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利班及極端主義毁滅文化的戰爭
2020一開始,美國刺殺了伊朗革命衛隊指揮官 Qassim Soleimani,伊朗揚言報復,美國總統特朗普則在 Twitter 上要脅攻擊伊朗的文化遺址。若他真的這樣做,根據國際法,他便會成為戰爭罪犯——所作所為就和恐怖組織 ISIS 摧毁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的文物一樣。這種針對人類文化遺產的暴力,古今中外,從未止息。
有些人曾想像,若果希特拉能成為一個成功的畫家,他便不會走去從政,便不會有納粹屠猶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希特拉始終對藝術保持濃厚興趣,早已準備了歐洲各國的藝術品名錄,侵入到哪裡便搶掠到哪裡。英國帝國戰爭博物館最近的一次展覽 Culture under Attack 提到這段歷史,回顧德軍入侵之前,倫敦各大博物館的職員緊急制定搶救藏品的名單和撤退方案,把最重要的藏品帶離戰區。當中包括一幅「阿拉伯的羅倫斯」(即電影《沙漠梟雄》的主人翁 Thomas Edward Lawrence)的肖像。
十萬火急之下,帝國戰爭博物館當年選擇撤走的藏品還不及總數的百分之一,透過地下通道等方式送到遠離倫敦的郊區。回顧當年的名單,雖然藏品中有不少女性藝術家的作品,但被選中撤離的則全出自男性藝術家之手,而女性最多只是其描繪對象,例如兩位傑出的女性醫生 Frances Ivens 和 Elsie Inglis。當年館方選擇了男性雕塑家 Ivan Mestrovic 為後者所作的胸像,捨棄了由女畫家 Norah Neilson-Gray 以前者為主角的油畫。是次展覽中,這兩個作品並列展出,算是對 Neilson-Gray 的一種補償。
另一個展區以建築物及其他文化古蹟為主題,探討它們為何會成為軍隊與暴政的目標,以及補救的(不)可行性。事實上在二戰期間,德軍及盟軍互相轟炸對方的歷史建築。這時期,英國一群專家組隊開展 The National Buildings Record (NBR)計劃,為被摧毁前後的重要建築物以攝影及繪圖作紀錄。實物被炸成頽垣敗瓦,留下圖像紀錄有何用呢?跌落地真要拿返揸沙,總好過渣都無剩低——其實這些紀錄對戰後重建和歷史來說都有重大價值。然而這個獲政府資助的項目在民間並不受歡迎,很多攝影師在廢墟中工作時,隨時遭受到當地疑心重重的居民及警察的留難。
另一方面,在連天炮火當中,藝術的重要性更加突顯,成為人們精神上的慰藉並帶來盼望。英國國家美術館在戰時舉辦「每月一畫」,選出一幅名畫冒險展出,大受歡迎。鋼琴演奏家 Myra Hess 亦在館中舉行午餐音樂會,在隨時遭受空襲的日子,人們在音樂及藝術中得到了勇氣。
雖然戰後歐洲開始重視這些文化遺產,在其他地方,文物仍會因政治及宗教原因而被摧殘。 2001年在阿富汗執政的塔利班政權便炸毁了巴米揚大佛(下圖),就在他們支援的恐怖組織亞爾蓋達發動 9-11 襲擊的半年前。2015年,中國藝術家張昕宇及梁紅夫婦用立體投影科技,在大佛遺址「還原」其中一尊佛像。
其實佛不在像中,電光幻影、千年一瞬,但暴政害人卻是持續進行。在塔利班代表團訪問中國的2019年,中國各地都不斷發生破壞佛像、觀音像、道觀、佛寺和教堂的事情;有的被拆毁,有的把佛像改成康熙像(不是蔡康永和徐熙媛)、觀音變成孔子、有的把老子改成《紅樓夢》作者曹雪芹……還有福祿壽、毛澤東及其他造型(這些並非是次展覽的內容)。
最近的歷史文化大災難則來自恐怖組織 ISIS ,在伊拉克摩蘇爾博物館中大肆破壞,鐡槌電鑽雙管齊下,並拍片公佈於社交網站。雖然某些被砸碎的文物被指出是複製品,但也有不少真品成為了碎石,另一方面 ISIS 也變賣部份藏品換取資金。展覽除了放映破壞過程的短片,也出示了用 3-D 打印技術複製的文物模型。專家亦透過既有的影像資料,重現一個立體虛擬影像構成的摩蘇爾博物館。
這不是摩蘇爾,是中國文革破四舊砸孔廟:
展覽在三個展區的最後都設有互動環節,讓訪客回應「你是否認為戰時政府也應使用公帑拯救藝術品?」、「你認為歷史文物值得人捨命相救嗎?」、「音樂在動蕩的社會中有價值嗎?」等問題,並查看自己的選擇在所有回應者當中屬少數還是多數(可以在這裡看片段)。不知你又對戰時藝術的價值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