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懷哲
本書電子書介紹與連結,請點此
新書線上講座:
10 月 1 號:美國「重返」亞洲──解析美國歷任政府的東南亞策略以及中國的影響

10 月 7 號:中國如何成為新的老大哥?──九零年代後中國在東南亞的發展
10 月 17 號:周旋於大國之間──東南亞的能動性與複雜性

在美國二戰以來的亞洲研究中,或是輿論主流的關注上,東北亞地區獲得的重視始終是遠遠多於東南亞地區,無論這是肇因於中國共產主義的威脅,韓戰的短兵相接,日本經濟實力的奮起,兩岸關係的動盪,還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的猛進崛起——相比之下,由多個量體較小、實力偏弱的後殖民國家組成的東南亞,除越戰時曾經吸引大規模外來國家資源投入,始終並未得到美國等強國的大幅重視。

這樣的差別看待能持續,並不僅是美國方面無情,而是有其實際道理。在東北亞與東南亞兩地整體成長拉出差距後,東北亞在許多方面已經獨立成為國際政治的重要行為者,不但不再單純被認為是大國施為權力的場域,現在還是美國許多理念相近盟友的所在地;相對而言,東南亞國家則在經濟上有成長但不符原先期待,民主上有部分進展但政治人物愛用「亞洲價值論」自我標榜且有反覆倒退回威權的傾向,外交政策上不敵對但也三心二意兩面壓注;凡此種種表現,始終難讓美國人認同這是一盟友群聚的舒適圈,反而認定這不過是又一由諸多棘手且不對稱關係組成的發展中世界區域。

上述差別眼光,我們在近年美國東南亞政策的實際施為與知識生產上,可以明顯觀察出來,然而,美國的中國研究資深專家沈大偉(David Shambaugh)所撰新著《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其分析視角與一手觀察,雖也不免帶有「美國本位」,仍極有助於我們更進一步理解當前中美競爭下的美國主流東南亞觀面貌。

在沈大偉這本書中,其開宗明義的背景即是近年來快速惡化的中美關係,以及由此逐漸形成的多面向競爭地緣政治結構。他對東南亞的討論,即是置於此脈絡展開——這是一個「大國相遇之處」(原文書名為Where Great Powers Meet),一如19世紀末的日俄戰爭主要是在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進行一樣,東南亞成為21世紀的大國競賽場域。可以斷言,未來以中美競爭視角展開的討論會越來越多,美國的國際事務研究將把這分析框架大量安插在各個區域或主題上,從歐洲到拉美,從氣候變遷到非傳統安全,如同911後反恐行動與非傳統安全也曾全面滲透與冠名其他主題一樣。如過去經驗揭示的,當美國政策與公眾關注改變,不只政策研究本身,連學術研究也都會產生新的熱門與冷門。

這種中美競爭視角現在也是美國智庫圈主流,儘管每次提及必然會引發許多東南亞本地學者本能性的反彈(特別是非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者),因為這弱化了他們國家的能動性與複雜性。然而必須承認,這種從美國利益出發的冷酷眼光儘管有其缺漏,有時還是能點出部分當地學者一廂情願的事實。譬如,著名新加坡學者與前外交官馬凱碩曾撰寫《解讀東協》(The ASEAN Miracle)替東協機制與地位包裝辯護,然而沈大偉於本書中就直接點出,問題絕對不只出在美國駐東協代表團人員稀少,不夠看重東協與東南亞,因為當他近年實際赴東協祕書處總部拜訪時,他發現這一核心機構竟然只有三四百名職員卻要代表十個成員國,物力財力均不足,對於其向內向外頻繁通過的各種光鮮亮麗協定根本沒有完整落實的能力——替東協辯護者會說東協並不想當歐盟,只是協調共識的場域,而非強力執行的主導機構,然而頭腦清楚者應該可以看出這並非實情。

在書中,沈大偉先細談美國、中國各自與東南亞的相遇歷史,及兩國從過去到現在所扮演的角色,再回頭看東協諸國的回應策略與區域未來;其資料蒐集與呈現相當完整,且觀點平穩,大體上屬於目前美國主流論述正中間。本書論證一個重要且極具參考價值的來源,是作者本人幾年的親身參與——最早在70年代出任國務院情報與研究局中南半島課,負責向國務院高層簡報柬埔寨與東南亞大陸區域情勢,後被延攬至國家安全會議研究東南亞與中國相關議題,這些經驗搭配其後來學術經歷,讓沈大偉的觀察分析能夠精準捕捉到美國對東南亞在政策上歷來冷淡間歇的事實(僅有歐巴馬時期例外,這牽涉到美國亞洲政策的大主角向來是中國,以致美國與東南亞的接觸,始終是置於對中國政策的脈絡下去思考)。相形之下,沈大偉對中國東南亞政策的分析儘管相當完整詳細,但因為要取得中國方面的資料與訪談相關人士有諸多客觀限制,難以勾勒出同等清晰的輪廓。

沈大偉書中有幾個銳利分析相當令人注目,試舉例如下:

第一,東南亞各國政府與媒體大力報導中國崛起,也擔心若公開支持美國在區域中的角色或惹怒北京,然而倘若東南亞國家不願意正面表達對美國區域角色的需求與肯定,會讓美國人認為被占便宜,助長孤立主義衝動,也讓美國縮減對該區域的關注與資源挹注,這樣反過頭來會讓東南亞更快落入中國勢力範圍。如果東南亞國家真的希望兩面平衡維持自立,這結果必然不會是他們想看到的,因此東南亞國家也不能老是苛求美國全面承擔風險,自己卻只是在旁一聲不吭地被動看著美國替它們駝重。

第二,作者於結論展望中提到,未來中美於東南亞的競爭可能有幾個結果,其中包含(1)東南亞國家更轉向中國,(2)更多的軟較勁與競爭性共存,(3)更激烈的硬對抗與兩極化,以及(4)較中立的兩面下注。沈大偉認為,最後一個選項(較中立的兩面下注)再增加多一點對美國的依賴,可能是目前美國可得到的最佳結果,因為中國的經濟與軍事崛起已經讓完全追隨扈從美國幾乎不可能發生。沈大偉這冷靜的觀察與坦承,也是未來美國擘劃其東南亞政策時必須納入考量的現實——完全站在美國利益與霸權競爭語言只會讓東南亞國家排斥,純粹道德理念式的語言也沒吸引力,若無法正視這些現實來與中國在此區域競爭,最終自嘆一片苦心付諸流水的機率只會更高,只能眼巴巴看著中國區域影響力擴張。除非有自信能讓東南亞各國與中國全面脫鉤倒向美國,否則貿然逼迫各國選邊站對美國是相當有風險的。

第三,面對前述瓶頸,沈大偉指出一個可能的變項,即中國行為過火頻繁踩踏東南亞諸國紅線,這是他認為美國在該區域最大的優勢之一。若中國「過分干涉、踰越界限、欺凌、威嚇、滲透、抑制、壓迫東南亞國家和社會」,而創造出所謂的「緬甸時刻」(緬甸人民反感中國勢力湧入而導致密松大壩喊停),那美國可能可以局部或較大規模地看到這些國家返回或投靠其陣營。當然,反過來的事件也是可能發生的,畢竟毋須其他理由,反美反西方思想在後殖民東南亞始終占有一席之地,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即是一例,讓菲律賓從親美國快速轉向跟中國示好。但個人以為,「緬甸時刻」這類偶發事件恐怕難以大幅逆轉中美於東南亞區域的結構趨勢——中國的影響力進展是真實的,而美國目前尚在軍事上、軟實力上握有領先地位,但若此消彼長的態勢持續,多數東南亞國家仍可能被迫或自願傾向中國。意識形態對抗敘事在東南亞沒有市場,去責怪東南亞國家「逃避現實」也無法改變這事實,如果美國希望東南亞諸國改變作為,有時還是需要討論如何採取適度的強勢政軍經作為(多數美國學者包括本書作者比較避談這部分),同時搭配本書作者主張的增強接觸與宣傳美國形象工程。

整體而言,沈大偉這本《中美爭霸:兩強相遇東南亞》是瞭解當前美國東南亞政策討論的優秀背景讀本,值得推薦給關注中美於印太區域競爭的朋友們閱讀。然而對希望更了解東南亞本身的朋友來說,這本書中的國際關係視角與美國思考,其所形成的東南亞觀是以美國為核心,需對此限制有所警惕。當我們在談論東南亞時,我們也必須釐清究竟在討論什麼——是東南亞人發聲的東南亞認識,抑或是外人代言與套入外人議程的東南亞分析?而所謂台灣的、中國的對東南亞知識,哪些是親身得來,而哪些只是再轉譯西方語言的東南亞分析得來?或許東南亞區域相形下還是孱弱的,面對大國競爭無力逆轉抵抗,然而一如台灣人希望自身的複雜性被看見,能被立體而非平面地呈現,那我們也該多方攝取東南亞的多種視角,而非緊抓著一種框架就視為真理。其實比起美國,我們自身處境與結構位置上還靠近東南亞一些,這點不知為何許多台灣人常常就忘記了。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的亞洲研究、政治學暨國際事務教授,以及「中國政策研究項目」主任,國際公認他為當代中國研究和亞洲國際關係領域權威,有「中國通」、「亞洲通」稱號。撰寫主編多本著作,除本書外,另有《中國的未來》(2018)一書在臺翻譯出版。

江懷哲
劍橋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碩士,曾服務於新南向智庫,主要關注東亞政治經濟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