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降準,實在是石頭砸腳結果
【文:顏寶剛,有線前助理總監兼財經資訊台台長】
人行黨委書記郭樹清在不足一個月前,還批評歐美央行的超常規舉措,產生的五宗罪,造成的負面效應,需要全世界各國來共同承擔,除了通脹外,還包括大幅推高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等。
那為何一個月後,在聯儲局正討論收水同時,人行卻選擇「放水」,要全面降準?咁快就打倒昨日的我,在內地官場講求面子大過天、這種政策部署殊不尋常(我了解的郭樹清、更是內地財金官員系統中,最講究面子,由建行到中證監再到人行銀監,官威絕對比人行行長易綱大)。
內地上次全面降準已經是去年1月,今次降準釋放一萬億絕對是重大放水。雖然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有要求適時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但市場之前估計,最多只是定向降準,今次人行出重手,背後是否有一些因素是市場忽略?
人行表面解釋,降準後仍會繼續實施穩健貨幣政策,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政策取向並沒有改變。
留意一下、內地上月通脹回落,略低於預期,CPI 按年只升 1.1%,確是為放水提供一定理據。巧合的是,下周內地就會公布第二季 GDP,有前人行官員已估計,經濟增速可能放慢至只有 5-6%
目前華爾街對第二季企業盈利居然仍然沒有明確預測方向,可見市場對經濟復蘇力度仍有疑問,而內地面對大宗商品價格急升,除資源股外其餘企業盈利肯定受壓。
更令人關注是中央重手打擊,被視為經濟增長新動力的平台經濟,由新經濟股股價表現已經反映,盈利表現肯定受壓,為未來經濟運行添上隱憂。
值得注意,是國家統計局早前公布 5 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 5%,較 4 月下降 0.1 個百分點,不過同一時間,16-24 歲的人,即包括學校和大學畢業生的失業率為 13.8%,比全國水平高出一倍多。
這種工種和技能錯配的現象,早已有不少分析文章指是內地經濟「計時炸彈」,特別是疫情以來經濟增長不平衡,服務業比製造業恢復得慢,但前者卻更適合畢業生就業。
本來平台經濟快速發展,是有利吸收一批畢業生,但如今出於政治理由,「紅線監管」打壓平台,甚至威脅要向國家交出全部數據,結果反過來可能損害經濟增速及就業,要人行急急放水救火,可以說是用石頭砸自己的腳。
原文刊於 財經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