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tion from Amazon

書名︰Children, Sexuality and Sexualization
編者︰Emma Renold, Jessica Ringrose, R. Danielle Egan
出版︰Palgrave Macmillan (Hampshire, New York)
版次︰2015年
ISBN︰9781137353382


此書收錄 22 篇有關的學術著作,由歷史背景、兒童處境、酷兒理論以至文化及科技影響皆有涉獵。

打從佛洛伊德建立的精神分析學開始,性已經從傳統神學裡的罪惡觀解放出來,成為每個人本能的需要和欲望。佛洛伊德對性的演繹和理解推前至嬰提時候,認為父母已屬出生以來首個性對象。二戰後女性主義與性自主運動發展經年,直到 1970 及 1980 年代將其重心轉移至女性在童年及青春期的性慾解放。過去研究亦指出社會以往將女性性化(Sexualize)的過程中著力壓抑性需要及強調對身體的羞恥感,如此負面描述性事造成女性對性缺乏自信和焦慮,甚至衍生物質濫用及飲食失調等問題。當然未必所有人都傾向佛洛伊德的說法,而兒童與青少年能否主動參與性,建立自我在性方面的主體性,則仍然成為極具爭議的話題。

就歷史背景及兒童處境方面,由阿里斯(Philippe Ariès)所代表的歷史學者嘗試溯源歷史剖析兒童處境的視角,指出在中世紀歐洲社會 7 歲以上的兒童會與成年人共享同一社會價值觀及文化空間,直到後來歐洲教育體制成形,在學兒童不再被視為大人的雛型(Adult-in-development),而是門禁在學校內學習知識,並與社會隔絕的獨特社群。父母成為教育體制下的「監護人」,須按照制度期望模塑子女的道德及宗教觀,包括內化基督宗教的情欲觀,將性啟蒙排拒在兒童的認知範疇之外

及後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的女性主義理論,已經是對此熟悉的朋友全不陌生的概念,不贅。當然至今仍然有不少人認為,童年階段是天真無性的(Innocently asexual),性就是成年人的專屬,任何與性相關渴求、欲望和需要都基本上被否定,童年與性的相關詞就不外乎是危險、風險和禁忌,令成年人以至社會的監控顯得順理成章。撇除以上對兒童觀的溯源和理解,書中也有一些篇章針對個別主題另外開展討論,其中又以探討兒童的婚姻觀和論述、研究女生群組中的偶像文化,及分析男生群組中傳送色情訊息 (sexting) 的現象的篇章特別印象深刻,對此方面感興趣的話不妨再行鑽研。此外就酷兒理論部份,亦探討了不同地區及文化當中青少年「出櫃」的顧慮,對平權議題感興趣的朋友亦可一讀。

書裡不同學者反覆強調,兒童與青少年從來都不應該被視為在性方面完全被動的客體,即使如此社會也不必憂慮兒童與青少年的自主性就必然等同反抗社會,而是需批判檢視兒童與青少年在日常生活與經驗裡,如何在社會管制及文化衝擊下展現其主體性,否則便會將討論拉扯進「好孩子」與「壞孩子」的二元對立裡,徒然將自主性擱在一旁視而不見。

雖然我們成長以來總是會接收到互相矛盾的價值觀和概念,其來源及出處可能來自父母言說(特別是 18 世紀前的歐洲社會)、親身經歷、次文化群內的身份認同、朋輩壓力等等,但經過自身經驗再演繹後,就有機會擺脫社會原來二分狹隘的性別定型。在資訊爆炸的年代裡,社會文化對於建構我們對性的理解和想像始終重要。伴隨互聯網成長的新生代,也習慣接觸及分享色情訊息(Sexting),當中指涉的除了折射社會主流的男性中心主義外,也藉著分享合乎朋輩口味的內容提升自我認同及鞏固群體內的身份認同。互聯網的興起不免令這種監控開始蒼白乏力,尤其被視為萬惡的未成年人色情品,其生產者亦可能是兒童及青少年本身。

然後怎辦?書裡並沒有提出很確切的答案,也沒有提出一道方程式梳理事情。關鍵反而回到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性自主權可否(及能否)是兒童權利的一部份,在兒童成長探索性、認識性的過程裡,大概作為成人,應該給予更大空間、拒絕一切對性的負面描述、刻板印象與否定。畢竟在佛洛伊德的言說裡,我們早知自己掌握身體的能力,遠早於成為成人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