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舆论为什么对满清如此仇视?
作者:忘忧玲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76373090/answer/2053026985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又要来撕掉皇帝的新装,说一些不好听的实话了。
对历史政权的评价,从来都是由当代社会背景决定的。“现在的舆论”仇视清朝,和一百多年前、六十年前的舆论仇视清朝,其心理动因都不一样。只有坦然地承认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才能真正面对现实,避免陷入自欺欺人的困境。
………………………………………………
事实上:
一百多年前的舆论仇恨清,是对一个亲身经历过的、极度腐朽黑暗的反动统治者的仇恨。
六十年前的舆论仇恨清,是在移风易俗、阶级斗争的大背景下对清这个封建主义反动性最极端的代表的批判需要。
而今天的人仇恨清,则是基于对清所相关的身份困境的无奈和愤怒。
我就直说了吧:如果国民革命军在改朝换代之时,能够像解放军一样横扫全国,那么清的历史遗毒,根本就不会存在,因为在那种情况下,在汉人人口占据压倒性多数的中国,汉民族主义将成为近现代中国不可动摇的立国之基,中国也将毫无疑问地成为法兰西、德意志这样的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概念只会在清末昙花一现后迅速消失,今天甚至都不会有什么人记得还有过这么一个东西。
然而辛亥革命的力量不足,革命的不彻底,让中华民国不得不以一种法理妥协的方式完成政权合法性的建构,承认与清朝的法理交接,并把原清朝领土内的所有人捏合起来定义成一个毫无历史基础的“政治民族”,也就是20世纪才被人提出来的怪胎“中华民族”。蒋介石宣称一千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境内的中华民族是由民族融合而形成,鼓吹“忽必烈以下的宗支同化于中华民族、满族宗族的同化类似于金代,满汉已为一体并无歧异”,很显然也是维护统治的政治需要。
如果只是统治者说说也就算了,但随后的日本侵华,把中国的所有民族都逼到一起团结起来,残酷的战争让中华民族具备了相当的政治号召力。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虽然立国之基是共产主义、阶级史观,但显然也不存在抛弃中华民族概念的可行性了,必须继续沿用。
问题在于,我以前不止一次说过,“中华民族”虽然具备了公开场合的政治号召力,但仍然远远达不到消除民族界限的地步,没有哪个中国人说自己的民族会说“中华民族”,只会说汉族蒙古族满族壮族等。中国人看待“中华民族”,仅仅等价于“中国人”。
这是一颗历史的毒瘤。因为一个国家的少数民族意识可以有很多,但主体族群意识只能有一个,“中国是汉家儿女的国家”和“中国的56个民族大家庭组成的中华民族的国家”这两句话是绝对不能共存的。承认“中华民族”的合法性就必定意味着否定汉民族主义的合法性。但“中华民族”本身又是一个典型的虚拟出来的政治正确概念,它不具备完成民族融合,真正构建一国一族的能力。
所以结果就必然变成:长期以来不得不靠压制汉族的民族情绪来维持“中华民族”这个裱糊出来的门面。在教员还活着、领袖权威还在、阶级史观还管用的时候,或许还行;在改开后经济发展、蛋糕做大、上升通道还宽的时候,或许也行;但在经济增速减慢、阶级固化加深、阶级叙事也变得不管用的时候,人民的焦虑就很难不向民族情绪的方向转移。
这也是我说过的,经济问题导致民意的左转和右转,一方面是教员的风评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则是汉民族意识的抬头。然而上面说过,汉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主义具有不可调和的根本性矛盾,体会到这两者致命冲突的、民族意识崛起的汉族人,必然对“中华民族”越来越反感,而敏锐地意识到“中华民族”这一怪胎恰恰是清末民初政权交接的历史遗毒后,也就定然敌视清,把今天汉民族在国家的尴尬定位和民族意识被刻意压制的怨恨全部归于清,乃至归于“满遗”甚至满族本身。
这也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清的罪行从来就摆在那里,共和国建立也七十多年了,但也就是在最近,把清定位为日本鬼子的舆论才甚嚣尘上——历史的内容有很多维度,而你挑什么来说,只取决于你现在需要什么,仅此而已。
相比之下元已经死掉很久,和近代也没关系,而且元灭之后明彻底清算前朝完成大一统,没有留下致命的历史包袱,没有重大遗毒,自然也就没什么人真的关心,仅仅是小配菜罢了——尽管事实上从政治上说元和“中国”的关联比清还要弱得多。
说难听的,清末出个朱元璋,什么问题都没了,但历史不容假设,没有就是没有。
………………………………………………
这也是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和平”未必就是件好事,因为问题不会因为暂时的和平就解决,更不会因为掩盖就消失。当代其实也有其他鲜活的案例,香港的过去二十多年,也是大同小异罢了。
但话又说回来,何不食肉糜?往往实力不允许你不用和平手段,过度依赖武力根本就行不通;而历史的路径一旦确定,你就没办法再推倒重来了,硬要撕破,只会把整个盘子都砸烂。
历史从来就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无奈,从来就没有你想怎样就怎样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