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鲜肉出演政治人物,是资本当道?

《1921》的演员名引发了一阵对资本的抨击,说得好像中宣部不存在一样。

“2018年3月21日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电影管理职责划入中共中央宣传部管理,加挂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国家电影局牌子。”

选用小鲜肉饰演政治人物,这是市场与政治的合谋,双方都乐见其成。演员借此彰显忠诚、站稳政治立场,宣传口借助小鲜肉的票房吸引力,以软性、娱乐的方式重塑历史记忆,提升宣传的影响力与洗脑效果。


演员收入过高,又是资本的错?

什么事情都怪到资本家头上,说得好像我们实行的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体制一样。市场分配给“德不配位”的演员过高的工资,归根结底是因为这个市场本来就是被权力蓄意扭曲的,是根本容不得你自由选择的。娱乐化是政治化的推演结果,当你大兴审查并封锁外国的优质作品,结果自然是肤浅粗糙的作品大行其道,站稳政治立场的流量明星最为安全。


自媒体乱象,与政治无关吗?

需要注意的差别是,西方社会当然有专注花边新闻、质量堪忧的小报,但由于他们享受言论自由,就同时存在质量更加可靠的信息源。而在中国,营销号粗制滥造的“新闻”不仅极具娱乐性和传播性,更能在政治审查之下安全存活,这导致我们只能受商业逻辑的支配与毒害,接收由流量驱动的低质量信息,以及自诩真理和真相的政治灌输。


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很显然,存在阉割,就永远不可能存在什么真正有竞争力、高质量又可以持续发展的网站和作品。

中国的资本之恶往往是市场竞争被权力扭曲而不充分下的恶。

总是批评百度搜索结果搞竞价排名,纵容虚假广告,但要是谷歌不被屏蔽,百度能那么轻易垄断市场份额吗?

这就是一种劣币驱逐良币——当拒绝审查、坚持提供优质信息、更加注重用户使用感受的企业被封杀,那些充斥虚假信息和广告、安插各式收费项目、不断降低用户体验的企业就会得到纵容,甚至因为主动投诚和权力合作、交出用户数据、厉行审查而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换言之,在中国市场上逐利,并非遵循市场竞争的逻辑——不是因为你的产品和服务质量高,而是因为你和权力交好,积极耕耘那些非政治敏感的领域,包括无脑娱乐和消费主义。


豆瓣:审查面前人人平等

很多人抱怨豆瓣将自己十几年的老用户销号,属于主动作恶。不过,类似的事情在微博早已发生过无数次。如在18年,我被炸的就是第一个用了7年的账号。而由于微博的体量太大,似乎并没有人抱怨微博对自己的老用户无情无义。

我的感受是,豆瓣实际上做到了“严苛审查面前人人平等”。豆瓣的审查无孔不入,从广播、话题、书影音到小组,即使是娱乐小组也不能幸免。

而因为没有更精细的技术支持,豆瓣尚未建立微博的信用体系,不会用户因为信用过低而被限流、吞评论或上不了广场,这其实带来了更舒适的日常使用感受。

更何况,豆瓣可能是唯一一个普遍带有自由派气息的平台。即使是小组,由于其组员人人可发声的论坛模式,也时常能够呈现不一样的声音;即使是专注岁月静好的博主,也会转发具有女权和公民意识的广播。若是在微博和B站,估计早被粉丝骂死了。


审查与媒介更迭

审查的存在,可能大大加快了媒介更迭的速度。

讨论台湾大选的文章曾提及电台的影响力,而大陆的电台仅仅着眼于交通、天气、股市、音乐和情感,显然没有任何公共属性。

苹果日报的新闻让我们看到了报纸的力量,而大陆纸质媒体的衰落,显然跟南方周末贺词事件脱不开关系。

电视时代的回退,则跟强制转播新闻联播的要求和对影视题材的筛选息息相关。外国电视剧早已不见踪影,重大节日期间还要播送主旋律题材。就是娱乐综艺节目,也要不断修改主题,遮挡纹身、染发、骷髅戒指和衣服样式,篡改嘉宾发言与歌词。

纸质书则受到书号、题材所属国籍和内容审查的多重挤压。

不同类型的媒介相互替代的趋势当然客观存在,但审查很可能大大加速了这一进程,使人们更轻易地被碎片化的文字和短视频俘获。


娱乐化是政治化的结果

究其缘由,娱乐泛化本身就是政治泛化的产物。

由于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不拥有对政治新闻的自采权,加上报道前的指令与报道后的管控趋向严密,严肃报道的生存空间被不断缩窄,局域网只能走向娱乐化。

在娱乐新闻占据微博头条的氛围下,由此诞生的饭圈话术不断蔓延、扩张,拓展着适用的地盘。最终,当官方开动宣传机器导引风向,对政治议题的思索和讨论也会被雷同的饭圈话语所掩盖。

由于公共讨论话语与政治想象的匮乏,大陆网民只能借助从日常生活或饭圈等小圈子习得的规则与文化资源(网络用语、表情包、emoji),将严肃的公共议题进行娱乐化的消解。不是网民具有多么强大的娱乐创作能力,而是除此之外,他们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