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重建到屯馬開通 土瓜灣人失去了甚麼?
【文:Mir】
未被鐵路覆蓋的土瓜灣,有廿五蚊個常餐,有兩個半菠蘿包,也有士多和地攤。那陣時,歲月靜好。
八年前,我們一家三口住進了鴻福街一個兩百呎劏房。樓下有士多和泰菜大排檔,鄰街有菜檔、豆腐店和茶餐廳。有時中午下課回家,會碰到孩子在樓下空地踢球、踏單車,吵吵鬧鬧;孩子堆裡有黃皮膚的,也有黑皮膚的,孩子們叫他做「黑仔」。有段時間,我和弟每逢假日都會到鄰街的榮興茶餐廳吃早餐。老闆認得我們,每次見面都會瞇眼笑著和我們打招呼;我們沒帶夠錢,老闆會說「下次先啦!」搬到土瓜灣前一直住在將軍澳的我們,從沒想過原來社區可以長這樣。
又記得,初初住進土瓜灣,還未習慣沒有鐵路的生活。與朋友外出吃飯回家,總要上網查查哪裡有巴士和小巴,坐紅 Van 時還膽顫心驚地試著叫有落。後來,慢慢熟習來往土瓜灣的巴士和小巴線,才發現這裡根本四通百達,無論去甚麼地方(近至油尖旺,遠至青衣、沙田、大埔)都有車直達,而且去邊都近。往東九龍,只要坐 15 分鐘巴士,越過九龍城就到,往西九龍同樣是 15 分鐘,而過海亦只需坐兩個站、穿過紅隧,便到達港島。
我開始掌握土瓜灣的節奏。這裡的方便,不是以「有沒有地鐵」作為衡量標準的,是在於她原來的地理優勢,以至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間中有親友會問:「你住嗰度無地鐵喎,咁咪好唔方便?」為了省去解釋,我有時會說:「係呀係呀」敷衍過去;有些事情,也許只有土瓜灣人才會明白。
重建 打破靜好
約莫四年前傳出重建土瓜灣的消息。緊接而來的,是市建局一連串的收購、納米樓落成、連鎖店進駐,以及,老店的結業。家所在的鴻福街,落入「鴻福街/銀漢街發展計劃」之中,當年市建局以呎價 15,916 元向業主發出收購建議,為 2017 年或之前的歷年最高收購價。市建局職員隨後來過我們家幾次拍照、度尺,提我們交文件安排安置。那段日子,每天都在倒數在下路的日子。到樓下士多買東西,事頭婆會問我們家選了甚麼安置方案、進度如何。翌年初秋,樓下掛了一幅白底黑字的布橫額,上面寫著:「市建安置真刻薄,市民住屋無著落」。
踏入 2019 年,收購行動加速。陸續有住戶搬離被收購的這幾條街,同年 3 月,專做街坊生意的榮興茶餐廳也結業了。那日下班去榮興向老闆告別,看見一輛吊臂車泊在門口,幾位工人在車上操控,把吊臂移近紅底金字的「榮興茶餐廳」招牌,然後緩緩拆下。老闆在門口貼上手寫告示,感謝街坊 40 多年的支持。就這樣,大家各散東西。
我們家在 2020 年遷離鴻福街、搬到上路,繼續在土瓜灣生活。但我知道,現在的土瓜灣已經不再如昔日般簡樸。我眼中的土瓜灣是一個包容性很高的地方。正因為她實而不華,容下了很多無處容身的人和事。例如基層和有夢的青年。舊區重建,意味落後的將會被取締,富有溫度的、有人情味的、盛載著回憶和歷史的,將會一一消失,而這個地方,也會變得跟城內其他已發展的地方一樣,排除了一部份的人。而發展引伸的租金問題、土地公義問題,以至保育問題,從來沒有被好好正視與處理。至今仍未想得通,為何發展必然是好?為何重建不是 Renew,而是 Replace?
土瓜灣的現代化
2021 年炎夏,重建配上鐵路,終於,土瓜灣變得現代了。有人興奮的同時,這裡有車仔麵店因捱不住屯馬開通後上漲的租金而結業,有理髮師向我預告,業主計劃加租,他們可能要搬到旺角。我開始懷念以前被鐵路排除在外的,獨特的土瓜灣。
屯馬開通前一星期,在 Facebook 上發現有專頁以屯馬線為包裝,介紹土瓜灣的好去處。也許在某種意義上,陪伴我成長、那個實而不華的土瓜灣,已經逝去。
作者簡介:前記者,以寫作記錄生活的另一面。@samm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