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殖民不是歷史,但歷史就是殖民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下週就是秋分了,讓我們在今年的第三個季節繼續探索關於「殖民」的話題。上週我們以瑞典為例,說明「殖民是一種正在進行的生活狀態」,今天讓我們把眼光放回台灣,談談圍繞著台灣的殖民迷思。
在過去很長的時間裡,台灣的學校教育稱不同時代統治過台灣的荷蘭、西班牙、日本為殖民政權,但不認為來自中國的政權也是殖民。過去的課本形容鄭成功是「民族英雄」,因為他趕走了荷蘭人,但後來台灣被收歸大清版圖的時候,這個打敗鄭氏家族的帝國並沒有被敵視,可能是因為清朝被認為是明朝的合法繼承者。兩百年後,大清帝國將台灣永久割讓給日本,於是日本就成了一個敵對的殖民政權,但不久後當「國父孫中山先生」要推翻這個政權,跟日本敵對的大清帝國突然又在我們的歷史課本裡失去了合法性,成為應被驅逐的「韃虜」。
為什麼所謂的「四百年台灣史」邏輯這麼紊亂呢?其實這套觀點並不紊亂,只要把握一個核心,就能夠掌握得很好。這個核心就是「漢人中心主義」。因為是漢人中心的觀點,舉凡不屬於漢人的政權,就被方便的目為殖民政權。當然,在這原則之下,滿人建立的大清帝國起初顯得很可疑,但隨著他們「繼承大統」成為既定事實,又在漢人心中獲得了合法性,直到「挑撥族群仇恨」的革命黨人興起。
然而這套漢人中心主義的歷史觀點有個極大的問題,那就是:漢人並非台灣唯一的居民,台灣還有原住民,而原住民視外來墾殖者為殖民政權。也就是說,台灣的漢人傾向於認為自己和原住民維持著類似鄰居的關係,原住民卻認為漢人是殖民者。
很多漢人覺得很冤枉,因為捫心自問這輩子都沒有殖民過人任何人。此外也有很多人想不透:「既然我們漢人也被殖民了,怎麼能說我們是殖民者呢?」不過這就好像美國白人主張當初白人也是被殖民者,因此沒有道理被原住民目為殖民者一樣。
有趣的是,台灣的漢人作為殖民者和被殖民者的身份,其實是同一回事,美國歷史學家歐陽泰(Tonio Andrade)的著作《福爾摩沙如何變成臺灣府?》(How Taiwan Became Chinese)探討的正是這個問題。歐陽泰研讀分析十七世紀以來的台灣相關史料,主張(來自中國的)漢人與荷蘭人在台灣形成一種「共同殖民」的結構。這結構所討論的不是牽涉其中的個人懷抱何種意願,而是一個大的社會歷史結構。
殖民是一種權力結構、社會結構,因此對生活其間的人來說,殖民就是一種生活狀態,不是抽象的概念或知識。
原住民不以漢人中心的觀點看待過去,這一點反映在現實生活裡,就是原漢差距或衝突。例如「台南是台灣最早開發的地區」,這個主張本身就是墾殖殖民者的觀點,當台南積極準備 2024 要慶祝「建城四百年」,西拉雅原住民則將同一件事理解為被殖民的開始,不值得慶祝,反而應該哀悼。
台南市政府確實正在積極籌備這「建城四百週年」的慶祝活動,此時台南市原民局的立場就變得非常尷尬。作為政府的一部分,原民局不能跟市府的政策唱反調,但加入慶祝的行列,等於慶祝自己被殖民,顯然陷入一種裡外不是人的困境,而且所有的原住民參政者都無法迴避這種困境(有些參政者的興趣在於獲得個人利益,而不在原住民族的利益,那就不在我們討論之列)。
相對於誰是殖民者、誰不是殖民者的話題,另有一個更容易被人忽略的概念,那就是「歷史的本身就是殖民的一部分」這簡單的事實。我們知道歷史的基礎在於書寫和文字,原住民的口傳雖然逐漸獲得歷史學界的注意,但始終不能與文字寫就的史料相提並論。當原住民的過去必須以文字史料為基礎來訴說,就注定了原住民不只在現實裡被殖民,在歷史書寫裡也要再被殖民一遍。
不只在嚴肅的歷史研究裡原住民要再被殖民,在其他的表現領域也一樣。例如曾經激起討論的電影《賽德克・巴萊》,和現在正熱門的電視劇《斯卡羅》,都是以殖民者的史料為基礎的創作。雖然這是創作者的自由,作品也各有其藝術領域的價值,但我們不能否認這類行為透過詮釋原住民的過去,又強化了原住民被殖民的現在。
像這樣的問題出現在世界各地,不獨台灣為然,我們會在之後的火塘邊繼續探討。最後提醒大家:本文開頭和結尾的台灣古地圖本身也是殖民的具現。外來者——歐洲人也好,亞洲大陸的漢人也好——認為島嶼一定有個名稱,但台灣的原住民各族都沒有對台灣島的稱呼,也沒有一種從高處俯瞰的土地擁有者的眼光和姿態。如果差異見於這麼根本之處,我們實在不該天真的誤以為原漢差距已經快要被時光彌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