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屎埔滅村 2 】回顧新界東北發展前世今生 「無煙環保城」、「十大基建」變屏風樓
在粉嶺梧桐河旁的馬屎埔村,周一(12日)或將再次面對收地行動。
自 90 年代,這條非原居村曾發生多次收地爭議,法律戰加上肢體衝突,次數或許連仍在村內的居民也數不清。過去,村民曾經遊行示威、辦農墟和導賞團,向政府表達不要發展;也曾以身擋車、通宵留守,拒絕恒基收地,而最近的一次,則是地政總署在今年 5 月底派員「突襲」4 戶村民,先是斷水斷電,再打碎門窗及圍封,完成既定的收地程序。村民說,地政給予的下一個遷出限期是周一(12 日)。
走在村內,馬屎埔田地被一個又一個由恒基豎立的鐵絲網包圍,房子則掛上由地政總署發出的搬遷告示,提醒村民,這裡要建屋、發展,不能在留在此處了。
不過這樣的說法,馬屎埔村民其實早已知道。
90 年代至00 年代:政府研究發展 恆基買地
馬屎埔距離粉嶺市中心約 30 分鐘車程,旁邊是梧桐河,還有石湖新村、天平山村等。不少村民自 50 年代來到此處,以一戶一田的形式向地主租地務農,高峯期有逾 700 戶。
90 年代,「全港發展策略檢討」研究發展新界東北,至 1998 年確定古洞北、粉嶺北和坪輋/打鼓嶺三區可開拓為新發展區,董建華一度提出「無煙環保城」計劃,惟其後擱置。直至 2007 年,時任特首曾蔭權提出「十大基建」,包括「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馬屎埔所在的粉嶺北亦在發展範圍內。
至於恆基,則在 90 年代起在馬屎埔收購土地,據報至 2007 年已收購村內 7 成土地。
2008-12 年:政府諮詢 村民辦農場、導賞團
如今來到馬屎埔村口,除了見到村民信箱、「不要搬遷」的橫額,還立著一個木製的路牌,指示西村可到達「馬寶寶社區農場」。農場每逢周三、周日都會辦農墟,讓大家購買馬屎埔生產的瓜菜。「馬寶寶」在2010 年成立,網站上介紹說,期望大家藉馬屎埔「重新出發,發掘自主生活的可能」,也推廣城鄉共生、永續農業的理念。
除了辦農墟,「馬寶寶」與村民亦組織導賞團,帶大家遊覽馬屎埔村。村民關漢貴就向我們自豪地介紹,自己家中副屋也是其中一個景點,白屋外畫上的蝸牛、蝙蝠正是馬屎埔出現的小動物。當年這間小屋掛上「田邊館」的門牌,辦過生活器皿展,擺放村民所用的杯碗,述說馬屎埔的故事。
回頭看,「馬寶寶」的成立正是新界東北發展區諮詢期間。差不多同期,政府宣佈興建高鐵香港段,同樣是非原居民村的元朗菜園村要遷拆,土地問題引起關注。及至 2012 年,新界東北發展第三階段諮詢的尾聲,計劃遇上中港矛盾激化時期,被視為是配合深圳發展,因而更受注目。
2012 年 9 月,新界東北三個受影響的地區村民在政府總部外「開party」抗議,有逾 3000 人參加,同月的最後一次公眾論壇,更有逾 6000 人出席。
2013-14 年:正式敲定發展 推「四萬呎原址換地」政策
儘管受到村民反對,政府仍於 2013 年落實發展古洞北及粉嶺北兩個地區,翌年 6 月向立法會申請前期撥款。審議撥款期間,逾百名示威者一度闖入立法會大堂靜坐示威,立法會外亦有超過 4500 人集會。撥款最後在 6 月底獲通過,13 名示威者事後被控非法集結罪成。
政府敲定發展範圍時,亦推出「四萬呎原址換地」政策,即是發展商如在發展區內擁有四萬呎相連土地,則可申請更改土地用途,由農地改為住宅用地,自行建屋發展。申請換地的其中一項要求,是業權人必須在限期前清空土地,被視為發展商急於清場的之因。
2016 年:恆基出禁制令收地 守村者通宵留守
從高空觀察,馬屎埔在數年間的最大變化,定必是近馬適路的大型地盤,但航拍照片沒有記錄,該處在 2016 年 4 月曾出現一座掛滿標語的「木堡壘」。
當時,恆基收地進入最後階段,多次派出保安及堆土機入村,並向法院申請禁制令,由執達吏協助清場。村民與義工曾以木卡板搭成的「田壘」,並輪流「守田」,阻止收地,曾有聲援者以身欄在堆土機前,阻止其進入,亦有守村者「田壘」中通宵留守近兩周。
最終,租用田地的村民關漢貴決定與恒基和解,同意交出部分土地,換取恒基租借住所所在地 13 年。經此一役,恆基收齊業權,可向政府申「原址換地」,地盤其後開始動工,大型剷泥車進駐。不足一年,十多萬呎綠油油的田地已遭剷平,變成如今我們見到的泥地,留下來的村民則面對地盤帶來的水浸、噪音問題。
2019 年至今:政府收地 村民稱安置未處理
與恆基的抗爭告一段落,村民又要面對另一波的收地。政府在 2019 年獲財會通過第一階段撥款,同年展開收地,並就安置、補償及復耕三方面提供方案。當中,沒有留守的選項。
未有遷出的村民潘先生坦言,在如今的社會氣氛,難以爭取拒絕發展,只是政府官員的態度迴避,一直未有明確交代復耕細節。作為村民代表多年的關漢貴就表示,在安置賠償問題未辦妥下,地政在今年 5 月底「突襲」馬屎埔,收取以往是「田邊館」的小屋,以及另外 3 戶的住所,批評是「先拆遷後安置」。
他說,明天( 12 日)是地政給予的另一個遷出死線,如政府真的派員強硬收屋,村民或將無家可歸。
發展局向《立場》表示,至今仍有約 70 戶未遷出,並表示地政總署所委聘的社工服務隊亦一直以電郵、電話,及親身會面等方式與住戶溝通, 地政總署未來會全力處理受影響人士的安置補償事宜,並已聯絡選擇農業園復耕的農戶,正安排講解會說明在農業園復耕的細節。
下一個發展區?
馬屎埔村民的廿年抗爭,似乎仍是守不住這個家。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觀察到,政府在其後的元朗南發展計劃中,提到了「城鄉共融」、「減少對區內現有聚落的影響」等說法。他解釋,過往政府均是以「欺善怕惡」的態度處理土地問題,「唔會揀棕地、發展商土儲去收,最多係公私合營... 原居民丁地都唔會搞」,政府最多只會說不影響「原居民」,如今換上「現有聚落」的字眼,似乎有考慮到像馬屎埔這類的非原居民農戶。
他舉例說,政府在新田/落馬洲發展區中預留 7 公頃農地,這是以往難以想像的,「以往點會喺新市鎮中心有塊農地呢?... 會唔會係打開咗新規劃模式呢?」他相信,變化與馬屎埔等一連串的土地運動有關,不過「佢當然唔會認啦」。
未來的土地發展仍然難以預計,陳劍青認為,馬屎埔的故事提醒大家,村落並不只是土地儲備,土地發展更並非「畫條線,圈一圈」, 而是要從個社區本身去思考,「其實一直只係政府令你諗唔到有另一種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