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原始雨林發現全新微形無葉開花植物 棲息地遭殃或已極度瀕危
最新刊於 PhytoKeys 的研究指,在馬來西亞熱帶雨林的深處,發現一種全新無葉、不會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的奇怪小型開花植物,並將之命名為 Thismia sitimeriamiae 。
T. sitimeriamiae 屬於被稱為水玉杯屬 (Thismia) 的稀有腐生開花綠棕色植物,僅高 2.2 厘米,花呈橙黃色,並在頂部有獨特拱形傘狀結構,於 2019 年被攝影師 Nikong Dome 在登嘉樓地區原始雨林中發現,他本人也住在該地區的原住民社區附近。
T. sitimeriamiae 除了在森林深處無法接收陽光外,亦喜於落葉下生長,同時因為無葉綠素因此不會以陽光進行光合作用製造能量,相反,T. sitimeriamiae 如其他水玉杯屬一樣 ,會通過根部從其他熱帶雨林植物共享的真菌網絡中吸收營養。
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菌根真菌網絡,實際上將大型植物群族連接在一起,使植物能夠使用電流訊號互相交流,甚至互相發送資源,而真菌可從中獲得營養,所以屬菌異營 (Myco-heterotrophy) 共生關係。
除了水玉杯屬也有其他植物會有這種共生關係,而菌異營被認為是一種欺詐行為,行菌異營的植物靠真菌取得有機養分而得以在樹林下方等缺乏光線的環境生存,這些「菌根欺詐者」也被認為是從菌根真菌夥伴關係的植物部分之一演化而成。
不過,領導研究的馬來西亞森林研究所分類學家 Mat Yunoh Siti-Munirah 的團隊指, T. sitimeriamiae 與科學界已知的所有其水玉杯屬物種不同。
雖然有些水玉杯品種已知被由真菌眼蕈蚊 (fungus gnat) 授粉,但 T. sitimeriamiae 授粉過程仍然因為其花結構而成謎。
Siti-Munirah 則建議將罕見的 T. sitimeriamiae 列為極度瀕危植物,原因是其棲息地遭驚人速度棕櫚油田的發展,以及伐木被破壞。團隊明言:「鑑於絕大多數水玉杯物種的稀有性和難以接近性(其中許多只被發現一次),在其原始環境中進行保護似乎是唯一現實方法。」
團隊又指,迄今只見過 4 棵 T.sitimeriamiae 個體,野豬活動擾亂了其僅有的兩個已知棲息地之一;該物種亦有機會經已滅絕,因為迄今為止所有重新「種植」的安排失敗告終,但研究人員目前仍未放棄該計劃。
2013 年,香港自然探索學會委員馬錫成亦曾於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發現香港獨有的香港水玉杯 (Thismia hongkongensis) ,族群只有十數株,所以極為珍稀。
來源:
Science Alert, Enchantingly Strange 'Fairy Lanterns' Discovered Growing in a Malaysian Rainforest, 3 July 2021
報告:
Siti-Munirah, M.Y., Dome, K. & Thorogood, C.J. (2021). Thismia sitimeriamiae (Thismiaceae), an extraordinary new species from Terengganu, Peninsular Malaysia. PhytoKeys 179:75-89. doi: 10.3897/phytokeys.179.68300
文/Alan Ch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