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美帝国的终结
这个标题看起来噱头,但是却不是我取得,《经济学人》连续做了多个报道,其中包括:
美帝国的终结的话题,其实在美国属于“显学”,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提,所有的学者都很清楚,没什么东西是永恒的,美帝国也是一样,终究有一天会终结,只是不知道哪一天,研究美帝国终结的意义在于:当美国走下坡路的时候,能走的好看一点,不要走的太难看,不要被人踹出王座。
福山老调重弹,我就不讲了,尼尔·弗格森的观点有点意思,大致讲的就是怎么从大英帝国的衰落中得到启迪和教训,倒是挺有意思的。
从财政上看,目前美国情况比大英帝国衰落前的还要糟糕一些,1914年以后的大英帝国经历了一战和经济危机,尽管英镑在当时依然是全球货币,但是地位已经下来了,当时的英国也处于摇摆状态,一部分人想走左派,重新分配,一部分想右派,搞法西斯。
有一点比较巧:西班牙大流感刚好出现在1918。
一战后英国的公共债务占GDP比例从1918年的109%上升到1934年的近200%,目前美国的联邦债务占GDP约为110%,比当年二战还高,到2051年,可能会超过200%。
当年大英的债务和今天美国债务不一样,当时的英国债务是永久债券的形式,而今天的美国债务期限更短,一般为65个月,因此利率的变化引发的波动会导致美国比当年的大英帝国更敏感。
1925年英镑回归金本位,结果英国就八年通缩,最后引发了失业,1931年放弃金本位允许货币宽松,给当时的英国经济喘了口气
但是现在的美国债务带来了一个问题:目前美联储倒是不急于调整政策,但是如果利率上升,就意味着美国必须花更多的钱来偿还利息。如果更多的钱来偿还利息,那么就会挤压联邦预算。
联邦预算有一些是不能动的,固定的,但是国防经费不一样,它是可自由支配的,当国防经费下降了以后,军事实力就下降了,军事实力下降的结果,就是新的挑战者可能就有挑战美国的雄心壮志了。
这样就导致了战争。
这篇文章逻辑其实没问题,我算了一下目前美国的债务,目前美国总债务为28万亿多,如果利率为1%,那么每年要要偿还2800亿,如果利率如同作者说的那样,要达到2.5%,那么每年要偿还7000亿。
2020年,美国联邦政府财政收入为3.6万亿,如果真上升到2.5%,那每年7000亿的利息真够呛,利息都赶上了美国军费了。
更头疼的问题在于收支的不平衡,2020年美国联邦+地方的总收入7.2万亿,总支出9.8万亿,这来回就有2.6万亿的缺口,这个缺口怎么办呢?
能怎么办,印钞机呗。
这本来一年就有2.6万亿的赤字,美国财政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赤字增幅,其实我们一般讲的美国财政问题主要聚焦点美国联邦财政,美国地方政府财政我们其实从来不说,美国这个情况和中国不一样,中国是中央财政很OK,地方财政不乐观,那么问题是:为什么从来没人谈美国地方财政?
因为都懒得说了,美国有不少破产的地方政府,一旦破产,请见底特律。
但是不升息行吗?零利率的后果请见欧洲和日本经济,都是瘫痪的不能动的,
这就就是两难。
当然关于美国如何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样板,在最新一期的《国家利益》上倒是有一篇文章《避免两线作战》
根据这篇文章,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当年克林顿时代的“同时赢得两场战争”,当然以现在的美国国力,连《国家利益》都承认不可能,美国最多只能击败一个对手。
那么次优的选择,就是期望盟国能承担对付另外一个对手的义务,问题是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可能不会承担这个义务。
那剩下的只有第三优的选择, 或者是无奈的选择,就是缩小两个对手其中之一的威胁,所谓的对手,那当然就是中俄,目前可选的方案有三个。
第一个方案:翻转其中一个,也就是引诱一个投奔自己,对于目前的情况,当然是引诱俄罗斯,这样俄罗斯可能会让中国把注意力转移到陆地边界问题,减轻美国海上压力。
问题在于当年中美达成协议的前提是,当年中美互相都有需求,而现在俄罗斯对美国没有需求,美国也拿不出像样的东西作为交换,能交换的可能就是波兰,乌克兰之类的国家,但是就算交换了,可能会刺激俄罗斯的欲望,导致欧洲边界更加不稳定。
第二个方案:推迟和中国的竞争。争取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的中国”,然后孤立俄罗斯。
问题是如果要这么做,应该十年前开始,现在做太晚了,
那么只剩下第三个方案:管理威胁。
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例如气候变化之类的,美国让个步,中国也让个步,维持一个斗而不破的局势,然后等待局势出现变化。
所有的策略的困难点在于:俄罗斯敌对情绪太重,所以无法被反转,而中国崛起太快,也推迟不了。
所以还应该采取一些背的办法,例如让日本在西伯利亚上投资,去吸引俄罗斯,也不至于让中俄走的太近。然后以日本为撬棍,搞一个“三个半岛”的框架,吸引美国盟国投资,这样可以冲淡中国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
我看了这篇文章感觉是:俄罗斯和日本北方四岛的问题不解决,可能很难。
其实纵观这段时间整个美国媒体和智库,充满了失败主义的情绪,连《外交事务》这种杂志都不例外,说到反恐战争的时候,《外交事务》杂志的《他们和我们---美国如何让敌人劫持其外交政策》说到:
911战争的代价是惊人的,超过7000名美国军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阵亡,5万人受伤,3万名美国老兵自杀,数十万阿富汗和伊拉克人丧生,3700万人流离失所,而美国为这两场战争付出的代价是7万亿美元。
《外交事务》认为必须从其中得到教训,并且把教训用到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上,但是我认为美国人一向就没有吸取教训的传统。
阿富汗的失败压根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都不应该作为一个“惊奇”,因为七年前就发生过这一幕。
是美国媒体假装惊奇,是拜登在撒谎。
七年前,正是ISIS,闹得整个中东动荡不安,800的ISIS追着3万的伊拉克军队打,伊拉克军队尽管有M1坦克,而ISIS什么都没有。
塔利班之前就和美国交过手,如果说ISIS都能把伊拉克军队打败,那么塔利班轻松战胜阿富汗国民军又有什么值得意外的呢?
七年前发生的事情,七年后重演,人的记忆难道如同金鱼一样只有七秒吗?
所以美国媒体,美国智库们到底在惊奇什么?意外什么?
除了极少数帝国,例如清朝,在历史大潮中,在极端衰落的情况下还能维持核心区域,大部分帝国在历史大潮中把地盘丢的一干二净属于常态。
大英丢了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保留了核心的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剩下俄北爱尔兰能不能保得住还两说。
奥斯曼帝国丢光了除了核心土耳其地域的所有领土,这还是在土耳其之父凯末尔的英勇奋战之下。
苏联算是很幸运,虽然解体,但是保留了俄罗斯的核心区域。
如果帝国的解体在美国是显学,不妨脑洞开大点。以这次3.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建设预算框架为例,众议院以220票赞成,212票反对通过了议案。
比较巧合的是,众议院民主党有220人,共和党212人。是的,民主党都投了赞成票,共和党都投了反对票。
既然都撕裂到此了,不如换句话说:太平洋很大,可以容纳中美两国,这话没错,但是北美大陆也很大,为什么不能容纳两个美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