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素材來源:旁聽反送中故事 Facebook、政府新聞處

【文:郭麗安】

2019 年 12 月 9 日「大三罷」當日在上水發生的疑製堵路工具案,是我參與旁聽工作首宗接觸的案件。案件在 6 月 7 日裁決,所有被告罪成還柙,至兩星期後的 6 月 21 日判刑。恰巧在裁決至判刑的兩週裡,我們失去了一份讀了 26 年的報紙,以及得悉將會失去一個參加了 18 年的遊行,但這些重創所帶來巨大的不安忿怒和傷痛,仍無法沖淡這兩天在庭上歷過的一切,天要注定某些事情,或者我們會記上一輩子。

上水疑製堵路工具案,發生在前年 12 月 9 日網民發起「大三罷」當日的凌晨,警方在上水一個商場天台發現有人涉嫌製作插釘膠喉計劃堵路,行動拘捕多人,其中三名分別為 17、18 及 39 歲人士因逃跑時遺下已插釘的膠喉管,以及電鑽等工具,被控以串謀刑事毀壞罪,同案一名 31 歲男教師被控管有非法用途工具罪。

笑話

裁決日之前,幾個被告都是保釋候審,所以裁決當日開審前他們毋須企定定在犯人欄裡,可以在庭內自主地走動。年輕的被告走到旁聽席,與兩名友人攀談。友人好奇:「你點解可以行來行去?」被告草草回答,即轉追問其他友人的近況。

說了沒幾句法庭秘書就捧著大幢文件走進來,年輕被告下意識返回聽審座位。臨行前,被告輕推友人的肩膀,叮囑他:「過到去要保重,俾心機讀書。」
友人反問:「今日之後(你)會點?」
被告:「入去囉!」
誰知友人竟然舀了一句:「明知都唔剃定(頭)先?」
被告:「X 你呀!」
然後三個年輕人笑作了一團。

從來都不知道,究竟他們心臟有幾強大,才可以拿自身的劫難來開玩笑。而其實有些笑話不是不好笑,只是作為不痛不癢的路人甲,你真的好意思笑出聲嗎?

媽媽相信你

等候裁判官進入法庭的片刻,場內聲浪漸漸肅清。此時同案另一位年輕被告,突然急步走向旁聽席的最中央,那裡坐著一位五十來歲的婦人。他屈膝湊緊婦人面龐,手一把抓著她的後頸,然後兩個不同顏色的口罩貼得緊緊,穿透而出的,或是叮嚀或是懺悔,而無論內容是什麼,它也是一道刺入母親心扉的利刃。

年輕被告離開後,婦人開始以每分鐘兩三趟的頻率拭淚。坐在庭內最中央的她,驚動了四方八面,大家都為她張羅紙巾,又或者需不需要換個口罩。同一時間,裁決開始。裁判官花了超過一小時宣讀判詞,總結九位全是警務人員的證人的口供,每完成一份口供簡述,都會補上「合理」、「誠實」或「唯一合理而無可拒抗的推斷」作結。旁聽的人,心裡沉完一下又一下,像已打定輸數。

裁判官繼續宣讀判詞,當中提及有警員作供指曾向被告遞上紙巾,協助他照顧身旁被胡椒噴霧嗆到的人。由於雙方各執一詞,警員說有而被告說無,此點成了辯方對證供的一個懷疑點,最後需由法庭釐清。聞言的年輕被告,此時突然轉身望向那個坐在庭中央的婦人,猛力搖頭。蒼茫之間,仿似看到這十八少年變回了稚子,用眼神去伸冤:「媽媽,我真係冇講大話……」這頭的母親,帶著淚以同樣的蠻勁點頭,示意「媽媽相信你」。

很多旁聽朋友,忍過了剛才口罩貼口罩的一幕,來到這裡終於都忍不住,然後庭內逐響起了拉拉鏈、拿紙巾和索鼻的聲音。

我希望法庭認同

17 歲的年輕被告,在裁決日透過律師呈上了數十封求情信,撰寫人包括家人、就讀學校的校長、老師和班主任等,同時呈上他在校外活動所獲得的獎狀和證書。如此呈堂求情文件配套,初步看來沒差。

但兩星期後的判刑日,更生報告其中一項總結指被告「無心向學」,於是激發起代表律師逐項逐項成績詳細陳述,從小學談到中學(整個小學階段及中三均考十名以內),並透露中四老師的求情信內容指,被告經常積極查詢補課日期,以反撃「無心向學」的論點。

比起以成績去反撃指控,代表律師在總語時的幾句話,更值得讓人甚至整個社會深思。「被告在老師和親友眼中,是個正直、善良、隨和的人,我希望法庭也會認同,一個人的人品比成績更加重要……」其實無論在庭內庭外,希望大家也會認同,人品和良知,絕對比成績和成就重要。

後記

判刑日,法官總結涉及三名被告的串謀刑事毀壞屬嚴重罪行,一來案件屬集體而且有預謀的行為,二來案發時已撿獲三十多件已完成的插釘膠喉,若此等堵路工具最後真的置於路面,輕則令車輛受損,重則會導致嚴重交通意外,故判 39 歲被告監禁八個月;另兩位案發時未滿 18 歲的被告判入更生中心。而 31 歲的男教師,法庭在參考同類型案例及被告家庭狀況後,酌情減刑至五個月。

退庭一刻,當被告們排隊返入內庭而法庭內響徹「撐住呀、頂住呀」之時,我們還是一樣在哭。有旁聽人士在庭外數算這天的眼淚,應比上次裁決流得少,個人而言算是個進步,但其實心痛感覺沒減輕。然而大家都好像有了一種默契,知道應該做的事,忍住痛還是要繼續堅持下去。

 

旁聽反送中故事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