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別當我公主》(We Are Not Princesses)圖片

痛失親人,為其安葬,天經地義。但國王下令禁止,因為死者是「逆賊」。死者的妹妹堅持埋葬哀悼,遭下令處死。這是希臘神話裡安蒂岡妮(Antigone)的故事,也令人想起古今中外對悼念死者所下的政治禁令。安蒂岡妮也象徵了父權體制下的女性自主行動,為《別當我公主》中一群來自敘利亞的女性難民提供了療癒與表達的渠道。

敘利亞內戰多年,無數人死傷流離。有關敘利亞難民的紀錄片不少,但《別當我公主》(We Are Not Princesses)並不純粹「賣慘」,在傳達傷痛之外,也讓一些女性難民在參加戲劇治療活動的過程中,探索自己的聲音,以藝術創作表現出來。類似的主題也見於《秘洞醫院》(The Cave)及《致莎瑪︰敘利亞家書》(For Sama)這兩齣紀錄片,講述兩位敘利亞女性面對戰爭,分別在醫生和記者的崗位盡其所能。

《別》中幾位女性難民沒有專業人士的身份,仍然透過藝術尋求改變。她們面對的不單是戰亂,還有壓在頭上多年的男尊女卑傳統。她們走難到黎巴嫩,雖然家破甚至人亡,但也得到了忠誠地表達自我的空間。在戲劇工作坊中,她們把自己的經歷和安蒂岡妮的故事對照,並對其中的角色各自詮釋與評價。故事中兩個王子為爭奪權力而兄弟相殘,讓她們聯想到祖國內戰;有些人經歷喪子之痛,其情意也共通於安蒂岡妮捨命葬兄的「勇毅忠誠」。

戲劇既可療傷,也可充權。這些女性素來在高壓的傳統氣氛之下過活:不准露出頭髮、不准沒戴臉紗外出、不要大笑、不要抽煙……現在流落異國,她們反而有空間放下那些枷鎖,在鏡頭面前吞雲吐霧、談笑風生。但觀眾不知道她們是否少數例外,因為紀錄片的鏡頭本身就是篩選的機制;戲劇工作坊當中,只有那些願意又能夠露面發聲的參加者才能成為這齣紀錄片的「主角」。

有一些女性難民因為家人反對,無法露面,導演便用動畫來講述她們的心聲。這或會令一些觀眾疑惑,因為紀錄片「理應」是客觀紀實的,《別》中的動畫卻運用了不少非現實元素。一方面,動畫可被視為折衷的手法,讓無法出鏡的人參與;另一方面,這種方式也便利於記述一些主觀層面的真實,即人的情感、渴望和想像。這正好呼應著這群女性參演《安蒂岡妮》這集體行動 — 這是紀錄片的核心事件,本身就是以虛構敘事來帶動參加者,讓她們交流真實的經歷和感想。

紀錄片《別當我公主》(We Are Not Princesses)圖片

《別》和《秘洞醫院》其中一個共通點,是刻劃了脆弱的處境和堅毅的心性同時體現於敘利亞女性身上。《秘》的主角 Amani 時刻活在這種張力之中。她是醫生,因為空襲而把醫院遷往地底。雖然她能幹又熱心,救急扶危之餘,還要面對各方「女性應安份持家看孩子」的成見。結果 Amani 及其他女同事,在醫護工作以外,也要為團隊煮食和照顧孩子。承受最多最重的擔子的人,才是最堅強的人。恃強凌弱者,其實是懦夫。

然而太平盛世不需要英雄,公平的社會也不應由某一類人承受更多的重擔。《別》裡參加戲劇工作坊的女性難民,也反思著自己與安蒂岡妮之間的距離。她們是普通主婦,安蒂岡妮則是貴族出身,其超然的剛烈與情操非常人能及。安蒂岡妮在安葬其兄長時,身份微妙,因為她已不是公主,卻是現任國王之子的未婚妻,本可保持皇家地位。不過安蒂岡妮為了「天道」而忤逆國王之意,決絶地放棄一切。她的故事不是道德教化寓言,而是悲劇,而悲劇穿透了古今虛實,無人能避。若視安蒂岡妮為當效法之榜樣,固然叫人難以企及,但她是一個富有啟發性的參照,若暗夜之星辰,像廣場的母親。

註:《別當我公主》和《秘洞醫院》是聯合國難民署「第十四屆慈善難民電影節」的網上放映節目。

延伸參考:

1. 蘇弗克里茲(Sophocles) 著,呂健忠 譯:《安蒂岡妮 — 墓窖裡的女人》。台北:書林出版,1988 年。

Sophocles 是古希臘三大悲劇詩人之一,與 Euripides 及 Aeschylus 齊名。這譯本除了《安蒂岡妮》的劇本,也附上背景導讀及作者小傳,讓讀者更容易掌握此部名作的精粹。

2. Žižek, Slavoj. Antigone.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6.

哲學家齊澤克重寫《安蒂岡妮》,受戲劇家布萊希特啟發,給她安排三種不同的可能結局,探討政權與人民的關係。

3. Waad Al-Kateab、Edward Watts 導:《致莎瑪︰敘利亞家書》(For Sama)。英國、美國、敘利亞,2019 年。

導演拍攝自己一家在敘利亞內戰時被圍困阿勒坡城的過程。她的醫生丈夫在廢墟中設立戰時醫院,而她在期間一邊拍攝,一邊懷孕產女。她給女兒改名 Sama,意思是天空,象徵著希望。

 

原載於《時代論壇》1766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