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燃燒女子的畫像 PORTRAIT OF LADY ON FIRE」探討女性自主及墮胎議題
角色介紹:
瑪麗安(Marianne)
一名繼承父業的女畫家,雖然在18世紀的保守民風裡,女性畫家很難有嶄露頭角的機會,但她依然樂在工作,發揮內心澎湃的藝術熱情靠創作維生。因為受僱而隻身前往布列塔尼,為富家千金艾洛伊茲畫肖像,條件是必須假裝其女伴,在一旁觀察她並替她作畫,過程中不能讓艾洛伊茲發現。沒想到當瑪麗安住進這棟大豪宅,與艾洛伊茲、女僕蘇菲待在一起的這段日子,讓她平凡的生活起了意外的改變。
艾洛伊茲(Héloïse)
是一名富家千金,在封建體制的父權社會底下,女人的婚姻必須聽從父母的決定,艾洛伊茲也不例外。在姊姊選擇用「自殺」來抗議後,艾洛伊茲成為了姊姊的替代品,於是母親雇用畫師來幫女兒作畫,希望艾洛伊茲能順利出嫁米蘭,成為人婦。為了破壞這樁婚事,她總是費盡心思不讓畫家看見她的面孔,所以最後總以失敗收場,當瑪麗安出現成為幫她作畫的畫家時,艾洛伊茲的態度以及壓抑已久的氣憤不滿,透過愛慾流動找到了紓解的出口。
蘇菲(Sophie)
布列塔尼島上別墅的女僕,負責打理別墅中的一切,原先是艾洛伊茲姊姊的女侍,在親眼目睹小姐跳懸崖自殺後,便選擇當個徹底的局外人只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其餘不過問。日子一直持續到瑪麗安的到來,三個人朝夕相處、相互扶持,漸漸跨越了主僕的身份障礙,打破封建體制的階級論,蘇菲也因而獲得了難能可貴的友誼。
伯爵夫人
艾洛伊茲的媽媽,當年她也遵循著社會規範,將自己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獻給了婚姻,所以在丈夫死後,理所當然一手操辦著女兒們的婚姻,由於受「男大當婚 女大當嫁」的價值觀影響,所以她不理解為什麼女兒們如此抗拒結婚這件人生大事,甚至一度覺得大女兒的自殺是因為自己管教太不嚴謹。於是她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個可以搞定小女兒艾洛伊茲的畫家,無論用什麼辦法,只要能完成準備送去米蘭相親用的畫像,她就功德圓滿了。
議題探討-性別自由與平等關係:
在電影中男性角色幾乎從未出現(除了結尾即將娶艾洛伊茲為妻的男子外),不過觀眾卻可以從許多地方發現父系霸權的壓抑,而在布列塔尼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彷彿就是被禁錮、孤立且限縮的象徵,但是在島上譬喻父系霸權的延伸最好代表,就是伯爵夫人,她承襲封建體制對於女性自由的壓迫,以及18世紀社會脈絡下意識形態的性別框架,她是女性,是父權的受害者卻也是加害者。
值得注意的是,平等的關係必須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當伯爵夫人離開小島後,三人的關係漸漸昇華,並不是主僕,而是女性間的情誼。而這一層關係從蘇菲未婚懷孕,艾洛伊茲與瑪麗安全程陪伴,協助蘇菲墮胎可以發現到,並沒有人勸說或是試圖影響蘇菲的決定,相反的是支持、鼓勵,還有守護這個只有三個人知道的小秘密。
運鏡探討:
值得拿出來討論的鏡頭之一,我認為是這顆,當蘇菲嘗試了許多方法仍無法將肚中的孩子成功「流產」時。艾洛伊茲、瑪麗安陪著蘇菲找當地的婆婆,用「人工」方式「墮台」,相比小時候衛教課上老師播放慘忍的墮胎影片,達到恐嚇訴求,隱含告誡且呼籲女性墮胎的「有違道德性」以及「未婚懷孕的代價」,導演並未將鏡頭重點擺在蘇菲的下半身,反而以近景強調蘇菲的面部,讓觀眾聚焦在她的表情。
在場面調度上導演刻意將蘇菲「置中」,畫面的左邊是婆婆家的小嬰兒,我認為用意在於強調女性的自主,畢竟脫下了女僕的服飾,蘇菲跟大家一樣都是女人,而她也應該擁有自我主觀意識的權利,來選擇是否將孩子生下,不受他人威脅或左右。因此,「墮胎」或許在當時是難以啟齒且避諱提及的,不過當蘇菲終於做出選擇,並且結束這個痛苦的過程後,我們可以看到從她臉上的喜悅,發現這是她終於衝破枷鎖重獲自由的幸福感。
而蘇菲正在墮胎,一旁的嬰兒卻開心的與她玩耍,強烈的不和諧衝突感充斥整個畫面中,卻也直接反射了導演的觀點:女性性自主並不會影響任何生命的權利。現今社會我們高喊著女性的身體自主權及性自由,卻可以發現在長久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宰治下,女性確實很難達到真正的性自主,更遑論電影中的年代。不過觀眾卻可以從這個畫面中得到安慰,因為在此畫面中,嬰兒在一旁純真無邪的笑著,小手似乎抹去了蘇菲的眼淚,似乎是在安慰她這個選擇不是她的錯,而蘇菲的表情也從一開始的痛苦逐漸轉為釋懷微笑。
小結:
「墮胎」這件事本身就存在極大的社會爭議,這無關社會進步與否、或是年代為何,或許我們該關心的重點本身就不該放在侷限的「女性性自主」及「嬰兒人權」之間的二元對立,而是放大從整個社會脈絡下對於「平權當道的性別自由」、「媒體對於墮胎的再現」、「風俗習性下的社會規範」…等議題來分析,達到平衡點。
畢竟,社會本就不美好,卻會因為每個人的一點點努力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