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Jamie Street on Unsplash

(編按:作者於網上分享正念與教練學的反思及心得,並將結集成書出版。感謝作者讓立場新聞轉載部分文章。)

1960 年代, Abraham Maslow 創立「人本主義心理學」,提出「需求層次」 (Hierarchy of needs)。每個人都是統一有機體,其自主選擇有不同層次需要,由最低的生理需求開始,到最高的自我實現,逐級發展,推動人類所有行為。低層次的需要被滿足後,它的需要仍然存在,亦同時轉向更高層次的需要:

1、生理需求,包括食物、水、空氣。如未能滿足,可以不擇手段去搶奪。

2、安全需求,包括人身安全、生活穩定。如人身受到威脅,便徬徨不安。

3、愛和歸屬,包括社交需求、身份認同,找到自己在團隊關係的價值感。

4、尊嚴需求,個人榮譽的自我價值感,尤其是他人對自己的認可與尊重。

5、自我實現,最高需求,追求真善美,發揮潛能,實現自己在世的價值。

Maslow 認為安全感是核心動能,人必須確保安全,才能健康成長,發揮潛能:「許多人拒絕改變,是因為感到生存和愛的需求受威脅,便會逃避,或者攻擊。當愛的需要被滿足,才能發揮創造力。」

後來,Maslow 學習佛法,發現佛法對安全感的態度,截然不同。西方心理學努力找回安全感,佛法卻強調生命無常無我,世間沒有真正安全感;無常才是生命常態。所以,我們需要修心,接納無常,回歸內在平安。心理學強化自我去駕馭外在世界,佛法卻認為昏亂的心,根本無法駕馭外在世界;人類追逐安全感,是緣木求魚,因為慾望永無止境。與其捨本逐末,不如回歸內在,覺察「假我」,覺察「誰」在需求?唯獨降伏昏亂之心,才是根本究竟。

Maslow 在晚期有重大突破,提出需求的第六個層次「超自我實現」,是自我實現的高峰體驗:完全忘我,找到比自己生命更大的價值,跨越內在主體和外在客體的對立,超越個人成就感,忘我貢獻。

Maslow 欣賞佛教的開悟覺醒,啟發西方心理學,亦是自我實現的理想境界,直接心靈證悟,圓滿自在人格。這種高峰經驗,跨越宗教,是每個人都可創造的妙境。

作者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