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特市編劇工作室YouTube直播實戰編劇課(1)
前言:
最近因為主角設計得不好,一直在改,但往往是解決了A問題卻出現了B問題,雖然這樣反覆折騰的創作過程我們已經很習慣了,但習慣不代表喜歡,大家還是有點心煩氣燥。
某次改動,我突然想用,加三個跟班的小人物在一旁解決所有難題。
編劇助理立刻舉雙手贊成,他覺得挺好的,理由是什麼喜劇理論,又舉了Three Stooges 例, 我心想科班出身,果然有理有據啊,雖然我的心思很快就飄走了。
我飄走的原因是因為,我想的是如何操作。
三角戀+每集獨立小故事+背後大陰謀+核心思想的鋪開,一集只有45分鐘,我有沒有足夠的戲給這三個傢伙表現,他們的作用會不會和其他現有人物重疊,他們對戲是加分還是負擔,主角若是幸運請到大牌會不會有意見等等......
待我思考完所有問題後,編劇助理貌似也講完了整套理論。
我點點頭說,那就這麼辦吧。
以下紀錄把限制級的部分拿掉了😝,這邊只記錄無聊的部份😊~
1.當一個編劇接到工作邀約時,他/她會問什麼問題?
這部戲的類型+風格
是喜劇?是悲劇?
是黑色幽默?還是暗夜復仇?
雖然不管是什麼類型和風格,某種程度來說,你創作的手法是一樣的。
你都需要設計人物目標,風險,衝突,高潮迭起這些。
但知道這些你才不會寫出一個導演一看就覺得感覺不對,他不想要的故事。
有一個導演朋友接了一個動作戲的項目,找來的編劇很好,專寫大片,但兩人謀合了幾個月後導演始終不滿意,戲是和導演一起討論的沒錯,但那個調性就是不對,導演喜歡輕鬆詼諧,可每次討論好的劇情到了編劇筆下就變成了正經八百的打戲,最後這個大編劇還是給換掉了,當然有時是編劇本身的調性 ——人家就不是寫這種類型的,硬凑在一起大家都痛苦。
所以一定要和導演或制片人討論影片的調性,有時他們不清楚,你就給建議,給參考影片,勿求得到共識後才展開創作,否則整個創作過程就會不停的在雞同鴨講。
經驗豐富的編劇有能力在確定風格後,熟練的踏出第一步,即設計出利於編寫符合該類型和風格劇情的人物。
設計得法,情節乃至台詞也將源源不絕的湧出。
所以拿到項目時多花點時間思考和討論,不用著急,把所有事情都想明白了再下筆。
我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驗,沒想明白就匆促寫作,急著交稿的下場就是交不了稿,或是交出去後在會議上被批評的信心全無,嚴重影響士氣。
這部戲的預算,預計何時開拍,什麼樣的演員組合(大女主,大男主,雙男主,二男二女等 )
知道預算你才知道規模,同樣的故事,一億預算的寫法當然和一千萬的寫法不同,但請注意,在前期報的預算只能算是"理想值",項目一路跑到開機會有很多變化,任何的變化都能影響到預算,所以這只能做為規模或者制片人野心的參考。
不過。有一半以上的機會戲是開不成的,那也就無所謂預算的變動。
另外一半的比例,有一半機會大電影還是大電影,最終落實的投資不管為何影響不大。
還有一部份的比例就多災多難了,從大預算變小預算,從小預算變大預算都有可能,但編劇不可能做媒還包生孩子,你盡了義務去寫,真有大變化改就是了,除了頭痛胸悶生氣惱火外也沒什麼(通常大改也不會加錢)。
知道演員的組合很重要,你才知道寫戲份如何分配,分配不好演員都可能找不來。
2.你的立場是什麼?
我們在和人辯論時都會說不應該立場先行,但寫劇剛好相反,你得先想好立場,尤其是那些有爭議的,例如三角戀,例如婚外情,你的立場是愛情至上,愛就要主動爭取,還是真愛是懂得成全?
你的主題+立場=你的終點
先想好你要去哪,才能設計出最好的路線。
我自己寫小說時,也是喜歡先想好我的人物何去何從,而這個何去何從是期待能讓讀者感同身受,引起共鳴,我發現只要你不是有反社會人格,你的論點總會有人支持,所以不用擔心,就大膽的說出你心中所想,當然如果導演和你的想法不同,你要嘛說服他,要嘛順著他,要嘛就走人。
看到這有人可能覺得不會那麼嚴重吧,其實意見分歧導致的散伙還挺多的。
以前我曾經接過一個很喜歡的項目,但做的很痛苦,導演枉顧歷史,胡編亂造不可能存在於該年代的職位和情節讓參
與的編劇非常難受,即使我們和導演表達了對歷史尊重不代表劇情就會不有趣,大家也願意挑戰做一個有趣又有考據的劇本,但導演就是覺得沒必要,他甚至聽到就排斥,覺得這不是記錄片——好像我們只有兩個選擇,難看不知所云的電影或記錄片這兩個選擇。後來我們還是做了,為了錢,和導演討論每場戲時也很煩燥,很多情節真是智障的令人想哭。
項目很勉強的進行到一半,制片人找不到投資,怪劇本不好,劇本也確實很糟,但我們也不可能把導演供出,最後只能默默背上黑鍋,唯一慶幸的是項目因為找不到資金而無法再進行下去。
3.劇本和小說的創作方式有什麼不同?
如果清楚知道一個編劇的工作是什麼的話,就能明白兩者的創作方式有著極大的不同。
小說創作不需要考慮拍出來,所寫即所得,想怎麼寫都行,但劇本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影像化,因此很簡單的一個指標,你寫的劇本是能影像化的嗎?不能的話就代表不及格,而能否影像化,可以說要僅可能考慮到所有工種。
在此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小說可以寫千軍萬馬,但劇本創作你需要讓製片組更清楚這是一場什麼規模的戲,他們該怎麼準備。
武俠小說裡,兩方廝殺必然是要寫的精彩,但劇本有時戲都不用怎麼寫,給武術指導設計即可,並且在劇本創作階段時還未看景,你寫的打戲再精彩也未必用的上,你要寫的是這場打戲在哪發生,什麼規模,是巷戰還是飛車,誰死誰傷,目的為何等等。
小說可以有大量的人物心聲,但在劇本裡,你可能只有一場戲,甚或一個鏡頭就要能表現那千言萬語,尤其是電影,每一場戲都該是彌足珍貴,所以將小說改編成電影其實難度很高,並不是有些人以為的,撿到便宜了,情節都已經想好了。
💜第二堂編劇課,因為愈講愈高興,結果講了三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