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過英皇道,經過油街紅磚舊建築,轉入車房和回收店的小巷。抬頭一看,寫著「富利來商場」。地址沒錯,這裡有個藝術展進行中。環顧地下店舖,大多都已不再營業。褪色的招牌,寫著「影印」;清空了的單位,掛出「招租」的膠牌。難以想像,呎價三萬的豪宅 500 米距離內殘存這麼一個冷清的商場。

去年,原為富利來商場租戶的設計師黃鍏(南叔),發起「富利來活化計劃」。數月來,他與商場業主溝通,鼓勵藝文小店進駐。最近,藝文組織「聲音掏腰包」(soundpocket)更短租數個舖位作展覽用途,舉行「ASP十年展」。跟著展覽海報拾級而上,游走於開與關的店舖之間,觀眾從中發掘隱身「死場」的作品。

富利來商場平日人煙罕至

ASP 是聲音掏腰包「藝術家支援計劃」(ASP)的英文簡稱。趁著計劃十周年之際,組織召集過往十屆獲選藝術家的參展。行政總監黃嘉淇(Alice Wong)向《立場》表示,由於沒有恆常展覽場地,所以他們每次展覽都會因應藝術家和策展人需要去租場。加上,機構「本身喜歡發掘一些有趣的地方」,過去也曾到模達灣、觀塘碼頭、嘉道理農場等地做展覽。

今年年頭,Alice 與同事曾到不同場地視察,發現疫情等各種原因各區冒現很多空置地舖,「中上環甚至有曾經是畫廊的單位丟空了,我們幻想過用這些空間做展覽」。後來,她打聽完租金之後,衡量成本便放棄。同期,她在社交媒體見到有人分享「富利來活化計劃」,其中一間大舖正在招租,便主動聯絡南叔。業主爽快應承,成就這次「死場內的藝術展」。

「ASP十年展」在炮台山富利來商場進行 (圖片來源:soundpocket HK Facebook)

Alice 的團隊一口氣租下一間大舖、兩間細舖舉行「ASP十年展」,並與場內原有的藝廊 Mist Gallery 合作,展出 16 名藝術家的作品。她形容,參展者大多是比較年輕的藝術家,比較願意嘗試不同展覽環境,「這種有趣的空間更加刺激到他們以新創作回應」。其中,謝振聲與林國鑫的作品《浮躁》佔用同一個舖位。她形容,二人創作善用場地特色,「上手租客留下來的裝修痕跡,十多年無人用產生的污跡,全都化入裝置作品的一部分」。加上,參展作品以裝置、錄像、聲音為主,在傳統畫廊白盒子場地展出就要投入資源去築牆建房,營造理想展示環境。相對而言,商場小舖可能更加方便適合。

謝振聲與林國鑫作品《浮躁》

為期一個多月的展期,即將進入最後一個周末,Alice 承認不像活化後的尖沙咀利時商場那樣人來人往,「富利來」確是比較冷清的場地。早前報道刊登後,人流才開始多起來。同場的店舖並非每天開門營業,不少來客都是在 IG shop 買了東西來取貨。偶然,街坊也會過來走走。總括而言,她認為「達到想像效果,但又不至於超乎想像」,「以藝術空間來說,人流不算差」。

「ASP十年展」製造游走商場尋找藝術的觀賞經驗 (圖片來源:soundpocket HK Facebook)

展覽期間,Alice 不時收到觀眾意見。有人說來看展覽會迷路,「不知道哪些是店舖、哪些是藝術品」,不禁問「Where is art?」她卻認為找尋的經驗非常有趣,「參展藝術家好多都用上現成物去做作品,好融入,大家都找不到出來」。作為推廣聲音藝術的組織,她認為觀眾去富利來看展覽,那種「尋寶和發掘藝術的經驗」,與發掘聲音的經驗相似,「它本身就在我們身邊,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留心發現」。近日,天氣不穩,驟晴驟雨,商場漏水潮濕,租戶紛紛在走廊擺出膠桶和吹風機應對。人為裝置和藝術裝置並存的格局,製造「混淆」的經驗亦為展覽添加趣味。

「我們常常找非典型(unconventional)的場地做展覽,基於我們覺得香港其實有很多具特色的地方。希望大家看展覽不只經驗作品,本身 make a journey 去看作品,去經歷一些生活中被遺忘、不被察覺的事物,過程已是全新的體驗。」

人為裝置和藝術裝置並存的格局,製造「混淆」的經驗為展覽添加趣味。

 

ASP十年展

展期:即日起至 2021 年 7 月 11 日
時間:12:00 - 20:00(星期二至日)
地點:富利來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