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石硤尾邨長大!」— 屋邨往事回顧
【圖/文:深水埗影子導賞員】
街坊帶路以「屋邨兒時回憶」為主題的導賞團,招募了不少曾經居住在石硤尾邨的舊街坊成為影子導賞員,來聽聽其中一位影子導賞員訴說關於石硤尾邨的故事:
說到屋邨的兒時回憶,不得不提筆者爸爸。他兒時在石硤尾邨長大,雖然出來工作和有了家庭後不再住這裡,但身為他的女兒,從他平日言語中,都隱約了解到昔日的石硤尾邨是怎樣,他的兒時是怎樣。
「我以前係住 27 座。」
「就係嘉頓山附近,依家已經重建哂啦!」
我問他有關石硤尾大火的事情,他說完全沒有回憶,可能是因為他還小,有印象的就只有「H」型的石硤尾邨。「H」字中間那一橫,當年就是公共廁所和浴室所在。
那時的公共浴室衛生情況比起現時的街邊公廁更加惡劣,治安亦很差,隨時會有不明人士闖進來。當年不少女生害怕自己一個去廁所,多數都要家中的哥哥弟弟陪伴,身為家中老大,爸爸當然責無旁貸。然而,公共浴室令他印象最深刻的,卻是另一樁兒時小陰影:(是有點恐怖,請大家小心觀看)
有一天,他爸爸(亦即筆者爺爺)突然捉住家中養的唐狗到浴室,把牠掛高,然後將牠劏了。不知道後續的故事,也不方便透露更多細節,只能說爸爸當時嚇壞了,數十年後的今天依然心有餘悸,覺得那隻狗真的很慘。這也突顯了當年人們對各類牲畜的性命都不太重視,劏殺和進食寵物仿佛是平常事。相反若在今天發生,想必一定會引來大量報導和抨擊。
另外,由於屋內沒有廚房,所有家庭主婦都要在同層的一個共用空間一起煮飯做菜,場面相當壯觀。
石硤尾邨的學習回憶
爸爸只有小學畢業程度,他的學習生涯都是在邨內的天台學校度過。當年的徙置大廈底層是住宅,最高的樓層連天台就是學校。
香港的夏季時常打風,天台學校亦曾因打風而發生過意外。爸爸記得有一次打風,學校的玻璃窗被強風吹塌,撃中學生,他看到玻璃破碎的一刻,鄰座同學受傷流血,這記憶依然深深烙印在腦海中。
天台學校留給他的回憶還有「那位老姑婆」(女老師)。當年仍是體罰盛行的時代,那位女老師(人物形象你可以聯想日劇《女王的教室》中的老師)手上「一蚊咁粗」的藤條是由四條幼藤條組成,是名副其實的「藤棍」,打在手板上必定痛得流淚。
當年的小學課程也不如現時般複雜和艱難,爸爸讀完了小學,都只學會英文 26 個大小階字母,中文亦基本上只學習了「一上下人日」等等簡單字詞和詞語,平日抄寫中文詞語的家課本格仔也很大。也許出於男孩子貪玩的性格,頑皮的爸爸對讀書生涯學過甚麼其實已沒有太多回憶,因為他每天上課都不認真,放學就直衝回家,拋下書包便「通山跑」。
石硤尾邨的兒時玩意
爸爸兒時會上山捉「豹虎金絲貓」,這是蜘蛛的一種,由於兇猛而好鬥,小朋友們捉到後會互相對戰,看看哪一方的豹虎打鬥到最後勝出;另外,也會在山上捕捉蠶蟲,看看他們怎樣吐絲。除了玩昆蟲之外,亦會去大坑東、花墟公園一帶的噴水池(現時沒有了)「放船仔」、玩荷蘭水蓋、玩「探射燈」(這又稱「牛奶嘜燈籠」,是指用線轆、鐵線、蠟燭和「牛奶嘜」製成一個邊行邊旋轉更會發光的探射燈)。
因為擁有男孩子活潑好動的性格,爸爸兒時幾乎走遍區內所有山頭,包括近年很出名的主教山,最遠甚至走到了九龍仔公園。頑皮的他和死黨們更曾經做過不少惡作劇,包括拋水彈、將炮仗放入糞便中等等(爸爸現時說出來都不好意思)。
「你哋啲後生邊有你老豆細個咁百厭呀…」
「我哋以前環境幾差都住過,諗返起都覺得點會住得人,你哋而家好好多啦!」
雖然爸爸只住了十多年就搬離石硤尾,筆者現時仍不時從他口中聽到不少有關石硤尾邨的回憶,甚至會和他重遊舊地,聽他滔滔不絕的分享。我想這就是所謂的傳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