除了高温津贴之外,防护用品、清凉饮料等补助缺位严重。有外卖员反映未收到防暑降温装备,“工服能透气,就算照顾我们了”。

此前,“服务业劳洞”《高温津贴政策的制度之困》一文指出,高温津贴政策尽管已实施近10年,但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包括以清凉饮料、防护用品代替津贴;监管缺位,以及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从业人员难以被覆盖等问题。文章认为,当下高温保障体系逐渐落后于实际经济发展,成了“鸡肋”。

新闻来源:

  1. 广西进入“三伏天 ” 高温津贴发放却是“冷热不均”?
  2. 高温津贴政策的制度之困|观察周报
  3. 调查 | 您的高温津贴“到账”了吗?
  4. 东方快评丨高温津贴发放要有同样的民生温度 
  5. 身陷台风、三伏天的外卖骑手,大多没有社保

04 河南洪灾,环卫工等一线工人受困求助

#洪灾受困  

据官方通报,截至7月28日,自7月17日以来的河南强降雨已造成全省150个县市区、1366.43万人受灾,73人遇难。洪灾中,大量工作于一线的劳动者生命受到威胁,通过社交媒体发出求助信息。

据豆瓣用户“隔壁车间玉主任”文章整理,20日8点半,微博上一名趟着漫过肚子的水回家的市民表示,见到“郑州高新区西三环延长线桥下有环卫工人抱着大树”,请求救援;20日晚上12点,有网友表示郑州市绿博大道、良秀路路口的工地坍塌,工人被困;随后,当天铁路局洛阳工务段穆沟工区多名职工被困两天,“房子快塌了”,“山区可能发生泥石流”;辉县市袁家村赵固二矿的工人被困、失联;新乡工人被困等消息均陆续在社交媒体涌现。

图源网络

据澎湃报道,21日凌晨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中建六局工地有一百多位工人被困一天,没水没食物。当日下午自行施救,部分人转移到了一个坡前的平民人家,等待救援。最终于21日上午被安全撤离。另据《凤凰WEEKLY财经》7月20日晚,郑州富士康厂中牟县厂区近一千八百名工人被困于宿舍,直到7月22日下午5时左右,滞留工人才基本脱困。

奔赴抗洪第一线的救灾工人的处境也值得关注。大河网报道,20日,郑州科学大道附近20多名环卫工人需24小时驻守,为涉水通过行人提供安全指引。

新闻来源:

  1. 河南暴雨中一线工人的微弱呼救
  2. 富士康郑州中牟县厂区受洪灾影响停工数日,恐影响iPhone 13生产 
  3. 郑州暴雨倾城!环卫工人24小时驻守

05 台风天外卖员生死竞速,极端天气下劳动者权益谁来保障?

#外卖员 #极端天气 

台风烟花于25日中午于浙江省舟山普陀沿海登陆,后续影响杭州、嘉兴、上海等地。25日凌晨,一名外卖员——昵称为“吴喦”的豆瓣用户,发文《台风天美团需要骑士敢死队》称,美团为台风登陆点上海的外卖员,准备了7个活动、共计629元台风跑单奖励,活动时间为24日至26日。

图源自豆瓣文章:《台风天美团需要骑士敢死队》

外卖平台巨头美团、饿了么回应界面新闻,称将依据天气预警,实时缩小配送范围;同时提出为保障安全,部分配送站点根据客观条件仅恢复短距离接单,恶劣天气影响的超时罚单免责;但并未取消全部配送服务。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应对运力需求,一线人员取消休假,骑手全部到岗。

与此同时,“台风天点不点外卖”的讨论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媒体平台上登上热搜榜首。近年来,该问题在台风天气频繁时期常常成为网络热议话题。类似的讨论一直存在,但并未为骑手争取到是指权益——讨论一方面推卸平台商家对劳动者权益保障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将这个责任甩锅给“消费者”。

此前据澎湃新闻报道,2019年台风“马利奇”来袭上海,部分外卖站点明令不能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2019年8月10日台风当晚,上海一名外卖送餐员顶着台风天和大雨骑电瓶车送外卖,由于道路积水过深,不慎触电身亡。

新闻来源:

  1. 台风“烟花”来袭,美团饿了么等多个平台调整配送服务范围
  2. 极端天气请假算旷工?不能再用生命送外卖
  3. 台风“烟花”来袭外卖配送怎么办?平台回应来了

06 南京禄口机场大量保洁工感染,劳务派遣下工人劳权被忽视

#保洁员 #劳务派遣 

7月20日0时至22日24时,短短72小时,南京禄口机场新冠感染者增加41例。23日,中国青年报发图呈现感染轨迹,感染者皆为机场基层工作人员。随后,微信公众号“化心为宇”发文《罪恶的劳务派遣制度:南京禄口机场哪些卑微的受感染的保洁女工,谁来保障她们的权利》披露被感染者背后被忽视的劳动权益问题。文章引用社交平台信息指出,机场保洁外包是疫情扩散的重要根源,外包公司和机场互相推诿,国外航班和国内航班保洁工作交叉,“劳务公司将大量员工推给机场,但双方好像在劳务员工的防疫安全装备及知识培训方面都在推皮球,最终导致疫情井喷式爆发”。该文在多个社交媒体被频繁转发。而后续相关感染是否在工作人员中扩散的调查,并没有相关的新闻报道。

据人民日报直属媒体《健康时报》报道,禄口机场外包公司的保洁工人基本居住在机场附近的街道,工资5000-6000不等。外包公司为了省钱,将两个人的活由一个人承担。外包公司为追求利润,只从省钱角度考虑,没有把境外和境内的保洁员进行严格区分。而且也没有承担高风险工作者的住宿管理、感染防范保障,导致“保洁员回家感染家人”。

新闻来源:

  1. 南京禄口机场“失守”:保洁外包,境外境内航班保洁人员不分
  2. 罪恶的劳务派遣制度:南京禄口机场那些卑微的受感染的保洁女工,谁来保障她们的权利

07 家政平台“天鹅到家”抽佣高达30%,家政工却无保障

#家政工 #平台剥削

7 月 3 日,58 旗下的家庭服务平台“天鹅到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招股书,申请上市,若成功上市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家政第一股。招股书显示,平台对家政工的抽佣比例高达30%,引发争议。

天鹅到家主要业务是家政服务,包括保姆、月嫂、保洁、护士等提供家庭服务。在该平台注册认证的“阿姨”共有超150万。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3月31日,天鹅到家累计拥有超过1600万注册用户,累计服务超过420万用户。不过,只有29%的用户完成了至少一笔家庭服务交易。

招股书披露,平台收入主要依靠对月嫂、保姆等劳动者进行抽佣,佣金比例高达30%。招股书显示,在天鹅到家上,2020年用户请月嫂平均每次要支付1.25万元,而2021年月嫂的费用则涨到1.35万元每次,每次平均服务时长26到42天。天鹅到家的抽成约为30%,即劳动者需要支付佣金3700-4500左右。

尽管平台抽取高额佣金,但却未能为家政工人提供基本的劳动保障。招股书透露,公司已计提 " 五险一金 " 费用,但未按中国法律要求足额缴纳员工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由此显示,目前天鹅到家并未为劳动者提供社保。

多家媒体报道“天鹅到家”,自2019来三年累计亏损18.22亿元。亏损主要源于庞大的销售和市场支出。“天鹅到家”亏损现象背后的逻辑与外卖、网约车等平台经济行业的运营逻辑类似:平台支付大量资金获取用户,以赢得市场中的垄断地位,而并未将劳动者的权益纳入考虑范围;反而,随着平台的市场扩张形成垄断地位,劳动者议价权可能逐渐丧失。

新闻来源:

  1. 天鹅到家IPO隐忧:月嫂高抽成仍巨亏 员工未足额缴纳五险一金
  2. 150万阿姨撑起天鹅到家IPO:平台抽佣30%仍三年亏6亿,用户雇30天月嫂支付1.35万 

08 全国首个劳动法庭在苏设立,营商抑或劳动保障?

#劳动法庭 

7月16日,苏州劳动法庭揭牌,这是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在地方设立的全国首家劳动法庭。今年6月,最高人民法院批复同意在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专门审判机构——苏州劳动法庭。苏州劳动法庭从提出申请到挂牌成立,仅用了2个月时间。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高憬宏表示,“全国首家劳动法庭的设立,既是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应对劳动争议纠纷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必要举措。”官方表示,成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有助于不断提升专业化审判能力和水平,满足相关司法需求,同时维护好快递小哥、网约工等各种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规范新型用工关系,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促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动营造法制化营商环境。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教授沈同仙认为,劳动法庭将在劳动争议案件审判、劳动法律法规完善以及劳动争议前瞻性研究等方面,为全国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新京报发表社论表示,近年来,劳动者维权意识、法律思维不断强化,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置也变得越来越常态化、复杂化。不仅案件数量持续增加,新业态的出现,劳动关系认定、争议纠纷调解处理等也给审判专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此一背景下,设立专门的劳动法庭,无论是之于更好地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还是推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与劳资环境,同时,这是保护好新业态下的劳动者权益的内在要求,也是呵护新业态发展不可或缺的司法保障。设立劳动法庭,就是在此方面的积极响应。

新闻来源:

  1. 保障和谐劳动关系 全国首家劳动法庭在苏州揭牌 
  2. 全国首个!苏州劳动法庭助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3. 全国首家劳动法庭设立,更好呵护劳动者权益 | 新京报社论:

09 卡车司机呼吁取缔货运平台;货车平台满帮集团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卡车司机 

6月29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21年货车司机从业状况调查报告》,通过大范围调查对货车司机群体进行画像。报告显示,中国货车司机主要以大龄、低学历、农村户籍、男性群体为主,对年轻从业者吸引力显著减弱。

调查显示,目前货车司机的年龄集中在36-45岁之间,占被调查货车司机的48.7%;46岁以上货车司机占比为25.8%。35岁以下司机占比为25.5%,其中25岁以下司机仅为1.4%。货车司机疲劳驾驶仍然是普遍问题,82.4%的货车司机日均工作时长在8小时及以上,存在疲劳驾驶风险。同时,货车司机日常工作中,等待和停车等无效工作时长占比依然较大。

收入方面,大部分司机月收入在5000-10000元,占比为57.5%。月收入1万以上的司机约占到三成。与较强的劳动付出相比,货车司机对收入水平不满意率达到62.9%,另有三成货车司机对目前的收入满意度一般,且其中56.6%的营运车辆目前还在偿还贷款中。

7月初,上市未满半月号称“数字货运第一股”的满帮集团遭遇了监管危机。7月5日上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运满满”“货车帮”进行网络安全审查。公开资料显示,满帮是一家货运调度平台,其前身是运满满、货车帮,其此前已曾因涉嫌侵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被约谈。

随后,7月中旬,交通运输部研究审议《关于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文件,会议要求,要梳理分析如今道路货运业发展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加强货车司机的合法权益,加快推动道路货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7月份监管举动和政策会议引发货车司机热议。其中,“取缔货运平台或管理好平台”的呼声较高。近年来,依托移动互联网搭建的货运APP层出不穷,很多平台为吸引货源和运力,导致运价被压低,直接造成了货运市场的不良竞争。与此同时,“建议取消货运资格证”的呼声也居高不下,许多卡友认为:这都是因为办证、继续教育环节都存在收费环节,这个环节令相关部门有利可图。卡车司机反映最强烈的还有扣分制度,不管是12分,还是通过一定手段得到的20分,如果扣完,就意味着卡车司机无法再继续拉货,有的甚至被吊销驾照,这是他们养家糊口的工具,一次不小心违章了、违规了就丢掉工作,处罚明显过重

新闻来源:

  1. 货车司机调查报告:仅17%司机受雇,对年轻人吸引力弱
  2. 满帮集团被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此前曾因涉嫌侵害货车司机合法权益被约谈
  3. 运价有望回升!交通部发文,坚决维护卡车司机权益!
  4. 取缔货运平台呼声极高,交通部将加强货车司机权益保障

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