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緣匯」門外及走廊有多個閉路電視鏡頭,保密度高。餐廳營業時大門關上,職員需拍卡才可進入。

猶記得那年財政司司長,中國國家跳水代表隊郭晶晶的丈夫梁錦松,因為被指在汽車首次登記稅宣布時「偷步買車」,結果雖然不致於遭刑事檢控,但仍不敵輿論壓力而下台,時值 2003 年,同年下台的人,除了他,還有前任保安局局長,即現屆延任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那時不知是剛開始「高官問責制」,所以要維持良好榜樣給港人看,還是胡溫政府剛上任,要與人為善,結果不久後,就連那位掌舵人董建華也要「腳痛下台」。

然而,數日前由多家媒體爆出的武官飯局醜聞,其中涉及一名問責官員,即保安局副局長區志光,而另一位長官海關關長鄧以海,更是接任廉政專員的頂頭大熱。早前林鄭在電台節目的一句「鮑魚論」,實在與她四月份在博鱉論壇的「海南島吃海南雞」異曲同工,不單顯出她的傲慢無知,而且如此包庇下屬行為,令經已腐爛不堪的體制,變得更加崩壞。

先不論那餐豪門夜宴的性質涉及刑事成份,幾位高官在毫不避嫌下接受款待,每位盛惠港幣 3,880,而能夠入場的「會員」,每位每年也至少 20 萬美元,試想像出入如此高級地方,一則社會名流、二是富商大賈,若非公務所及必須出席,根本沒有任何合理理由開脫。加上按《防止賄賂條例》,任何形式的款待,即使對方沒有提出要甚麼好處、回饋,接受者一樣有貪腐之嫌。若然他們真的是所謂「清白」,那豈非當年被稱為「貪曾」的曾蔭權是十分無辜?他也不過是出席富豪安排的宴會而已,又有誰為他開脫?

當飛鳥散盡,身陷囹圄的人越來越多時,願意以身犯險,查證這些權貴知法犯法的人,就只會越來越少,而權貴們也正好利用傳媒被削弱,議會被完全操控的情況下為所欲為,飯局涉貪涉姦是一例,而早前柏傲莊因偷工減料而需重建兩期項目,亦是一例。這些過往在香港發生,而當事人是需要付出代價的事件,現在出現潮水式湧現,所缺乏的,正正是監察。一個社會沒有監察的時候,付出代價的並非只是持某種政治立場的人,反之將是所有人,因為權力傾斜於在位者的緣故,加上所有發聲途徑全面封殺,形成了這個「物必先腐」的狀態。

惟物必先腐而後重生,這些黑暗的日子、不平的事,在可見的將來,的確會無日無之,但對於那些仍果敢把權貴醜事公諸於世的傳媒人、普通市民,是值得所有人向其致敬,這些也是能令城市重生的重要種子。