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路的羊的比喻
太18:12-14 一个人若有一百只羊,一只走迷了路,你们的意思如何?他岂不撇下这九十九只,往山里去找那只迷路的羊吗?若是找着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为这一只羊欢喜,比为那没有迷路的九十九只欢喜还大呢!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
这是一段比喻,这段话给人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这里比喻的表达方式在人类的语文当中是一种修辞的方式,是人类知识范畴里的东西。如果是在律法时代神说这样的话,人会感觉这些话语与神的身份不太相符,但是这段话在恩典时代由人子发表出来,人会感觉很舒服、很温暖,而且很贴心。神道成了肉身,他以人的形像出现,在人性里用了一个很贴切的比喻来表达他的心声,这个心声代表神自己的心声,代表神在这个时代要作的工作,也代表神自己在恩典时代对待人的一个态度。从神对待人的这个态度来看,神把每一个人比喻成一只羊,如果有一只羊迷了路,他会不惜一切代价去寻找它,这就代表神此次道成肉身作工在人身上的一个原则,神用了一个这样的比喻来形容此次作工的决心与态度。这就是神道成肉身的“优势”:他可以利用人的知识、用人性的语言来向人说话,表达他的心愿,他将深奥的人难以理解的神性的语言用人性的语言与方式解释或“翻译”给人,这样有利于让人了解他的心意、明白他要作什么;另外,他也可以以人的角度与人对话,用人的语言与人对话,用人明白的方式与人对话,甚至可以用人的语言知识来说话作工,让人觉得神可亲可近,也让人看到神的心。在这里你们看到了什么?在神那儿说话作事有没有禁忌?在人看神不可能用人的知识、用人的语言或人的说话方式来说神自己要说的话、要作的工作,表达神自己的心意,这正是人错误的想象。神用了这样的比喻,这个比喻让人感觉到了神的真实,也感觉到了神的真心,看到了神在此期间对人的态度。这个比喻将律法下生活了许久的人从梦中唤醒,同时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生活在恩典时代的人。通过阅读这段比喻,人知道了神拯救人的真心,也了解到了人在神心里的分量。
再来看此段中的最后一句:“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主耶稣的这句话是他自己在说还是天上的父在说?表面上看是主耶稣在说,但他的心意代表神自己的心意,所以他说“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因为当时的人只承认天上的父为神,人眼前看到的这个人只不过是天上的父打发来的,并不能代表天上的父,所以主耶稣必须补充这样一句话,让人清楚地感觉到神对人的心意,也让人感觉到这话的真实性与准确性。这虽然是一句简单的话,但是很贴心,它流露出了主耶稣的卑微隐藏。因为神不管是道成肉身也好,或者是在灵界作工也好,他最清楚人的内心,最了解人需要什么,也知道人担心什么,为什么而困惑,所以他补充一句这样的话。这句话突显出了一个隐藏在人身上的问题:对于人子所说的话人都将信将疑,也就是说,主耶稣说话的同时必须加上“你们在天上的父也是这样,不愿意这小子里失丧一个”这样的前提才能达到说话的果效,才能让人相信他话语的准确性,达到提高话语的可信度。由此可见,当神成为一个普通的人子的时候,人与神的关系是多么尴尬,人子的处境是多么难堪,也可见,当时的主耶稣在人中间的地位是多么的渺小。他说这话其实就是告诉人:你们尽管放心,我的这个意思代表的不是我自己的意思,而是你们心里的那位神的意思。这句话对人来说是不是很讽刺啊?虽然神道成肉身作工具备了诸多神的本体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但却要忍受来自人的疑惑、弃绝,也要忍受人的麻木、迟钝。可以说,人子作工的过程就是体尝人弃绝的过程,也是体尝人与其较量的过程,更是他身体力行地以自己的所有所是、以自己的实质不断地博得人的信任、不断地征服人的过程。与其说神道成肉身与撒但展开实地的争战,还不如说神成为一个普通的人与跟随他的人展开一场博弈,在这场博弈中人子以他的卑微、他的所有所是、他的爱与智慧完成了他的工作,得着了他要得的人,也赢得了他该有的身份与地位,“回归”到他的宝座之上。
——摘自《话在肉身显现·神的作工、神的性情与神自己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